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小學低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也已經基本掌握了語文學習的規律和技巧。在這一階段,教師必須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課堂教學過程中找到樂趣,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科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單純的知識性學習必定會造成他們的厭倦和不耐煩,教師必須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課堂教學過程中找到樂趣。小學語文教學要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一、新的教學理念是語文教學的保障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進入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推進離不開新的教學理念的支撐。新的教學理念可以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改變,有利于新的教學方法得以順利實施。小學低年級使用的是部編版語文教材,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結合。下面筆者從以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師生關系和諧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一言堂”,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難免會覺得疲憊。傳統觀念也往往橫亙在師生情感交流之間,使得師生難以進行平等對話,教師不了解學生,就難以更好地開展教學。
  教學改革就是要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一員。所以教師應該仔細研究學生的心理,準確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筆者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交流,等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
 ?。ǘ┎町愋越虒W
  1. 教材的差異性教學
  教師應根據不同文章的風格靈活設計教學方案。例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三首古詩雖然是同一課的古詩,描繪了春節、清明節和重陽節里人們過節時的情景,但是三首詩的創作背景、創作方式與內容都有很大的差異。《元日》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描寫了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適合在課堂上由學生模仿朗誦;《清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清明時節,孤身行路時的感受和心情,需要學生細細品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講述詩人王維在重陽節那天獨自一人在外,非常思念家人,需要學生細讀并聯系親情加以品味。
  2. 學生的差異性教學
  由于生活背景和個人能力的不同,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安排教學。教師應該設身處地與學生交流,在注重學生間差異性的同時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學的活力
  部編版教材要求教師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設定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
 ?。ㄒ唬┯腥さ恼n堂導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引起學生共鳴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后續授課的順利進行埋下伏筆?!芭d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激起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該善于創設情境,入情入境地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小學課文絕大部分是陶冶情操的美文,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除了考慮讓學生溫故知新外,還可以采用播放相關音樂、美術作品、視頻、設疑、猜謎語、介紹作者生平及文章作品、時代背景等方式,更好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
 ?。ǘ┪谋緦W習是關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得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要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依據“專心會文本”。即學生通過反復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動情感的脈搏。
  教師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抓住“文眼”。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通過朗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物與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理解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才能對課文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ㄈ┯行У恼n堂提問
  有效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新課標的理念既重過程又重結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進行因勢利導,層次遞進,做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
 ?。ㄋ模┯行У膶W習方式
  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這要求學生把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共同尋找解決方法,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積極發言,也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并做出客觀的評價,之后教師對于學生的討論做簡要小結。這樣,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同時,教師應該定期組織“成果展示”的專題活動,讓學生展示在實踐活動中積累的勞動成果,如一些文字資料、圖片資料、繪畫作品、調研成果等,并分享交流,特別是要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討論、交流在這個積累實踐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三、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
  識字和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從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看,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教師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
  (一)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識字教學的優劣關系到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小學生只有識字才能組句,才能更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識字教學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低年級學生字詞句的訓練直接關系到學生整個小學階段語文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實踐,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識字,例如:卡片識字、猜謎識字、字理識字等方法。筆者還采用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識字,然后去掉拼音識字,接著讓學生帶生字進課文、讀短文識字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為閱讀掃除障礙。
 ?。ǘ懽纸虒W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在低年級階段形成的,我們應該重視筆畫的書寫指導。學生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寫字教學要從坐姿、握筆姿勢入手,讓學生做到三個“一”,即“一拳一尺一寸”。在教拼音書寫時,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四線三格,在書寫時講清要領,并編成兒歌“寫拼音要注意,四線三格要分清,伸頭不頂第一線,伸腿不踩第四線,中格書寫要飽滿,寫出拼音才好看?!苯處熥寣W生反復朗讀,掌握書寫的規則。在教漢字書寫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它分為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四個部分,并告訴學生的書寫規則。書寫漢字時教師一定要帶學生一筆一畫寫,著重強調橫中線上和豎中線上的筆畫,讓學生掌握每個字的重心。因為小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發展不成熟,初學寫字不知從何下筆,寫出來的不是東倒西歪,就是頂天立地,教師在指導學生用田字格書寫時,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空間知覺精確度,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
  總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要認識到小學低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也已經基本掌握了語文學習的規律和技巧。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對小學語文學科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促使他們自主學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