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教學形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幫助,重新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只充當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協作形成的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闡述了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美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必要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43-1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班級中,教師將全班學生根據他們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組3~6人),小組中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知識,形成互助學習的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討論、分析、體驗,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特別作用。
在合作活動中,筆者會設計一些帶有競爭性質的活動,如猜謎語、游戲等等,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課堂氣氛充滿激情和自由。這不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發學生求真、向善、愛美的潛能,使他們積極主動,合理有效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下面筆者談談如何在初中美術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選定小組成員,建立合理的小組制度
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搭配是在尊重學生自愿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合理搭配,一般6人為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人人參與,共同完成任務。分組的方式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差異組合式。美國《教育領導》雜志介紹過一種小組學習方式,通常有四人組成,其中一個為優等生,兩個為中等生,一個為后進生。他們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優等生對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和后進生的“達標”學習負有輔導責任。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2.男女搭配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自異性的支持和幫助總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產生效果,這就是“異性效應”。討論小組以4~6人為一組,男女各半。
為了使小組成員在合作中能很好的完成任務,應對各六人小組的每個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小組長——對合作小組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課外精心管理;記錄員——對合作小組各成員的討論結果或實踐過程進行記錄;檢查員——檢查合作小組各成員在活動中是否能夠各盡其責;報告員——在反饋或交流時,對本合作小組的討論結果或活動結果等進行匯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合作小組在不同的活動中,角色可進行互換,但要做到讓每個成員都有事做,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具有一定個性差異,只有學會善待自我、欣賞他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效應。
二、確學習內容互相幫助,練習合作技能
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必須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讓學生知道要干什么,在明確要求之后才能開始活動,否則就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
案例1:在一節主題為“感受聲音,描繪聲音”的美術課上,教師布置了任務后,此時的教室頓時如炸開了鍋,嘰嘰喳喳,煞是熱鬧,前后左右的學生立刻組成小組展開討論。小組長在合作小組中儼然像個小老師,占有多數時間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阻礙組內多項對話,壓制異同見解。其他組員有的被動“傾聽”他的意見,有的乘機偷懶、觀望,有的干脆思想開小差,把合作學習當作與自己無關的事。
案例2:記憶畫、想象畫、命題畫,后進生對主體的造型和整體的構圖設計能力較弱,就讓優、中等生先動手打稿,待主體內容畫好后,讓后進生添加一些配景或動手上色時讓后進生填填色。這種合作后進生沒有發揮出主要作用,但他們確確實實在合作中做出一份貢獻,等作品完成后,他們一定會獲得一份成就感。同時后進生也在合作中學習到優、中等生的繪畫優點,他們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進步。
三、開展評比競爭,增加評價效益
小組間的評比激勵機制是促進合作完成優秀作業的催化劑。班級自從建立小組的評比機制以后,同學們在課堂紀律、語言表達、構圖設計、色彩表現、內容安排、形象體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是因為小組成員為了集體的榮譽,紛紛討論,獻謀獻策把各自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然后小組統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動手完成作業。
案例:在上《材料的新生命》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用自帶的廢舊材料完成手工制作。盡管在課前要求學生可以互相交換材料,但是在制作過程中,我卻發現“貧富”差距較大。有的同學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且桌上的材料足足有余。有的同學卻因材料的缺乏,急得團團轉。因此,我在另外一個班上課時就要求,小組合作,把小組內每個成員的作品加在一起打一個總成績,這樣小組內各成員之間就會在組內把材料共享。大部分材料都被用了起來,在制作的過程中還互相幫助,提出自己的建議。整班的作業效果都比較好。也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必須相互依賴,也體現每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的價值。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環境,呼喚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真正做到將“要我們合作”變為“我們要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習合作,真正形成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同發展的和諧課堂。
[參考文獻]
[1]高文斌.走向合作性教學.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劉玉靜.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