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語文科的學習,還影響到其它學科的理解學習,進一步影響到他們對生活中信息的理解與處理能力。而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閱讀能力 理解 感悟 品味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閱讀在教學中的特別地位?!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蹦敲?,如何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發展良好的閱讀思維能力呢?下面談談我個人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做法:
一、讀一讀,感知內容
我認為閱讀教學應遵循“先讀后教”的規律?!跋茸x”,不是漫無目的的讀,也不是沒有教師指導下的讀,在讀之前,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劃出不理解的詞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篇課文講了什么”“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如《“神童”的秘訣》中,陳毅談他的學習方法“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師講明白了,再打圈圈。打黑點的是生字?!睂W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為下一步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想一想,深化理解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耍陂喿x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對課文發表不同見解??鬃釉弧皩W而不思則罔”,因而閱讀教學中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想一想: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從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合作探究、交流析疑。
如教《孔明借箭》一課,讀題后,我和學生一起分析題目,讓學生明白“借”是關鍵詞,于是就“借”字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誰借箭?為什么借箭?怎樣借箭?借箭的結果怎樣?當讀到“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睍r,會抓住“妒忌”這一新學詞提問,“‘妒忌’是什么意思?”“周瑜妒忌諸葛亮會怎樣做?”“諸葛亮又會如何對付周瑜?”只要引導好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就可以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這樣,針對學生的提問,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問題解決了,課文也就懂了
三、品一品,感悟語境
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學會品味課文。1、品味語言。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關鍵語段去閱讀,去想象,去感悟。2、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如教《火燒云》一課時,學生們通過反復分析、品研,“這個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從“紅彤彤”“ 金燦燦”“ 半紫半黃”“ 半灰半百合色”這些詞語中知道這是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再通過品味這些顏色的語句,感受火燒云顏色的豐富多彩?!耙粫?,天空中出現一匹馬……,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從這些描寫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的句子中,想象傍晚時候天空中出現火燒云的美麗景象,體會到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產生一種我們也要看看火燒云、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沖動。
四、說一說,說出感受
課文學完后,老師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大課堂。學生要解決新問題就必須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取舍、加工。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潛能。讓學生把自己感悟到的大膽地說一說,不僅能鍛煉他們口語基本能力,還能讓他們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的交往。說出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不同的感受,有助于讓學生全面、正確地理解文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如教《居里夫人的三克鐳》后,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看居里夫人的?”大多數學生都說“居里夫人是對的,他們夫婦是偉大,是大公無私的。他們是偉大的科學家”,但陳明卻說“我認為居里夫人的做法不夠好。如果他們申請了專利,他們就會有很多的錢,他們要繼續進行科學研究就會順利了很多,他們可能還有更大的貢獻”,也有學生說“我認為諾貝爾比他們更偉大。因為諾貝爾不但得到了自己應得的利益,還留下了巨大的遺產作為基金,設立諾貝爾獎,激勵后人進行科學研究。對人類進步作的貢獻更大?!边@樣的做法有利于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創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
五、反復朗讀,體驗情感
在閱讀、品味、分析后,我們還要指導學生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感染學生,誘導學生腦海中浮現各種各樣的情形,使其深入情境。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讓學生體驗漢語的語言美、文字美和思想美,從而豐富他們的語感、提高他們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達到“教書育人”的整體效果。朗讀的方式有多種,可以讓學生聽錄音機讀,聽完后再跟錄音機多讀一次;如果是長句或難以斷句的片斷,可以老師領讀;對于含義深遠、語句優美的地方,可指導學生自由吟讀;對故事情節強或對話較多的,可以分角色讀;為了調動學生朗讀興趣、活躍氣氛的可以輪讀比賽。
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而光靠課堂教學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其知識,開拓其思路,提高其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201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
2、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