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階段英語學習行為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并借助信息技術來增強中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以學生行為習慣的轉變來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行為改變;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94-01
  引言
  當前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地加快,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的更新,才能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但是,為了改變當前學校教學的過程中事倍功半的問題,我們要從學生的行為進行改變,激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欲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親英語行為的定義
  新課程改革以后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不僅僅是要學習必備的英語知識,更要在學習的過程養成能力,由此就引出了親英語行為這個概念,親英語行為就是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以興趣作為良好行為增加的催化劑,并將良好的行為進行保持,經過一段時間后良好的行為逐漸變成了學生的一種習慣,將學習轉變成為意識中的一種自覺行為。面對初中學生他們行為的激發主要就要依靠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們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興趣作為直接引導”。這也說明了學生的行為頻率的增加是以興趣作為基礎的。
  二、初中英語學習行為增加的策略
  1.以興趣的直接引導催生學習行為的增加。
  興趣是人的內心的一種情感狀態,是人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趨向。這種趨向對于人的影響主要是以行為進行表現的,如果事物對人的刺激性經常的變化,與之相對應的情緒就會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對于興趣的影響也是多元化的。從時間上看好奇心對人的影響是短暫的,依照這種形式如果刺激足夠維持,那么行為將會在這種刺激上進行養成。依據這個原理,我們就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以興趣為良好行為增加的催化劑,以教師對教學的精心設計為基礎,以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認知發展規律為依據,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一些懸念,這樣學生的好奇心才能被調動,才能提升英語的學習效果。
 ?。?)教師的提問要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目的。
  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的主要形式就是借助提問,提問要有實效性其實質就是要在提問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關于問題的興趣,或是在小組討論中得出答案,或是在獨立絲毫中得出答案,這樣的問題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我們在講解教材中的英語語法的時候。雖然,初中英語語法相對簡單,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例如:在對賓語從句與定語從句相結合的句子進行語法講解的時候我就為學生找了一個例句“I think that that that that wrote on the blackboard was wrong.”上課伊始我就將這個句子寫到了黑板上,當時學生以為是我寫錯了,有的學生更更幽默的問老師是不是說話的人嘴不好使說話結巴,我看著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了一會兒,我開始發問你們認為這句話有問題嗎?真的是說話的人嘴結巴嗎?他們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沒有答案,這時候我又寫了一句話“I think that you are wrong.”我開始提問,有誰能夠回答以下這句話是一個什么從句,這里面的that是否可以省略。這時候有學生開始舉手了,并且回答了這是一個賓語從句,我問他們你們是怎么分析的,有好幾個學生都說句子中的賓語成分被一個句子代替了所以的賓語從句。但是對于that是否可以省略他們還是有一些疑問,我開始讓他們分析賓語從句的句子成分,這時候他們發現后面那句話的成分是完整的,主系表什么都不缺。這時候我告訴學生如果that在后面的句子中不做成分是可以省略的這樣就可以變為“I think you are wrong.”在繼續分析“that that wrote on the blackboard was wrong.”看一看這句話,學生都得通過分析第一個“that”是代詞,第二“that”則是代詞做的名詞成分,所以“that that”是這句話的主語,還剩下一個that則是后一句的先行詞,這樣學生對這幾個that的成分就一目了然了。這樣的借助有趣的句子引導學生進行語法分析成為了課堂教學中不可省略的一個環節,用學生說我們以后都要變結巴了,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的學生分析句子成分的習慣逐漸養成了,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水平。
  (2)教師要研究教材中的內容。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的狀態。這就是沒找到教材知識的關鍵點。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的研讀,找出教材編寫的規律明確哪一章為哪一章進行服務,這樣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了明確的思路。教師可以對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更改,力求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我們在講解構詞法的時候,作為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將不同單元的單詞進行整理,這樣他們才更有助于他們對構詞法進行掌握。
  2.借助興趣的間接刺激行為的發生。
  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心理健康程度,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快樂,這就需要借助興趣間接刺激行為的發生:
  (1)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需求。
  皮亞杰的認知教育心理學中的觀點就是要將學生的認知發展與知識的學習建立內在的聯系。這樣,英語的教學就變成了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學生學習行為的增加也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如果興趣作為學習的內驅力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以及知識難度的增加都將減少學生學習的興趣水平。為此,就要讓學生認清英語的在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教學時要注重興趣的遷移。
  遷移不僅適用于動機也適用于興趣,當一個人對一項活動產生興趣的時候,他的興趣同樣能遷移到其他活動中。興趣的發展過程中分為直接性趣也是就人與生俱來的對某些事物感興趣和間接性趣,即是通過興趣的遷移或產生的心理機制。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行為就要注重興趣的遷移。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很少舉手。所以,作為老師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在與他們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雖然不喜歡學習知識,但是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非常的高,這樣我就因勢利導抓住了這些優點,只要是有英語話劇表演我就推選這樣的學生為了將表演做到最好就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在表演中不僅提高了表演的效果也能提升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行為。最后,對話劇的成功表演提升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英語的學習也變成了他們的自覺行為。借助這樣的方法可以成功的對英語學習中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轉變。
  結束語
  當前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已經呈現了多樣化發展的趨勢,作為教師要中借助課堂教學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親英語行為的提高來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升,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更加符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照宇,姜明遠,王春雷.發揮英語學科優勢注重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談談我是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版),2018(19):201-202.
  [2]郝文鑫,張家明,魏銘言.談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版),2017(25):191-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