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中典故的英漢翻譯技巧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英語翻譯一直以來都是學習過程中的重點,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不僅需要學生自身有良好的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本文針對英美文學中典故的英漢翻譯技巧和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為學生們的翻譯能力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學典故;英漢翻譯;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13-01
近年來,英語已經逐漸成為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英語翻譯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影響和作用。通過英語翻譯可以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掌握和了解,而且還能夠應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考試。要想從根本上促使學生們的英語翻譯能力和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要對英語語言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對英語語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是在各種不同語言環境下,那么對語句的翻譯也會呈現出明顯的不同。這些特征在英美文學作品當中可以體現出來,英語是一門語言,同時也是人們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所以在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英美文學典故作品進行分宜時,要善于利用一些翻譯技巧和方法,這樣不可以強調翻譯語境,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們的翻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英美文學中典故的英漢翻譯技巧方法分析
英美文學作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特別是一些典故、名著,不僅體現了當時的文化背景,而且還能夠為讀者帶來別樣的情感體驗。通過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這些典故當中的語境基本上都是特定的,由于受到歷史、地理環境的影響,所以在針對這些英美文學典故進行英漢翻譯時,要將其中的文化環境也一并考慮其中,這樣才能夠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在翻譯過程中,要想從根本上促使這些典故中的思想情感可以得到有效表達,還需要對漢語的語言環境進行綜合考慮[1]。要想在翻譯過程中,促使翻譯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就必須要適當利用一些翻譯技巧,這樣才能夠提高翻譯水平。
1.英美文學中典故的直譯法。
在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英漢翻譯時,通常情況下,都會直接利用直譯法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主要是指在翻譯過程中,并不需要任何的變通,直接將典故中的英語翻譯成為漢語就可以。在利用這種方法進行翻譯時,所有翻譯的語句,都必須要按照原文的語言表達方式、風格等進行翻譯,也就是說這種方法在應用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將原文的原創性充分保留下來。與此同時,在翻譯過程中,也并沒有使用過多的語言轉換,也并沒有過多的引申。這種方式可以保留英語與中文相互之間的對應形式,這樣可以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將其中的內容全部都翻譯出來,而且還能夠促使人們可以對英美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2.英美文學典故中的意譯法。
眾所周知,英美文學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在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翻譯時,有很多情況是中漢語言無法實現有效的對接。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時,如果仍然選擇利用直譯的方式,那么翻譯出來的很多詞匯意思就會有所改變,這樣就會導致翻譯不準確的問題發生[2]。所以,在針對這種情況的典故進行翻譯時,可以適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良好的表達,而且還能夠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3.英美文學典故中的套譯法。
套譯方法在英美文學典故翻譯中科學合理的利用,比較適合應用在不完全對應,但是相互之間存在共同情況的狀態下。也就是英美文學典故中的詞匯、句子等可以與漢語當中的一些語境、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在翻譯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與中文意思比較相近的一些典故和內容,直接將英美文學典故中的意思展示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直譯的“直白”問題,而且還能夠為翻譯添加適的文學色彩。比如“Birds of a feature flocks together”可以直接將其翻譯成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種翻譯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在保證翻譯準確性的基礎上,可以促使翻譯語言更加生動和形象。
二、英美文學典故英漢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翻譯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同時還要遵循“信、達、雅”的基本原則。在翻譯過程中,一般“信”是比較容易達到的原則,但是“達”、“雅”的原則要求普遍比較高,要求在翻譯時,需要對文學作品、英美文化環境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這樣不僅可以為翻譯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而且還能夠促使英美文學典故翻譯時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1.文化背景的差異。
由于各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文化的差異,同時由于受到地理環境、歷史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客觀因素影響,所以在翻譯過程中,也要盡可能與這些因素進行結合分析。這樣不僅可以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一些文化、風俗等因素,而且在翻譯過程中,還可以借此機會,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所以,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翻譯時,要對這些作品的文化背景進行有效結合。與此同時,還要與我國的一些傳統文化、風俗習慣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在翻譯過程中,直接將英美文學典故當中的內容以一種最接近漢語的方式進行表達,而且還能夠促使翻譯出來的內容具有藝術性,同時還能夠實現與現實生活的有效連接。
2.英漢典故的對應情況。
我國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所以在典故方面,自然有很多。特別是我國很多典故與英美文學中的典故在文化、內涵等方面,會找尋到相似之處。所以,在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翻譯時,要對雙方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進行綜合考慮[3]。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翻譯,而且還能夠對英美文學作品的內涵和背景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比如,在針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可以利用互譯的方式,也就是將英美文學典故中的內容、意義和用法與漢語典故進行有效結合,促使兩者可以達成一致,這樣可以實現互譯的根本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相互之間的對應并不是指完全對等,畢竟由于受到文化、地域等各個環境因素的差異影響,所以兩者之間仍然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但是如果從總體角度出發對其進行翻譯和分析,那么仍然可以利用互譯的方式。比如,“burn one’s boat”與“破釜沉舟”。 burn one’s boat來自于古代,是指從海路入侵其他國家的將軍,在達到目的地之后,會直接將使用的船只拖上岸直接燒毀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警示自己的士兵,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捌聘林邸眲t是來自于《史記項羽本紀》。無論是英美文學典故中的burn one’s boat還是中文典故中的“破釜沉舟”,故事場景、寓意基本上比較相同,所以可以認為兩者之間是一種對應的狀態存在,所以在翻譯時,就可以直接互譯。
三、結束語
英語翻譯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具有系統化特征的一種翻譯活動。在針對英美文學典故進行翻譯時,要對一些翻譯技巧和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與此同時,還要對文化背景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翻譯效率,而且還能夠為英漢翻譯效果提供有效保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對文化的宣傳和傳承具有非常重要影響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霞.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1):26-29.
[2]張艷桃.簡析英語教學中學生英美文學素養的培養策略[J].海外英語,2019(04):153-154.
[3]陳定剛.英語文學作品中典故的翻譯技巧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01):246-2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