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以往閱讀教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這就需要了解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提升教學的效果,所以,本文分析了如何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143-01
新課標中提到閱讀是一種很重要的個體行為,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所以,教師需要注重閱讀教學,在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方法,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1.構建閱讀情境
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有效性,就需要讓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閱讀中,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產生共鳴。當前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閱讀情境,讓學生能夠進入到情境中,讓學生在情感上和文章結合到一起,進而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思考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以及架構,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效果,全面的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前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和草地相關的圖片、視頻等,進而給學生提問,“你們平時看到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呢?為什么文章的題目草地是金色的?”,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中,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效果。另外,在學生閱讀中,教師需要正確的指導學生,讓他們全面的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深刻的領會大自然的不同景象。
2.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學會基本的閱讀方法
以往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則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新課標中強調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角色,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所以,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有效的落實這一點,結合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給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發揮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抽象的閱讀方法直接教授給學生,這樣會限制學生的掌握,所以,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年齡情況、認知情況、理解能力,采取逐層滲透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完成閱讀任務,促進他們閱讀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在教學前就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如,“為什么要讀書?”,之后讓學生用回答問題的方式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為他們之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結合周恩來讀書時的有關歷史事件,給學生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口號的背景,讓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該口號的情感和思想,依據文章內容,就整體上把握其主旨。
3.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當前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采取的教學方法都較為單一,加上閱讀都是文本內容,這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最終會限制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所以,當前教師需要認識到閱讀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應用信息技術,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教師就可以采取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錢塘江的資料、圖片、視頻等,調動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錢塘江,能夠看到其壯觀的景象,之后教師再綜合的講解課文,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4.利用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生的閱讀題答題情況,教師就可以掌握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能夠對這一點進行利用,在教學中可以引入游戲化教學方法,這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比如,在學習《三顧茅廬》時,教師就利用這一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三顧茅廬》故事的視頻,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認真的觀看視頻內容,還有部分學生會一邊看一邊模仿。在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將相關人物的名字寫到黑板上,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給學生一段時間排練之后上臺表演,學生會積極的投入到這一教學活動中,課堂氛圍也會變得很活躍。在學生表演之后,教師需要評價學生的表演,并且提問學生:“經過你們的角色扮演之后,你們會怎么評價劉備以及諸葛亮呢?”,而學生經過認真扮演之后,也對人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他們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會積極踴躍的舉手發言。通過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深入的理解人物,讓學生喜歡上閱讀教學,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適當的加入到游戲中,進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想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多利用信息技術,引入游戲教學法、情景化教學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好學生,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宏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
[2]谷一笑,伍秀蘭.余桂蘭.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