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應用價值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 82例肥胖癥患者, 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 比較兩組相關指標[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體重(BW)、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與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 研究組的DBP、SBP、BW、空腹GLU、TG分別為(102.58±8.54)mm Hg(1 mm Hg=0.133 kPa)、(126.24±4.47)mm Hg、(68.17±4.73)kg、(4.89±1.24)mmol/L、(1.64±0.29)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108.56±7.32)mm Hg、(132.36±4.15)mm Hg、(76.24±4.19)kg、(7.43±1.32)mmol/L、(2.51±0.38)mmol/L, 護理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的82.9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肥胖癥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合理控制其體重、血壓與血糖等相關指標, 改善預后, 優化整體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加強其對該疾病認識,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臨床護理;健康教育;肥胖癥;應用價值
肥胖癥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 其主要發病原因為遺傳、能量攝入量多、機體代謝慢或運動量少等。體重超標或脂肪積累增加導致患者出現病理性或生理性改變, 往往表現為關節疼痛、肌肉疲乏與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 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手段, 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糖尿病、脂肪肝與“三高”等并發癥, 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人們生活質量增加, 不規律的飲食及過重的工作壓力導致該疾病逐漸向年輕化方向發展, 因此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對控制其體重具有積極重要意義[1]。本研究分析討論了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肥胖癥患者82例, 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1例。研究組男25例, 女16例;年齡36~68歲, 平均年齡(51.23±5.59)歲。對照組男26例, 女15例;年齡35~67歲, 平均年齡(51.04±5.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各生命體征, 囑咐其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 詳細向其介紹藥品劑量與注意事項, 在醫師不允許的情況下不能擅自更改藥物劑量或停止用藥。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①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患者與家屬對自身疾病缺乏正確認知導致其極易產生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 因此日常生活中需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 結合患者病情定期開展健康宣教, 主要包括發病機制、減肥流程與注意事項等, 切實掌握其心理狀態, 耐心傾聽患者提出提問、盡量滿足其各合理需求, 協助患者釋放內心壓力、緩解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幫助其樹立減肥信心, 同時將以往成功案例詳細介紹給患者, 提高治療依從性[2]。②飲食護理: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 以患者實際情況為基礎, 在營養師指導下實施低碳飲食指導干預, 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攝入量, 同時建立微信群在群內詳細介紹成功減肥案例、分享標準食譜, 讓組內成員能相互鼓勵, 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幫助其樹立減肥信心;同時鼓勵患者遵循少食多餐原則, 禁煙禁酒、禁食辛辣與刺激性較強食物, 加強免疫力, 起到良好的減肥效果。③運動護理:囑咐患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開展持續性有氧運動, 根據其興趣愛好與運動能力合理選擇運動項目, 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適當地逐漸增加運動量, 密切注意運動強度與頻率、避免過度運動影響治療效果[3]。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相關指標 ①護理后測定并對比兩組患者SBP、DBP, 數值越低越好;②測量患者空腹狀態下GLU, 空腹GLU正常值參考范圍:3.89~6.11 mmol/L, 數值越接近正常值越好;③取患者晨間空腹狀態下軸靜脈血5 ml, 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TG, 數值越低越好;④測量兩組患者護理后BW, 數值越低越好[4]。
1. 3. 2 護理效果 3個月后結合患者病情康復情況全面評估其護理效果。護理效果判定標準[5]:①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體質量指數26~27 kg/m2;②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體質量指數下降≥4 kg/m2;③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 體質量指數下降2~4 kg/m2;④無效:與上述標準不符, 病情無變化, 體質量指數下降<2 kg/m2。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的DBP、SBP、BW、空腹GLU、TG分別為(102.58±8.54)mm Hg、(126.24±4.47)mm Hg、(68.17±4.73)kg、(4.89±1.24)mmol/L、(1.64±0.29)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108.56±7.32)mm Hg、(132.36±4.15)mm Hg、(76.24±4.19)kg、(7.43±1.32)mmol/L、(2.51±0.38)mmol/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的82.9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肥胖癥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發展趨勢, 其主要發病原因為家族遺傳、不良生活習慣、行為習慣與合并其他疾病等[6-9]。經檢查發現, 該疾病患者多血液粘稠度高、心臟輸出負荷重且常常伴有“三高”的癥狀, 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手段, 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并發癥, 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大量研究數據表明, 對肥胖癥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 提高生活質量, 從而起到良好的減肥效果[10-13]。該疾病患者病情康復期間護理人員需全面評估其生理與心理狀態, 囑咐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 在相關醫師不允許的前提下不能擅自更改藥物劑量, 同時結合其病情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健康宣教, 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幫助其樹立減肥信心、紓解其焦慮等負性情緒, 將以往減肥成功案例詳細介紹給患者, 耐心傾聽其提出疑問、盡量滿足各合理需求, 提高治療依從性[14]。
護理人員需以患者病情實際情況為基點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 囑咐其保持營養均衡,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同時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適當開展有氧運動, 加強免疫力, 提高臨床療效。馮月平[7]的研究中明確指出, 對該疾病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能改善其預后與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減肥效果, 使得最終臨床療效顯著, 因此在臨床被廣泛應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 研究組的DBP、SBP、BW、空腹GLU、TG分別為(102.58±8.54)mm Hg、(126.24±4.47)mm Hg、(68.17±4.73)kg、(4.89±1.24)mmol/L、(1.64±0.29)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108.56±7.32)mm Hg、(132.36±4.15)mm Hg、(76.24±4.19)kg、(7.43±1.32)mmol/L、(2.51±0.38)mmol/L, 護理總有效率97.56%高于對照組的82.9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肥胖癥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合理控制其體重、血壓與血糖等相關指標, 改善預后, 優化整體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加強其對該疾病認識,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黎. 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 智慧健康, 2018, 4(3):40-41.
[2] 刀艷萍.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4):102-103.
[3] 郭德玲, 朱娩莎. 針對性護理在內分泌失調伴肥胖癥患者中的應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96):225.
[4] 錢春格, 王亞彩. 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行腹腔鏡Roux-en-Y胃旁路手術的肥胖癥患者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 現代醫藥衛生, 2017, 33(22):105-106.
[5] 劉曉恩. 門診護理干預對肥胖癥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7, 1(7):96-97.
[6] 李東彩, 賴錦蘭, 陳瑞珠, 等. 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9):164-165.
[7] 馮月平. 單純性肥胖癥門診病人的護理干預與效果分析.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 15(5):64-65.
[8] 鄭菲菲. 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8, 7(1):176-177.
[9] 莊磊, 殷少飛, 馬海梅,等.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癥患者實施護理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34):192.
[10] 李霞, 喬興蓮, 鐘雪琳. 整體護理用于內分泌失調型肥胖患者的臨床效果及意義. 現代醫藥衛生, 2017, 33(2):189-190.
[11] 劉云青. 健康教育對肥胖癥患者健康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22):129-130.
[12] 祁靜. 肥胖癥患者的健康教育.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15):
2104-2105.
[13] 楊萍, 丁慧萍, 宗玉如, 等. 健康教育對肥胖患者體重指數、血糖、血脂的影響及相關性分析.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7, 23(1):51-52.
[14] 趙蓮花. 肥胖癥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19):235-236.
[收稿日期:2018-1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