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現代化的發展當中,教育領域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素養,還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本文將針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簡要的討論。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活動;校園風氣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57-01
引言
在新時代的引領下,教育領域逐漸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但是,就目前來看,校園文化建設比較片面,還需要不斷的改善。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改善校園風氣,形成獨特的校園特色有著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提高凝聚力,展現校園形象的重要形式[1]。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形成積極的影響,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的建設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更正學校的不良風氣,呈現出一所學校的價值觀念,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引導功能。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要發揮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的作用,構建和諧的文化體系。樹立校園文化意識,從上到下的每個人都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
1.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
物質文化建設必須以四個面向為基礎,符合本校的實際思想,體現出四個性質:一是科學性。要整體考慮,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質文化教育必須要與生活聯系,將德育融入在物質文化的建設中;三是藝術性。要精心的安排,組織合理嚴密,使內容與形式高度融合,富有藝術特性,給人美好的感受;四是經濟性。物質文化建設要與現在的經濟發展相互協調,不可以追求表面上的美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校領導要重視對校園校舍、校容校貌、教室桌椅、實驗室、圖書室、科技室、宣傳欄、各類設施、操場跑道、樹木花草、旗桿旗幟、校標?;盏刃@內所有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在校園的墻壁上貼標語;在教室,在走廊張貼名人作品[2]。
例如:圍繞“育文雅學生,尚博學教師,創書香校園”的辦學理念,在每個教師的墻壁上,可以設置以書香為主題的展示板,里面有“經典好書推薦”、“讀書方法解析”、“閱讀小能手”“學生經典作品展示”,四個板塊。又如:在教學區域的樓道里,可以根據現階段學生的特點,可以設計不同的主題:低年級的班級以童話故事為主題用有趣的展板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中年級班級以經典作品為主題,用有趣的形式來展出經典作品以及譯文,介紹等;高年級班級以成語為主題,運用展板介紹成語的出處,以及成語小故事。不同的文化主題,目的其實都是相同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激情,讓他們有學識。
2.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加強管理。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產物,是為了保證學校在合理的秩序下工作。學校應該遵守教育規則,根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政策,圍繞培養新人這個核心完善校園規章制度。在制度建立的過程中,應該謹記民主精神,經過師生之間的篩選和討論,最后以文字形式下發。學校的制度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全。規章制度要是非常全面的做到每一件事都可以找到依據,就如同班級內部管理制度,校園文化管理制度,德才培養管理制度等;二是細。內容要足夠具體,要有一定的操作性;三是嚴紀律要嚴格,必須按規章制度執行。為了讓師生都熟悉規章制度,可以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將制度裝訂成冊,用比賽和活動的方法,使學生掌握規章制度的內容,讓大家知曉該怎樣去做,不應該做什么;做什么是對的,做什么是錯的;違反了制度會有什么樣的懲罰,表現好會有什么樣的獎賞,從而形成自我約束,遵守校規校紀的良好氛圍。
例如:規章制度的建設,離不開學生和教師的參與。所以,規章制度的成立,要根據師生的需求來定。師生喜歡什么樣的校園環境,對于哪些不良行為應該有所管束,對于哪種做法應該做出獎勵,什么樣的行為接受什么樣程度的懲罰,什么樣程度的行為應該給予什么樣的獎賞等,只有順應師生的實際需求,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的好制度。
3.加強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風氣。
加強熱愛學校的教育,培養愛護學校的意識。讓學生了解學校的歷史,見證學校的光榮時刻,成立校園歷史展覽廳,設計學校專屬的校服,使學校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使學生產生熱愛母校,以母校為榮的情感,從而形成一股凝聚力,變成獨有的校園精神,確定奮斗的目標。學??梢愿鶕鐣l展的情況以及學校的風氣,當地的習俗等來加強文明建設。各個班級也應該設置對應的奮斗目標,幫助學生制定個人目標。開展競爭活動,設立先進學校,先進班級,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培養優秀道德品質,創造美好環境。在全校形成流行的風潮。
強化學校風氣的建設。學校風氣即領導作風、教師教風、學生學風。首先,領導的所作所為是關鍵,學校要加強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要求教師從精神狀態、道德涵養、工作認真程度、知識水平到儀容儀表都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樣,教師才會有奉獻的精神和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學生有更加遠大的理想,讀書勤奮,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整個校園都充滿了正能量,開展正面的積極活動。如學雷鋒活動、演講比賽、社會實踐活動等,以培養健全的人格。針對熱度較高的文化,舉辦專題講座等活動。
例如:要抓好宣傳,充分發揮廣播廳、小黑板、閱讀報刊、觀賞櫥窗、圖書館、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要大肆的宣揚做好事的好處,同時要矯正錯誤的思維,將不正確的風氣扼殺在搖籃里,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風氣。通過以上的辦法,整個學校充滿了溫馨和諧的氛圍,使優良校風快速形成。學校管理者要將文明建設放在教材之中,讓學生通過學習來有所了解,提升自身的修養。學校高層還要組織積極向上的活動,為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
三、結語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建設校園的重要形式,學校管理者應當充分的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并在校園文化的基礎上,為學校的各項工作開展帶來便利,將學校發展成為師生的精神樂園。
參考文獻
[1]李新.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J].大理大學學報,2012,11(8):62-65.
[2]劉波,馬曉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64-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