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高中物理學習心理障礙成因及應對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這一學習階段,可以算得上每個學子學習生涯中最困難的幾年,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面對學習難度的不斷加深以及學習成績排名的激烈競爭,很多學生面臨的已經不僅僅是學習層面的壓力,同時也有來自心理層面的問題,這些障礙不但嚴重阻礙了學生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給個人的成長發育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本文將從高中物理學科入手,分析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時對這些問題的成因進行探討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心理障礙;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110-02
  根據以往的經歷發現,每當學生面臨文理分科時總會聽到來自家長或是學長、學姐這樣的建議“腦子要是不夠聰明還是選文吧,高中物理太難了”,很多學生對這種觀點也深信不疑,對學習高中物理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帶著這樣的心理暗示去接觸物理,可想而知結果一定不盡如人意,大部分學生在高一物理學習中就敗下陣來,逐漸喪失信心,面對這種現象,教師必須及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同時根據高中生不同的心理障礙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盡可能幫助學生克服高中物理的學習
  障礙[1]。
  1 高中生學習物理心理障礙成因分析
  1.1 知識難度增添學生心理壓力
  學生最初接觸物理學科是在初中時期,這一時期的物理知識內容通常淺顯易懂,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研究的物理現象,知識點也比較簡單,學生主要以記憶和實踐就可以完成教學目標。然而進入高中以后,物理學科的難度逐漸升高,所研究的物理現象也從靜態轉變為更加抽象和復雜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再是靠熟記理論知識來完成學習任務,而是需要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最后運用綜合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做高中物理習題時不光需要掌握物理知識,同時對數學的運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做題過程中會涉及到函數、圖像、向量、極值等多種數學運算技巧,將物理與數學有機的結合,才能處理好高中物理難題。由于高中物理的復雜性使得很多理科不好的學生望而卻步,甚至很多初中理科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久而久之,很多學生會對高中物理產生畏懼的心理,無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加上與同學之間的成績競爭,以及來自家長和老師的壓力,很多內心不夠強大的高中生都會無法承受,最后選擇放棄,因為物理的偏科而影響到整體成績。
  1.2 學習方法單一,學生思維被禁錮
  正如我們前面所講到的初中的物理學習較為簡單,主要以物理概念和規律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自然中的物理現象,也正是由于這種物理啟蒙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進入高中后對物理學習的模式[2]。因為高中物理是無法直接通過理論知識就能獲得答案的,如果學生僅僅掌握課本給出的知識點而沒有自己的思維是很難學好高中物理的。高中的物理學習要求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轉變到抽象的邏輯思維,也可以說是顛覆之前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有效適應高中物理的節奏。如果進入高中后,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遇到困難時就會很頭疼,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思維模式,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學好高中物理。據觀察發現大多數無法學好物理的學生,他們主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獲取物理知識,一旦應用于實踐便毫無對策,學習物理也只是為了做題、考試,通過書本內給出的公式生搬硬套。這樣的學習方式時間久了就會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喪失自主探索和求知的能力,無法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更無法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2 克服物理學習心理障礙的策略
  2.1 增強學習樂趣,提升學生抗壓能力
  我們不可否認高中物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有勇氣去克服困難,挑戰自己,教師需要通過特定的手段來幫助學生戰勝物理學習的畏難心理,培養興趣就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只有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他們才能夠投入更多的激情去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領路人和鼓勵者的角色,一方面要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通過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來吸引學生;另一方面還要不斷鼓勵學生在困境中戰勝挫折,勇于挑戰,同時還要做到把學生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中心位置,明確教學目標,通過設問、引導、啟發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最后再為學生答疑解惑,給出自己的見解。師生之間只有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學生才會主動融入到課堂中,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這種輕松友好的學習氛圍下,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自己的觀點,充分理解知識內容,在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啟發下,學生也能夠對物理學習更具探索精神,同時也能更加自信地去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
  2.2 重視物理實驗,開闊學生思維
  面對學生無法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思維不夠發散的問題,教師也要找到正確的改善措施[3]。在物理課堂中增加實驗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這樣不用局限于課本的理論知識,而是將學生帶入實際的物理現象中來,通過親身操作和體驗來感受物理現象。將理論知識和物理實驗有機的結合,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識,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親自動手實操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并通過獨立思考或學生之間的討論進一步加深物理的理解,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除了增多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教師還要不斷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于高中物理教學對象是思維靈活的青少年群體,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按照過去傳統教學方式來灌輸知識點,而是要重視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的教學方式來完成物理教學。當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需要師生共同配合,通過不斷訓練才能達到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物理材料來調動學生開啟自己的發散思維,學會舉一反三,能夠通過一個物理概念衍生出更加廣闊的思考。同時面對較為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和類比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最后還是要通過反復的訓練和生活中的積累來豐富自己的思維模式,做到從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將學習與生活聯系到一起,才能更好的理解物理學科的知識
  內容。
  綜上所述,本文總結出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所面臨的幾個心理障礙問題的成因,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引起重視,并找到合適的應對方法,在這些解決方案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讓高中生更好的接受物理學科并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晟宇.高中物理學習心得[J].赤子,2018(35).
  [2]李晶.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芻議[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
  [3]楊昀翰.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探究[J].赤子,2018(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