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校園德育文化建設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職教育提出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對中職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我校上下與時俱進,以培養全面發展具有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圍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了一些嘗試,立足完善學生的人格,豐富校園德育文化,從細節著手,在活動中升華,在生活中鍛煉,讓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中職教育;核心素養;校園德育文化
【中圖分類號】G 6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86-01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社會和企業對中職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專業能力外,更提出了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具備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具備善于溝通、與人合作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創新等能力。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的宗旨正是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抓住一個核心——健全人格;一個重點——培養良好的習慣;二個能力——創新實踐與知識積累。依據這個宗旨,我校展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健全人格
?。?)利用每次班會,進行主題教育
每月我校都會設置教育主題,如行為規范月、知法守法月、向國旗敬禮月等,每個班級會針對該月的主題進行全校的班會展示,來呈現班級學生對于主題的認識。班主任通過班會上學生的互動讓學生體會班會所要灌輸的精神,班主任可借此機會來教育學生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并從各個方面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素養。
?。?)讓班級成為每個學生精神成長的家園
我們提倡用真實的生活來充實個體成長的空間,“我的成長角”是我校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如,我校就有一個班將他們的班級定為“書香閣”,他們追求的是班級到處有知識,在班上你能隨處見到文化的影子。
?。?)團活動正能量深入人心
近幾年,在我校團組織的領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為社會有需要的地方獻上綿薄之力;“冬日暖陽”活動中,學生捐出自己的衣物,為四川阿壩貧困區的百姓獻上自己的一顆愛心;“校園藝術節”活動中,學校組織各類活動來展示學生的各項才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找到了自信……
2.多管齊下,讓學生健康積極地自主發展
建構主義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有一個七彩的經驗世界,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自主發展的權力。我校為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制定了多項方案和措施。
?。?)開展多種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首先,我校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如:我校開展體育節、籃球啦啦操等實踐特長課,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其次,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如我校通過各類安全主題班會、安全專家講座和防火防災演習等活動,讓學生掌握各種生存技能和危機處理辦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再次,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我校通過舉辦專家心理講座、開放心理咨詢室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健康心理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對存在心理問題學生進行輔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
?。?)強化“四位一體”的德育力量
新時代德育教育不再是學校的“閉門式”教育,而應該讓學生回歸到真實的生活,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我校建立了校信通,學校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校企合作,定期校園對外開放等模式,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四位一體”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健康發展。
3.加強實踐創新意識,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逋诰驅W生特長,培養創新意識
為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校近幾年開展了符合學生自主發展的實踐特長課,具體做法是
?。?)開設緊密聯系學生專業的實踐特長課
中職生在高中期間最主要的是學習技術,光靠理論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們迫切需要通過實踐來提高技能水平,我校結合學生的這一需求,開設了車工、鉗工、機械CAD、單片機、電子裝配、動畫片制作、影視后期等專業實踐特長課。
?。?)組織生動有趣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特長
除學校開設的基本科目外,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擅長的項目,學校開設的文學社、音樂社、籃球社、美術社等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我擅長的項目中尋找到個人的成就感。
(3)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樹立自信
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全方位“動”起來,并定期將學生的作品成果進行展示,組織多種競賽選拔優秀作品,讓同學們感覺“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使他們更樂于參加活動。
?、鎰撔?、技能競賽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的自信,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賽和技能競賽。創新大賽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他們創新的精神,并能夠讓他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深入地思考,并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他們的研究成果,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真正做到了實踐創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育就是一種文化的熏陶、激勵與傳承,在幫助學生獲得各種文化智慧養料的同時,提升素養,獲得成功,實現成長。我校實現開放、自由與包容的文化環境和氛圍,讓“核心素養”真正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滋養著學生不斷成長,促進中職教育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S].教職成,2004
[2]陳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