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弊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前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并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全面素質的提高。而小組合作學習恰好便是在這種新形勢引導下,應運而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不僅培養學生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而且也發展了交往與審美的能力。然而在多年運用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不少弊端。
  一、小組活動重視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
  在聽課中,常常發現小學低年級的示范課堂上,學生環桌而坐,分組合作學習的氛圍較濃。但應用起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卻少之又少,經常只是一句“下面請大家小組合作學習”或“請小組討論” 便開始行動,由于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使得學生的交流合作多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發揮合作學習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勢,所以,并未達到理想的預期目的。解決建議:
  1.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同學生一起交流,同學生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一個榜樣效應。
  2.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
  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教師靈活運用合作學習
  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
  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是另一種形式的一言堂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好學生總是等不及其他同學發言,便充滿自信地陳訴自己的意見,而學習略有困難的學生只是附和幾聲,不但爭不到發言權,反而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思考的機會,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尤其,在小組活動中還容易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學生圍桌而坐,教師不容易發現學生開小差,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則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解決建議:
  1.合作學習的分組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成員人數以4-6人為宜。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
  2.教師要十分關注小組討論
  對最先結束的小組進行必要的擴充思維訓練,對討論相持不下或不夠深入的小組要及時點撥,保證信息交流的質量。
  3.教師既要考察每個小組的成績,也要關注小組中每個成員的發展
  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測驗來檢查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把每個人的智慧都發揮出來讓大家共享所產生的效益遠比一個所謂的好學生“一言堂”高得多。
  4.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后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
  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改進教學,還能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三、合作不當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
  在聽課時,常有一個雷同教學現象,教師一出示問題或某個學生發現問題,就直接要求學生交流討論,學生根本就來不及獨立思考,怎么能進行有一定深度的討論呢!解決建議:
  1.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新課程標準提倡的是:既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最基礎的語文知識,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只有具備這樣的個性,才能夠打下走向社會從事獨立工作或別人合作的基礎。
  2.鼓勵學生表達獨立的觀點
  合作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如果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千人一面,合作就沒有意義。
  四、學生間分工不善,導致組員不會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關系,在一個共同的任務中明確各自的分工和責任。如果分配不均,就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解決建議:
  1.學會收集資料
  一般來說,學習中遇到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要讓學生學會用什么工具,通過什么途徑,收集什么資料等技能。
  2.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3.學會討論問題
  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
  4.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由于人的個性差異,有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合作學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教師要使學生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5.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
  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對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也是有好處的。
  6.增強成員的集體責任感
  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7.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
  小組成員間會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時對事不對人,要保持團結。
  8.確定好小組長,發揮組長的組織管理才能
  教師要適時召開“小組長管理經驗交流會”,督促指導小組長組織好本組的操作、討論、總結、匯報等活動。
  總之,設定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在討論與合作中集體參與,個體充分發揮。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學會共處,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學會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求取新知,并在自主學習的能力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