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有效提高中職電子技術教學實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電子技術是職業技術學校重要的基礎專業教育,由于電子技術擁有的高實用性,使它成為中職學生畢業后就業的主要技術之一。所以,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性,在電子技術課堂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必須優化,以達到發掘教材內容,實現教學培養目標、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本文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電子技術;實效性;教學效率;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85-02
  前言
  電子技術課程是培養電子電器人才的焦點課程,也是專業技術的基本課程。因此,在這門課上,應該采用一些非常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應該教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另一方面,讓學生試著實踐,培養他們獨立的思考、自信、個性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有限的學校教育,將專業性和綜合性提高,提高中職電子技術授課效率。
  一、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以培養目標為中心,提高授課的實效性。
  1.選擇教育內容必須體現焦點職業能力的培養。
  電子技術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教師應當高度重視的,選擇教育內容關乎電子技術授課的質量高低,并且教學內容選擇的影響時間長——貫穿教學全過程,范圍廣——影響中職電子技術教學所有篇章,影響深——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往往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價值取向,在潛移默化中容易對學生造成長遠的影響。因此,在工程設計和實驗的實踐作為教學目標的情況下,以課程改革實踐為基礎,加強實驗教學,讓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相結合,以此作為實踐課程的發展,利用課程的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當然,重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實踐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的學習和理解。
  2.教學內容的安排,需要系統化。
  為了提高授課的有效性,教師須運用系統的觀點設計課程,整合教學內容,挖掘電子技術的理論知識和相關電路之間的內在關聯,使教育目標得以明確。通過明確認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學習模塊的內容,辨明實踐的價值方向和目標,充分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系統化的教學內容安排也更能使學生形成邏輯化、理性化的思維方式,這是促進學生電子技術學習的關鍵。
  二、教學方法
  改善教育方法,倡導高效化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電子技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構建教育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角色需要在傳統教學方式上發生轉換,提高對“學生是如何學習”研究的重視,并積極地與學生互動學習,共同發展,教師必須處理好傳統的教授電子技術知識和教育改革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關系,。在教授電子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圍繞“學生主體“的教學態度開展探索問題,交流合作,積累經驗的過程,這一過程提高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的興趣,滿足學生走進現代生活、生產的基本知識和理解基本技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需要,通過指導和教學,提高學生的焦點專業能力。
  首先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關鍵職業能力。
 ?。?)應用“立項教學法”,重視學生個人工作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功放”的知識介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知識,下達“OCL”效能電路設計的任務,學生根據技術指標,電路參數,提出了設計方案并加以調試改進,最后得出報告,老師可以阻止學生分組交換驗收審查。學生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提高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
 ?。?)應用“案例教學法”,促進學生創意的形成。例如,在進行“直流電電壓”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市場上流通的電子部件,以便學生觀察。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發現電路中的部件數目少、成本也不高,潛意識中對“直流穩壓電源”的原理和實驗學習產生的興趣。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們畫電路圖,讓他們根據知識分析工作原理。這樣,學生對于上課期間不夠充分,不能理解的內容,一部分通過自己閱讀,尋找信息,相互學習等找到電路的原理,到最后,我們會發現既有使用萬能板的學生,也有以敷銅板為基礎制作的學生,學生的個性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得以展示。
  其次開展網絡探索學習,提高學生的重要能力。
  當今社會,電子技術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但電子技術教科書的內容和學生學習所需信息之間不對等,學生不能在學校學習所有的電子知識。那么,應當怎樣培養學生學習取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呢。MiniQuest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合并教學和互聯網資源的方法。他們先要求學生訪問的某個網站,然后做搜索、調查、研究,回到教室,在他們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討論,這樣就形成了學習產品。M iniQ uest很容易進入傳統的課堂,在計算機硬件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實現教育目標也只需耗費一個課時進行網上學習活動。
  再次,重視中職電子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優化教育戰略,做好設計。根據“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特點,實施“項目領導、任務驅動、團隊合作、試行錯誤糾正、評價滲透、能力培養”的行動指導教育。例如:根據電路的學習進程,授課分為8個部分:放大電路及反饋、直流穩定電源、集成運放大、高頻信號處理電路、基本邏輯電路、振蕩電路、組合邏輯電路、序列邏輯電路、集成觸發器等。每個項目還設計多個學習任務,每個學習任務被分解成多個學習問題,由基于信息的教育方法構建的學習環境和教育媒體推進。例如,學習基本的共射放大電路時,為了達到學習和實踐統一的目的,可以使用模擬電路構筑電路焊接的動畫的教學策略。圍繞這個教育戰略,教師可以設計了8個教育任務和19個教育問題實施了教育目標。
 ?。?)合并和開發資源。開發階段是基于前面優化教育戰略,做好設計的。這個階段,必須開發為了教育活動而裝備的媒體和資源,這個階段的目的是制定課程和資料。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整理、整合、補充資源,根據教育問題、教學任務和教學策略制定課程教育計劃,完成教學媒體的準備。中職電子技術的教育媒體主要包括教科書、考試題、教育視頻、教育動畫、電路模擬實驗、電路實驗、教育圖像、電路訓練、教育課程項目、教育計劃、學習指南、學習計劃等,教育資源分為網絡資源、與課本同步的資源,即教材的附屬資源(如高等教育合作社、電子工業出版社有相關資源)、同類教材的附屬資源、自主開發資源等。網絡資源和輔助資源要簡化復雜性,簡化難度,滿足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根據需要進行處理和補充。課程包括日常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方法等,以及最重要的任務、行為階段、教師活動、學習小組活動和媒體使用。
  最后,重視建立評價機制。
  (1)重視測試的驗證,提高授課的實效性??荚嚨哪康牟皇菫榱私o學生帶來壓力,而是測試學生對電子電路實驗的研究能力和現實關聯能力,向學生們傳輸重視實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考試中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法,寫出器具的正確名字,或要求學生正確的描述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的原理等。合理使用和多元化的評價,讓所有的學生找到一個平臺表達和充分發揮,并在測試中掌握基本的原理,探索發現學習的另一方法。重視測驗是對單一授課方式的否定,有助于學生們積極的學習潮流。
 ?。?)評估內容除作業和答案外,還包括電路圖、模擬電路圖、電路實體、焊接用電器。除實物、電子產品和組裝品外,還要評價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具體來說,應該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管理、信息收集和整理、策略管理、團隊合作、溝通和自我展示能力。通過評價促進學習,通過評價促進能力培養,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簡化評價過程中的大量數據處理,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評價,與學習同步有效地進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教育已成為中職電子技術課程重要的教學模式,全面掌握現代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育過程的系統優化。
  結論
  總而言之,中職教師加強電子技術課堂教學管理,讓教學和各種各樣的元素融合,當然,除了本文提出的內容,提高電子技術教育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有效的組織和生產實踐等,都有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銘清.《以實踐為主線的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現代職業教育》,2016年29期.
  [2]王元愉.《職校專業教學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初探》,《企業導報》,2012年22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