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策略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平呈現出了最新的發展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求教師能夠改善傳統的教學觀念,融入最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而翻閱小學階段語文教材能夠看出,其主要就是以單元形式進行內容的編排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工作上的重點,所以在課堂上采取單元整組教學的思想,能夠使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變得更加融洽,也能夠使學生學習有整體性特點,提高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組
  前言:目前,我國小學校園中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都是以每一個單元制定一個主題的形式進行編排的,每一個單元的知識內容都是圍繞著不同的主題和不同的材料角度進行文章的選擇,這種編排能夠讓學生學習變得更加系統,也能夠更加深入地對語文知識進行分析和了解,進而更好地達到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目標。所以,還需要發揮這種教材編排方法的優勢,在語文教學中采用,以單元為整組教學的方法,進而發揮出語文課堂教學的內涵,提高教學的價值,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程學習過程之中。
  一、緊扣主題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單元整組教學的策略,首先就需要緊扣主題,這也是所有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這種策略適合整個單元主題比較鮮明,課文內容主旨相差不多,并且,文本的表達方法類似程度較高的單元,在這樣的單元中采用緊扣主題的教學策略,教師就可以進行整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一組文章教學是以《自然奇觀》為主題編寫的,所包含的課文內容有《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鳥的天堂》、《火燒云》,這些都是對大自然神奇的景觀進行描寫的,所以文章的主題是一致的,在學法的過程中,也有著一定的相近之處。
  教師就可以利用總分總的段落方法進行文章布局的講解,也可以統籌安排,要求學生層層的分析文章內容,感悟這一單元文章所具有的內涵,適當地對文章進行拓展,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熱愛大自然,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課程開始的前期,教師可以進行“單元導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對本單元的文章進行梳理。首先掃清生字和詞語對自己學習的障礙,初步了解這一個單元的主題內容,并且對所有文章進行熟讀。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到這一單元文章的重點內容,以及重點的段落和句子,學會每篇文章中所采用的寫作表達方法,充分的感受本單元所描寫的主題,提高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還需要引導學生對這一單元所包含的文章進行朗讀,比較其中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領略不同文章所采用的語言風格,達到學生語言積累的效果。最后就是在講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大自然的相關圖片資料進行收集,以及名勝古跡進行講解,交流這一單元學習之后的感受,升華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對比教學策略
  教師也可以采用對比教學的策略,這種策略主要就是對同類文本之間的比較,一般指的就是不同作家描寫的同一個對象,或者是同一個作家描寫的同類作品。在對比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品讀、感悟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風格和語言表達形式,進而達到語言的積累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文章中,教師就可以把豐子愷所描寫的《白鵝》與葉諾索夫所描寫的《白公鵝》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首先體會豐子愷文章中白鵝的特點,掌握作者對于文章表達的具體方法,然后在文章的段落結構,以及語言風格等幾個方面,與葉諾索夫在寫作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明白同樣是描寫“鵝”這一種動物、但是在不同的作家筆下,呈現出的風格卻是不同的。然后也可以對本單元所包含的老舍先生所寫作的《貓》和《母雞》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個作家描寫不同動物,所具有的語言精妙之處,進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讀寫結合策略
  讀寫結合這一策略,長久以來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得到貫徹和落實,讀寫結合要采用學以致用的理念,在閱讀文章中,找到適合讀寫結合的訓練點,通過文章的寫作,讓學生熟練掌握教材中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教學工作進行的階段,主要的流程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整體感受文章內容—品讀文章主旨—分析文章語言—聯系整體內容—開展閱讀后小練筆—加深學生學習感悟?!?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父母之愛》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單元文章的導讀,瀏覽整組包含的文章內容,初步的掌握各個文章中所寫的主要內容,認清生字和新詞,然后精細地閱讀文章內容。如,《地震中的父與子》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作者在描寫人物外貌和語言時重點使用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深入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感受作者描寫人物的心理世界,然后進行對比文章閱讀,把《學會看病》和《慈母情深》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同樣是對愛的表達,但是方式不同,寫作的手法也是不同的。
  最后采用讀寫結合的模式,對整個單元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找到其中所具有的好詞好句,讓學生說出自己認為這部分好的原因,然后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文章寫作之中,通過文章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和感情,進而實現語文課程的拓展。
  結論: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情況能夠看出,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都是以當堂課程的知識為重點,要求學生每天都掌握不同的知識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無法把知識點進行聯系,也不能夠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進行學習,影響了其學習的效果。而小學語文教材中,其主要的特點就是以每個單元不同主題的形式進行展現,教師也需要抓住這一教學特點,結合使用單元整組教學的策略。所以在以上內容中,本文提出這一策略的具體實施方式,希望能夠有效改善小學語文課堂的弊端,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麗娥.關于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中隨文小練筆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145.
  [2]張金香.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課堂高效策略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46.
  [3]裴吉圭.基于文本,推陳出新——關于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的教學策略的思考[J].語文學刊,2011(06):148-149.
 ?。ㄟ|寧省丹東市紅房街小學  118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