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單親學生教育現狀及教育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由于父母離異或意外等因素,使農村學校中單親學生也越來越多。由于這些學生具有與其他學生所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教育難度、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對單親學生的教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重難點。有關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不少單親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溫暖,失去了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他們的心理在悄然變化著。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研究對這類學生的教育,了解他們的異常心理及行為,制定相應的教育對策,幫助他們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單親學生;教育現狀;對策
  一、農村單親學生教育現狀分析
  由于地域、社會環境、文化層次的不同,農村單親學生與城市的單親學生比,其教育現狀有一定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第一、因父愛或母愛的缺失,他們缺少幸福感。
  缺少幸福感,對成長中的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形成心理障礙是很難糾正的。在單親子女中,有相當比例的身心發展不健康,性格內向或急躁。使他們在學校里感到很自卑,失落感強,總感覺自己比其他同學少些什么,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來,不“和群”,喜歡獨處。膽小怕事,少言寡語,不敢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缺少集體觀念,更缺少集體榮譽感。
  第二、因必要的管教缺失,使他們的行為習慣異于同學。
  由于是單親子女,其撫養人或監護人在情感上對其會產生憐憫情緒,必要的管教有所放松;或者推卸責任,放任自流;或簡單粗暴,過于嚴厲。由于對他們放松或不正常的管教,就使本來缺少辨別力和自制力、自控力的青少年,養成了放任、散漫、消極甚至是驕橫霸道的惡習和一些不良習慣。他們往往采取被動消極的方式來打發時光,或者有網癮泡網吧,或者沉迷看武俠小說。有的從小就養成了驕橫霸道的惡習,事事以自己為中心。對老師或長輩,逆反心理嚴重。在與同學交往中,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甚至使狠施爆,法制觀念淡薄,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因缺少激勵教育和督促,使他們大多數學業荒廢。
  學習是艱苦的,青少年的天性是愛玩的。單親學生中雖不乏學習優秀者,但多數者學業基本荒廢,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激勵教育和監督。特別是父母離異的子女,在父母離異前就飽受難過和傷心,他們因惶惶不可終日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學習成績會直線下降。成為單親學生后,對他們刺激就更大了,如果沒有及時的幫助和引導,學習成績下降、落后是必然的結果。
  第四、因缺少父愛、母愛,使他們喜歡或過早地結交異性。
  他們在單親的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父母關愛,精神上必然處于空虛、無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極易產生在異性那里得到安慰、溫暖、庇護。一旦結交上異性,兩個人就會經常甚至毫無顧忌纏綿在一起,學習等事情很快地就拋到九霄云外。雖然他們還不懂愛情的真正含義,但他們卻過早地談上了“戀愛”。
  二、以關愛為基礎,做實單親學生的教育工作
  做好單親學生的教育工作,要有陽光般的愛心、無微不至的細心、持之以恒的耐心、春風化雨的誠心,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一、傾注愛心陽光,溫暖冰點心靈。
  這些學生最缺少的是關愛,特別是來自親人的關愛。我們如果用愛心去關愛他們、用溫暖撫慰他們,他們就有可能從孤獨、自卑、空虛、無助的冰冷的陰影里走出來。
  教師對單親學生的關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一視同仁,把單親學生與班級里的好學生等同看待,不要有絲毫的歧視和不屑,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情感,理解他們敏感的內心世界,平等、公平、真誠地對待他們。在班級里要教育學生關心、關愛單親同學,創設溫馨的親情氛圍,把班級建設成溫暖之家,用親情和班集體的溫暖撫慰他們心靈上的創傷,使他們感受到久違了的親情又回到身邊。
  第二、通暢交流渠道,喚醒心靈自尊。
  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這對于自卑又敏感的單親學生尤為重要。
  教師要做好與單親學生的溝通交流工作,不但要有陽光般的溫暖愛心,還要有無微不至的細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痛楚,輕輕地打開他們的心扉,慢慢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溝通交流才能有針對性并直達他們的心結,引導他們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感,發泄抑郁,引領他們慢慢地走出心靈的藩籬和桎梏。
  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會與他人正常溝通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安排那些孤僻內向的單親學生與那些性格開朗、陽光健康的同學一起學習和活動,用開朗的笑聲和關愛的語言去感染他們孤獨的心靈,使他們逐漸融入到溫暖和諧的大家庭之中。
  通過多方面的真情溝通交流,會使單親學生逐漸喚醒心靈上的自尊,重新找回遺失的尊嚴。教師應從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基點出發,通過溝通和交流,幫助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之處,多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喚醒他們的自尊。教師要善于抓住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長處和優點,并給予肯定鼓勵,打消他們的自卑感,建立起可貴的自信心、進取心。
  第三、以誠相待,春風化雨。
  教師對單親學生要有誠心、真心,以誠相待,博大無私,持之以恒,才能與他們之間搭起信任的橋梁。
  教師要理解他們敏感的內心,呵護他們脆弱的心靈,平等真誠地對待他們,尊重信任不拋棄,真心地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喚醒自尊、重塑自我,才會贏得他們尊敬和信任。
  在現實的工作中,有一些教師對單親學生缺少愛心、耐心、細心、誠心,對他們不喜歡、不信任。不管他們的感受如何,動輒訓斥、諷刺,甚至體罰,其結果是學生畏懼老師,敬而遠之,不信任老師,有心事、有苦惱、有秘密不敢向老師傾述。
  教師和單親學生彼此沒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其教育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通過適度的關愛、細心地疏導、耐心地期待、誠心地交流,同時還要建設溫馨和諧的教育環境,多管齊下,支水合渠,這樣的教育才能水到渠成。彼此信任,才能引導他們盡快地融入到班級的大家庭里,逐漸走上健康的充滿陽光之路。
  第四、持之以恒,培養責任。
  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努力讓學生在這個大環境里活動有規律、學習有節奏,生活充實,情緒穩定愉快,使他們感到每天有收獲,有進步,經常處于成功之中。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人是有頭腦會思維的,會發生變化的。作為有特殊群體的單親學生,他們正在處于成長過程中,受社會大環境、微觀小環境的影響,受個人自制力、辨別力不同的制約,完全有可能出現“反復”,甚至使教師辛苦的教育成果付之東流。
  教師要有信心面對單親學生出現的“反復”。處理好“反復”,就可能成為他們進步的新起點、新動力;處理不好“反復”,就可能成為他們思想的下滑點、倒退點。教師要一如既往,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辦法,更真摯的情感,動員更多的正能量,引導那些出現“反復”的學生走出迷失的泥潭,勇敢地改掉惡習,樹立自信,融入集體,重新找回自我。
  對單親學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心、將來對社會負責的人。要教育引導他們勇敢面對人生的磨難,有責任與家庭成員一起分擔痛苦、承擔責任。使他們認識磨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它可以砥礪性格、磨練意志、催人奮進。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引導他們參與班級管理,有意識地分配給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培養他們責任感。要及時鼓勵、獎勵他們,激發他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明白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人生因責任而充實。
  單親學生身上帶有特殊的烙印,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斷探索研究對單親學生的教育理論和措施,做到:給予真愛,曉之以理;拒絕訓斥,力行寬容;發現閃光,成功教育;持之以恒,不怕“反復”。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誠心,理性地引導他們早日走出心靈的陰霾,快樂健康地成長。
  (新民市教育研究中心青少年教育部  110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