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已經被大部分老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逐漸形成了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新素養大大提升。但明顯的是,若要進一步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從筆者的教學經驗出發,分析初中語文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為初中語文老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策略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下廣為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應用效果也比較理想,但并非全部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都適應于分組合作教學模式,語文老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中依然存在一些誤區,筆者從這些誤區中著手分析如何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
第一,形式化的問題嚴重。很多初中語文老師的小組合作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為讓前后排學生成為一個小組討論問題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形式化的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學生在討論中無從著手,小組合作成為了浪費時間的形式。語文老師對小組合作的頻率把握不到位,學生逐漸疲于應對單一化的方式。形式上的熱鬧并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第二,初中生參與度不高。縱然很多初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執行起來比較順暢,但學生的參與程度卻存在很大的差別。當語文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時,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積極討論,發表觀點,用發散性思維支撐著小組合作學習發展,但其他的同學成為“坐享其成者”,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當中來,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原本應有的價值。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放任自流化。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是參與到其中了,語文老師卻忽視了個人的職責,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即放任學生自由學習和討論。誠然,不同初中生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在語文老師指導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
二、初中語文有效小組合作教學的策略分析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語文老師需要把握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全體初中生能夠在合作的學習中有所成長和進步。
第一,設置有爭議性、能夠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有爭議性的問題往往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對于初中生的思維拓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爭議性的問題能夠避免學生走彎路,便于學生系統地掌握語文知識,和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相比有很大優勢。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重結論而輕過程,重理論而輕實踐,重模式而輕創新,通俗地說是“授之以魚”卻沒有“授之以漁”的教學方式。語文老師可以用一些飽有爭議性的問題、創新型的問題,加強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培養初中生活躍的思維和創造力。例如,在學習《老王》一課時,其中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中的“當然”是指我們根本不缺錢,還是因為我們不想讓老王白辛苦,又或者是因為其他的深層次含義?語文老師指引學生在綜合閱讀全文后進行思考,從個人的認知出發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想法,激活學生的思維。
第二,合理設計語文課程,營造和諧創新氛圍。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構建合作的關系,小組成員需要積極主動學習且幫助其他組的成員,形成良好的小組氛圍,才能保障教學活動的開展。語文教師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初中生自主學習為主,以老師的指導為輔,運用合作學習方式積極溝通與交流,學生能夠主動表達觀點,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學生敢于提問和發言,對于初中生創新思維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三,運用素材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七年級的初中生踏入到初中階段,要學會作出改變,主動學習和思考并積極創新。誠然,單純地從教材著手,學生難以實現創新,語文老師提供充足且有價值的素材能夠提升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針對素材的難點不同,語文老師要合理設計能夠組織討論的內容,防止出現冷場或跑偏的現象。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時,語文老師借助多媒體展示濟南之冬的景象,引導學生說說對本地之冬的印象,動員初中生們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發表自己的想法。
第四,注重調控激活學習思維,滿足學生創新需求。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沒有一名同學是獨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成員共同解決問題。語文老師對一個個體的表揚需要轉化為對小組的表揚,以團隊的形式獲得獎勵更能讓學生充滿斗志,品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獲得豐厚的情感體驗?;诖?,語文老師需要做好宏觀上的引導,在課堂上注意角色的轉換,和學生共同處理問題,激活學生認真學習和積極討論的思維。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語文老師讓學生討論哪些方面表達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激烈的討論之后讓小組代表自由發言,并對表現好的小組提出肯定和表揚,能夠激發全體初中生認真討論的欲望。
第五,積極評價并激勵學生,培養學習創新能力。語文老師在合作學習中需要組織學生積極討論,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倘若組內成員難以解決問題,那就在組際間展開溝通與交流。初中生在合作探究中需要動手和動腦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并學會舉一反三地解決問題。語文老師要認真評價學生在討論之后給出的答案,肯定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學評價影響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語文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言語,而是要以積極的鼓勵性評價為主,動員學生思維的拓展,實現創新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和新課程改革相適應。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需要語文老師付出多倍的努力,積極解決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讓初中生有足夠的空間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展示自我,在合理的評價中不斷創新,激活學生的思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實踐,不斷反思,記錄學生合作學習的果實,落實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惠芳.論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考試周刊,2011(40).
[2] 李志遠.初中語文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1(06).
[3] 董會菊. 淺談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 (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