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基于此,文章就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活動展開探討。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實效
中圖分類號:A,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84-01
自我校開展“導學案”教學模式以來,作為新課程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就從未缺席。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遇到好多尷尬時刻,一節我們精心設計的課堂,學生通過熱熱鬧鬧的討論,自信滿滿的匯報,教師再來一個適時的課堂小結,當我們都認為孩子通過自主學習已經獲取新知的時候,來一個小測,我們會發現只有那么小部分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此瞥晒Φ囊还澱n教學效果堪憂啊!怎樣才能構建起科學、合理、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以提高小組學習的有效性,優化我們的數學課堂呢?
一、合理組建小組,優化小組配置
教師要對本班學生充分了解,以4-6人為宜組建小組,合作小組一般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配原則,“組內異質”多為一個優生兩個中層生一個學困生,這樣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可能,并進行組內分工,讓每一位學生都指定擔任一種角色,并輪流擔任,實現小組角色的相互依賴,增進互動的實效性。這種組內異質更能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人的才、智能是體現在多方面的,明白只有學會欣賞別人,善待自己,才能知己知彼,發揮出團體的合作成效。而“組間同質”則為全班各小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
二、建立一種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小組成員的個人評價與小組的集體評價相結合,重在小組的集體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小組成員在學習中的表現,并通過學習小組在成果匯報過程中的交流,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習群體進行評價,對完成學習目標特別出色小組要大加贊賞,以此激起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
小組成員的個人評價要傾向于學困生,學生集體榮譽感強,為了給組內多加分,組內好學生便會在課堂上多次發言,在學習上更加努力,這樣學困生便會變得無事可做。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必須制定特殊加減分標準,如:學困生每次發言以及認真完成作業都要比其他學生多加分,兩倍甚至三倍,看完成質量而定。進步大時更要加多倍的分……這樣,組內會更加團結,優生會更加真誠地去幫學差生,從而實現“以點帶面”的預期目標。
三、前置學案,保障教學時間
在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教學時間問題。由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探討,而不能完成教學計劃。而且小學生年齡小,能力有限,對老師要求討論的問題挖掘的不夠深刻,特別的中下生也不可能通過討論就掌握新知,最后還是要老師引導。以至于課堂節奏拖沓了不少。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可將學案前置。課前先把學案設計好,將課程中的重難點設計成有梯度的問題,要求學生課前完成。要求學生挑戰自己不僅要通過努力解決的問題,還要把寫出沒解決的問題。這樣的課堂上,小組各個成員有了知識儲備,討論時就避免了假熱鬧,帶著問題來討論,就更有的放矢,避免了為討論而討論的走過場現象。
四、把握好合作的契機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教師要合理選擇合作的契機,因為不是什么內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則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
(一)學生獨立思考出現困難時進行合作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合作需要的基礎上的,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時,需要尋求他人幫助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價值。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把三角形能否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圖形,看能否得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然后讓學生匯報。學生怎樣做的都有,那如何形成共同的認識。此時學生自覺地說與他人合作,這時我讓小組合作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正方形,經過推理,得出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小組合作學習就恰到好處,在交流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拓展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ǘW生僅靠個人的思考不全面時進行合作
數學內容是較為抽象和深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候由于學生個人認識問題的局限性,單靠一個人往往很難將問題回答全面,這時可以考慮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的幾個成員相互討論、互相補充,從而對數學問題認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第58頁的第4題,可先讓學生看圖,然后問學生:“你能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小組同學聽,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這時學生的解決方法有:3×4+3,4×4-1,5×3。通過這種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思維方法,互相促進,形成互動的學習氛圍。
最后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小組學習的課堂上,教師還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或者在學生說的層面太淺太低時,當學生展示時出現知識性錯誤而其他學生無發現時,學生說得不到位時,就需要教師的及時追問和點撥。特別在重難點知識處適度點撥,使學生理解掌握到位。在易錯點、易混點強化點撥,使學生在糾錯過程中掌握鞏固知識。以此指導引導學生順利高效學習,才能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袁金華.精講點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