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建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倡導了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在形式上有別于傳統教育的一個最明顯特征。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學習作為新型學習方式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小組教學方式,由于其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社會技能有著較好的效果,逐漸被教育工作者認可。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也充分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但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對合作學習小組沒有充分的理解。大多數老師,僅僅是將合作學習小組作為一個教學手段,隨便幾個學生分一組,沒有考慮利弊,建立形式過于簡單,使得合作學習小組過于形式化,怎樣進行有效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小組學習開展的首要關鍵。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建立形式 相互作用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組建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呢?我結合個人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科學分組
科學分組很關鍵,這是提高小組學習成效的基本前提,更能促進組內成員共同進步。分組的原則是采取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相互學習。具體做到:
1.優差搭配
指學習資質、學習基礎、學習成績等素質方面好、中、差的學生混合搭配。
2.背景差異
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生活環境、不一樣生活經歷的學生搭配在一組,能夠為學生帶給不一樣的信息,不一樣的經驗,豐富學生的閱歷。
3.男女混組
不僅能夠發揮性別優勢,還能杜絕女生群聊,男生打鬧現象發生。
4.五人為佳
每組人數以5人為佳,如果小組人數太多,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相對減少;另外組內成員過多容易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
二、選好組長
實踐證明,沒有組長的組織協調,小組內的學習活動常常會處于混亂無序狀態,直接影響小組學習的正常進行和效率的提高。怎樣選組長呢?
首先,組長要盡量選取有組織協調能力、統領意識較強的同學擔任。并且教師要對組長進行全方面的培養、指導、特別是建組的初期,要及時告訴組長應怎樣做,做什么等等。
其次,組長要定期輪換。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組長,人人都能當組長,讓他們都有機會得到這方面的鍛煉,培養其責任感,集體榮譽感。
最后,各組的小組長最好是由組內成員自己推選。初期也可由老師提名任命,組內成員表態同意,先讓一些潛質較強的同學擔任,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起一個帶頭示范作用,增強其他組員信心“我能行”。
三、加強監督
小組合作學習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決不是教師放任不管。在實踐當中,小組合作學習時常會出現不良現象,因此教師要加強監督。
1.幫助確立目標
目標是凝聚組內力量的重要因素。有了共同的目標,大家才會朝著一個目標齊心協力。教師不僅僅要指導學生確立好本組的學習目標,還要指導學生把目標分解成具體任務,分配到每一個成員,使每個同學都有任務、有職責。
2.引導學習方法
組內要研究怎樣學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碰到一些問題怎樣處理,作為教師要在適當的時侯給予恰當引導,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題,使其逐漸探索和養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3.注重學習過程
重結果,輕過程,只關注小組學習的最后結果,或只用小組報告的結果來評價小組的學習狀況,是造成小組整體學習效果不理想,多數成員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一要定期抽查。檢查小組學習中各成員是否用心參加,尤其要關注差生的參與狀況;二要巡回指導。當小組學習出現困難難于解決時,及時進行點撥、引導;三要適當參與。與小組的同學一齊探討;四要適時評價。對優秀的進行表揚、鼓勵、贊許,對于影響正常學習的行為要及時批評、糾正。
4.及時評價激勵
評價激勵是提高和促進小組學習用心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激勵的目的就是促進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用心學習,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合作學習。調動組內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評價激勵時要注意:
一是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狀況時,不僅要聽取小組中優等生的發言,而且也要適當聽取學困生的發言。最好不讓優秀的學生包辦代替學困生的學習,不要讓學困生認為自己在組內可有可無而放棄學習,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是評價組與組的成績時,要選取各組同等程度的學生進行測驗,進行比較。這樣,一是比較公平,二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三是實施合作性小組獎勵。學生能否得到獎勵,不僅僅取決于個體成員的成績,還取決于他所在小組的總成績。教師一般不好比較個人的成績,不好評估個人的成績,可以采取比較小組成員的總成績,這樣,使學生與小組榮辱與共,激勵學生既個人努力,又互相合作,從而達到小組成員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構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到達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