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和現狀進行細致的梳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抓住“病”根,對癥下藥。努力幫助農村數學學困生,使他們重新樹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轉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066-01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嚴謹的學科,知識點連續性較強,具有很高的層次性、概括性,嚴密性。在農村的學校中,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學困生數量也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在數學學科方面較為突出。學困生大多缺乏自信,學習主動性差,甚至在心理上出現了聞“數學”而喪膽的心理。轉化這些學困生,家庭、學校需要投入更大的信心、熱心、耐心,對“癥”下藥。本文淺談下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及轉化方法。
  1 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
  1.1 小學階段數學知識不扎實
  在小學階段,由于有些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基礎不扎實,相應層次的能力未能過關,如計算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導致成績始終落后。于是緊張、失望,自卑的種子便散落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每次考試,他們都如坐針氈。小學階段成績落后,為初中的數學學習也設下了層層障礙。但是,面對這種情況,只要進行適當的訓練和輔導,改變是大有希望的。
  1.2 學困生自身缺乏勤學的精神
  通過對某校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抽樣調查,以及跟一線數學老師的交談發現,數學學困生對學習數學普遍缺乏興趣,求知欲低。有的學生只做完教師布置的幾道題,便萬事大吉,很少去研究其它的相關題型,進行必要的拓展。有的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甚至有個別的學困生成了“一蹶不振”的典型形象。
  1.3 社會環境方面的不利因素
  農村留守兒童較多,監管人文化程度低,教育觀念滯后;另外,中學生世界觀不夠成熟,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誘惑、干擾,如電子游戲、網吧、錄像、不健康的書刊等影響,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
  2 關于轉化農村數學學困生的策略思考
  2.1 家庭和學校要負起育人的真正責任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塑造學生個性、鍛煉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認知能力差,思想變化大,極易“誤入歧途”,成為學困生。家長不要輕易將孩子推給老人監管,而去外地打工;老師要將學生情況及時反饋家長,想法解決。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獲得雙贏。
  2.2 教師要有“愛生如子”的胸懷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愛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皫е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老師只有傾注了自己的愛和心血,才能灌溉出美麗的花朵。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學困生,跟他們進行交流,提出要求。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并告訴他們學習成功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所有人所期望的。教師要用堅定的信念去鼓舞學生取得進步。給數學學困生布置一些合適的作業,讓他們能夠“高而可攀”,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教師只有尊重和信任學困生,并且讓他們知道教師的期待,學困生才會有對數學學習的動機。
  2.3 教師要尋找學困生的閃光點
  教師要找到數學學困生的閃光點,并以此作為撬動他們熱愛學習數學的支點。恰當的鼓勵、表揚是必不可少的。對數學學困生的表揚、獎勵會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大有益處。
  2.4 要鍛煉他們的意志和承受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是一個艱苦的、日積月累的漫長過程。沒有頑強的學習意志,堅定地學習信念,數學“學困生”就會半途而廢。教師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樹立信心,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以平靜的心理去學習。教師同時要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挫折教育,鍛煉他們的心理承受力。
  2.5 盡力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
  學困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家長要克服暫時的困難,放下眼前的利益,專心陪陪孩子,教教孩子,愛愛孩子,讓他們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總之,面對農村的學困生,教師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學困生一路堅持不懈的一起走下去,共同見到人生最美的風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3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