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多數學生在剛接觸英語的過程中通常表現出非常大的興趣且成績一般較好,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變差,久而久之逐漸成為英語“學困生”。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學困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障礙,分別從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兩個角度客觀的揭示了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因此,筆者在參考一些文獻資料之下,對初中生英語“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提出了相應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學困生 心理障礙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14-02
針對目前我國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狀態而言,“學困生”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于各學校的教育中的。隨著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不斷擴大,英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尤其對學生而言在許多方面都將英語能力作為評價指標之一,這就為各學校英語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一些中學里,一些學生輕則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興趣,重則產生畏難心理,這就造成在英語學習中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進而造成“學困生”的存在。本文在經過“學困生”心理障礙仔細的分析之后,對其形成具體成因進行了探討,旨在尋找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學困生”心理障礙分析
1.外部因素分析
(1)社會因素
在一個理想的社會環境中,學生們無疑會努力地學習,正如古語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雖不斷提升,但精神文明建設卻未能跟上物質文明發展的腳步。受一些非主流思想的影響,一些初中生認為知識無用,導致上課分心,不認真聽講,在下面做小動作或是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嚴重的還會頂撞老師,這些都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教師
一些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往往重視課本上關于語法的教學內容,而把詞匯教學部分以簡略、快速的方法灌輸給學生,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均放在語法學習上,而詞匯學習的內容則通常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1]。這種做法使得學生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系統的學習相關的詞匯知識,而且作為家庭作業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學生的課后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負擔。此外教師過分的看重考試成績,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沒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這些都導致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
?。?)家庭環境
目前在讀的初中生基本是“零零后”,而且絕大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往往對其過分溺愛,此外由于家長工作一般較為繁忙對孩子缺乏相應的陪伴與教育。其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愿望,但是一些家長并沒有完全了解孩子的心理與生理狀況,沒有依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而是一味的追求成績,這使得孩子承受著不屬于這個年紀的壓力,一次考試的失利便會導致對以后的學習產生畏難心理。最后,在有些家庭中在孩子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父母習慣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子女,這樣做非但不會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會影響他們身心健康,導致學習成績進一步下滑。
2.內部因素分析
?。?)學習態度不端正
現在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都面臨著讓所有人都頭疼的叛逆問題。在初中這個特殊階段,學生自控能力往往比較欠缺,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且不具備對身邊事物清晰的分辨能力,因此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極易受到社會不良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其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興趣不足和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問題。
?。?)英語學習方法不合適
一些學生在不存在上述問題的情況下,其英語成績仍然不如人意,最終還是成為英語學習的“學困生”。這一現象充分說明了英語學習需要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英語學習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理解與分析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著較大差異。如果學生僅憑死記硬背幾乎是無法完全掌握并熟練運用英語詞匯的。為此,在詞匯教學活動中將其與英語文化背景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皩W困生”往往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造成其學習時間長且效率較低。
二、“學困生”心理障礙解決對策
1.增加“學困生”學習信心
對初中英語“學困生”而言,任課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增加信心,讓其感到通過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師的幫助是可以學好英語的。因為英語成績差,部分學生心理比較敏感,這時老師應該及時的發現學生心理的變化,及時疏導,如果在此時老師再對“學困生”存在歧視、忽略甚至嘲諷的情況,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更嚴重的影響。老師作為辛勤的園丁,應該要像培育花朵似的對待自己的學生,要用耐心,愛心去滋潤他們,幫助學生找出“學困”的根本原因。
2.針對不同“學困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初中英語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每個班級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學生,“學困生”和優等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方法相比無疑存在這一些差距,因此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就不能按照對待優等生那樣的教學模式來對待“學困生”[2]。每個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不盡相同,所以各層次班級的任課老師需要按照各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的調整,使教學目標最大限度的符合預期的學習成果。具體來說,針對“學困生”,由于此層次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仍然比較欠缺,老師應該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的、從感性到理性的指導其認識英語學習的基本方法,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進一步的,教師應該把握每個同學的學習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做到將日常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習的過程更有針對性。以上分層建議應按照每所學校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調整。
3.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實現教學目標就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的方法。因為“學困生”普遍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學習積極性不足導致學習成績相對較差。任課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不能僅僅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將各類基礎知識點完整進行系統的講解,同時在相關的章節中,可以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如課學唱英文歌曲、看英文短片等方式更加具體生動的進行講解,也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各種知識,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倡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課后作業方面也應該加入一些能力提升方面的題型。最后,教師仍需在更高層面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4.創造英語交流氛圍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的主要作用是與人溝通,所以學校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學生不再拘泥于課堂上的學習,而是以實際對話的方式讓同學處于英語的氛圍當中。老師可以為“學困生”定期舉辦“英語角”活動,通過情景模擬來鍛煉學生的口語以及語法應用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正確運用本課所涉及到的的英語詞等。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使得不論是參與者還是觀看者都對所學英語課有更深刻的更全面的認識,同時記憶起來也更加容易。
三、總結
總而言之,造成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學校和老師應該找到造成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通過不斷改進英語教學方法與管理方式,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針對具體學生“對癥下藥”,爭取通過學生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將“學困生”轉化為優等生。
參考文獻:
[1]王曉蕾.初中英語學困生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8.
[2]付琪.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才智,2017(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