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癥的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兒童肥胖癥是指身體的脂肪(主要是中性脂肪——甘油三酯)異常增加的狀態,通常以體重來計算,即(實測體重/標準體重-1)×100%,若計算結果超過20%即為肥胖癥。肥胖往往隱伏著巨大的威脅,它是高血壓、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病的病理基礎,又是腦、腎上腺等腫瘤和某些內分泌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因此,什么樣的肥胖需要詳細檢查與治療、怎樣判定單純性肥胖和癥狀性肥胖、怎樣防治肥胖癥等,已經成為廣大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一般來講,兒童肥胖有兩個年齡高峰:一個是兩歲以前的嬰兒期,另一個是4~10歲。嬰兒期的肥胖,雖多為良性的不能稱為肥胖癥,但也需合理喂養,控制其體重。從幼兒期直到小學低年級肥胖的,最易形成肥胖癥,應及早診斷,進行良好的飲食習慣指導,采取積極的減肥措施。
那么,哪些是必須進行檢查和治療的肥胖癥呢?
最好能對每一個肥胖兒都進行血壓、尿糖、血清脂質、谷丙轉氨酶等檢查,有條件的還要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但這一般較難做到,因此可把下列情況作為檢查對象:
1.從體重生長曲線看,存在肥胖發展傾向者;
2.家族史中有動脈硬化危險因子者,如脂肪肝、高血壓、高脂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和糖尿病等,尤其是心肌梗死和腦梗死;
3.肥胖度超過50%者。如果患兒白天睡眠時間多,懷疑肥胖性肺換氣不足綜合癥時,應檢查心肺功能;若懷疑癥狀性肥胖,必須進行專門檢查;如考慮有內分泌疾患或顱內等腫瘤時,可進行血皮質醇、尿17-羥類固醇和甲狀腺等功能的測定及頭顱等部位的X線攝片、造影、CT、染色體檢查等等。
凡屬上述范疇的肥胖,必須進行積極治療。通過治療,大多數患兒的肥胖可獲得改善,但治療需要患兒和家長的密切合作。
治療前先要區別孩子是單純性肥胖,還是癥狀性肥胖。單純性肥胖占全部肥胖兒童的絕大部分,其中又大都是良性肥胖。其特點是患兒多食欲佳、食量大,又特別喜食油膩甘甜食品,且往往不愛活動,熱量攝取長期超過消耗。此外還可能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此種肥胖兒一般皮下脂肪分布均勻,體態勻稱,手(足)背厚,手指長而尖,口、眼、鼻相對顯小,除肥胖外,身高和骨骼年齡發育正常,或超過同齡兒,性發育一般較早,智力正常。癥狀性肥胖則不同,其身高和骨骼常落后于同齡兒,且具有原發性的特殊表現。一般來說,如果身高比正常同齡兒童低兩個標準差,或者肥胖伴有智能低下,生殖器、性發育異常以及多毛、高血壓、痤瘡等,多是患有癥狀性肥胖癥。
防治肥胖癥,首先應注意飲食,控制熱量攝取,尤應改變喜食油膩甘甜食品的習慣,對食量過大者可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質,對于人工喂養的嬰兒,應注意牛奶的調配不宜過濃;其次是堅持適當的體力活動,防止“越胖越懶,越懶又越胖”的惡性循環。另外,對已發胖的小兒要改變其害羞、孤獨心理,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樹立信心,與醫生、教師密切合作,自覺控制飲食,避免體重增長過快。
單純性肥胖一般通過上述方法可取得較好效果,通常不需用藥,而癥狀性肥胖則必須盡早查明原因,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
編輯 朱庭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