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基礎學習時期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因此,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注重在數學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充分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及數學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問題意識;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204-01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意識都較為缺乏,由此導致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差現象嚴重,一般都是靠教師單純的講解引導下按部就班的學習,沒有主動思考,教學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的現象。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產生疑問才會產生思考,這是學習知識的基礎,也是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思維發展的原動力。問題意識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為基礎,所以,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意義重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起到啟發作用,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分析與探索,讓他們通過查閱各種資料或請教他人等多種方式去拓展知識,鞏固舊的知識接受新的知識;其次,學生有了問題意識也會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創新精神,從而更新對知識的認識;再次,在問題意識下也會有效培養學生“讀書而不盡信書”的意識,使學生不再盲目的相信書本及教師,逐漸養成主動追求知識真相的合理態度,形成具有科學性的思維習慣,由此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最后,問題意識會令學生保持著一種疑問的態度,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怎樣去解決疑問,真正掌握知識,做學習的主人,并科學的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方法,大力提高思維
  能力。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2.1 創設問題情景
  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興趣出發創設出更適合學生的問題情景,這樣更利于激發小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使他們喜歡上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能夠引發學生關注的問題情景,由此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主動去參與知識的探索與思考,并提出與之有關的看法及問題。
  2.2 強化自主探究,鞏固問題意識
  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較強,但相較于成人而言其定向思維較弱,所以其創造潛能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特定的方式方法來深度挖掘小學生的內在潛力,加強他們的可塑性,這樣更利于小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探究式學習是教師培養小學生主動性、創造性最好途徑之一。學生在教師生動的引導下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令其產生疑問,并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創設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鍛煉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感度。通過探究過程中對一系列問題的分析及解決可以更好的達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利于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
  2.3 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自主學習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過程中主要的方式之一。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來源有多個方面,可能來自數學教材本身,也可能來自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從而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很多學生都很難充分掌握平行四邊形及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由此就產生了問題意識,那么就會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呢?”而教師在此時就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可先讓學生對圖形進行拆分、組合,從而拼成了學生認識的圖形,這樣就可以將其面積計算出來了。通過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助他們掌握知識的重點,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對學生思維發展、數學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促進作用,是體現素質教育良好發展的有力途徑,所以還需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有效地引導,增強問題意識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