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思想政治學科中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科學精神是追求科學、崇尚科學非常重要的介質,只有具備良好的科學精神,才能在追求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標中戰勝一切困難險阻,而不被接踵而至的失敗或挫折所擊潰。良好的科學精神是每個國家、民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只有在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的壞境中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建立富強、和諧的國家。因此,本文將圍繞思想政治學科中科學精神的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科學精神;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53-01
  科學精神包含著敢于質疑、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等方面的精神,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而且教材中缺乏對科學精神詳細的闡述與說明,相關政治教師也沒有著重的進行科學精神這一方面知識的傳授,導致現階段社會中缺乏科學精神,對建設富強、和諧、科學的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從青少年抓起,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這對個人的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精神的本質與內涵
  科學精神對于青少年的成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一些教師忽視科學精神的意義,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
  教師應認識到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圍繞科學精神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科學精神的本質與內涵,從教學點滴做起,逐步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實事求是、團結友愛的精神,對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些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足夠的學習積極性,很難在學習中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從而導致學生很難深入的理解科學精神的內涵。因此,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政治課堂中。
  二、在教學課堂中導入有效的教學資源
  在傳統的政治教學課堂中,大多教師在講課時傾向于講解教材內容,而教材內容都是經過濃縮、提煉出來的,長時間對這些具有理解性的文字內容進行思考與學習,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改變慣常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靈活的學習體驗。在課堂中導入適合的教學資源,不僅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對所講解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地拓展與深化,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1]。
  三、創立適合的情境
  情境教學是新型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具有靈活性,對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創建適合的情境導入到課堂中,讓學生通過參與情境,從中取得領悟。情境教學給予學生更加充分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可以在教學中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這樣有助于啟發學生的心靈,更加深入的體會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在開展情境教學前,教師首先需要做好創造情境的準備工作,這是開展情境教學的關鍵,教師應聯系學生的喜好等因素,將其融入到情境中,這樣有助于學生主動的參與。
  如在講解“團結協作”的精神時,教師可以創建這樣的情境:讓兩個學生組成小組完成一場小比賽,就是你畫我猜,一個人負責繪畫,另外一個人負責猜測。這需要各個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如果有一個人失誤就會影響整體的發揮。通過這樣的小活動,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因此,將情境教學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可以有效地豐富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助于學生從中汲取有效的精神食糧[2]。
  通過思想政治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敢于質疑”“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精神,科學精神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可以促進思想政治的教學。
  因此,思想政治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引領學生正確認識科學精神的本質與內涵。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導入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經過對案例的思考與分析,從而有所獲得。
  此外,教師也可以將情境教學與思想政治教學有效地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姜書野.淺談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
  [2]余婭.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基于重慶市A中學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調查[J]. 西部素質教育,201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