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010-02
俗話說得好:“人食五谷雜糧,孰能無疾”。無論哪種食物進入口腔,最先抵達的就是我們的胃。由于胃具有儲存和消化、運送食物的功能,且胃黏膜血管豐富,若因飲食調理不當引發疾病,首先影響到的是胃。因此說,飲食不規律是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根據胃粘膜的組織學改變,可分淺表性、萎縮性、肥厚性三種類型。臨床上共有的癥狀為:上腹部悶脹疼痛、噯氣頻繁、泛酸、食欲減退、消瘦、腹瀉等癥。由于慢性胃炎發病人群中飲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預防胃炎的第一道防線。以下就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問題進行講解,便于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護理,通過人工干預提升痊愈速度。
1 飲食與調理
眾所周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向提倡細嚼慢咽,這樣可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日常飲食要有一定的節制和規律。切忌暴食暴飲或過渡飲食,以免加大胃腸道器官的負擔。此外,我們選擇的食物需保證衛生,避免外界微生物、農藥殘留等對胃腸粘膜的傷害。選擇的食物需以易消化或助消化為主,同時要保證食物的營養性。最后,飲食需首選清淡食品,忌生冷油膩或辛辣食品,酒類、濃茶、咖啡等應適當飲用。
針對慢性胃炎較為嚴重的患者,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患者,不能單純從飲食方面下手,還需結合中藥治療調理。從中醫角度看“活血通淤”是常見治療胃病的原理,通過治療可有效干預胃腸部位的血液循環,進而達到消炎解毒的目的。同時輔以相應的飲食可對胃炎治療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從現代生活方式來看,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日常飲食標準有所放松,或者過分追求速食、快餐,長久以往則易導致慢性胃炎。我們一旦患上慢性胃炎后,多數或者覺著特別麻煩,都希望在短期內恢復健康,一旦未能如愿就缺乏足夠耐心或忽視了疾病的治療,這樣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耐心并長期注意飲食習慣,這樣才能在慢慢養護中逐漸好起來。
2 慢性胃炎患者如何養胃
如何養胃是很多慢性胃炎患者面臨的實際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身體虛弱,以及中老年人需要面對的問題。說到養胃,首先要保證食物有豐富的營養,同時有助于身體消化吸收,要保證食物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這是保證胃黏膜具有良好活性的基礎。這其中,小米粥是我們首選推薦的食物,它不僅有很強的養胃作用,和可幫助胃炎患者吸收食物營養成分。此外,我們還建議大家多喝一些牛奶,因為牛奶也能起到很好的養胃功效,并兼具緩解胃炎疼痛的作用。通常,胃炎發作或胃痛加重時可飲用一杯熱牛奶,可快速緩解胃部疼痛。研究發現,牛奶富含大量蛋白質可與胃酸很好的中和,這就是其緩解胃痛的根本原因。此外,胃炎患者還可適當食用易消化的面食,如:熱湯面等?;颊唢嬍持锌啥嗵砑訙?,但需注意少喝肉湯(不易消化),多喝諸如菠菜豆腐湯一類的菜湯??紤]到菠菜含有草酸成分,不建議大量或多次喝這類菜湯。胃炎患者多有口臭、口苦的癥狀,這些多因胃炎原因所致?;颊呖啥嗍秤靡恍┚G色蔬菜,在補充自身營養的同時還能起到助消化、通便和降火等作用,蔬菜可選擇苦瓜、黃瓜或纖維含量相對較少的種類。
3 胃炎患者的日常飲食禁忌
上面說了不少胃炎患者可選擇的食物,那么有哪些禁忌需要胃炎患者注意呢?首先,胃炎患者應少吃或不吃辣椒,這是因為辣椒的刺激作用會造成胃黏膜充血,從而加劇胃炎癥狀(或導致胃炎),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適當食用辛辣食物。此外,年輕人在夏季喜歡食用冰激凌或飲用冰水等,這容易造成我們的胃部痙攣,因此,我們也不建議大家多食用(飲用)這類東西。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物過燙,一旦進入食道會直接損傷胃黏膜,同樣若食物相對較硬或不易消化,進入腸道后會造成腸胃蠕動過慢,繼而刺激到胃黏膜造成胃部發炎(或加劇炎癥)。
4 胃炎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大家都已知道香煙中帶有的尼古丁會刺激到身體眾多器官。如長期吸煙或有煙癮的人士需及時戒除,避免尼古丁殘留物對身體的刺激和長期損害。另外,很多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多有愛喝酒的嗜好,如果過量飲酒或長期酗酒容易引發胃炎甚至更嚴重的胃部疾病。目前,酒精已被列為胃部疾病的最大隱患。
5 總結
慢性胃炎是當今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醫療工作者應做好宣教工作,指導患者如何治療慢性胃炎?如何通過積極干預加快康復的速度。在實施過程中,應將受眾面從患者擴大到患者家屬甚至健康人群,通過“廣而告之”讓大家了解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指導大家如何預防,如何積極面對慢性胃炎并防止愈后復發。要重點強調飲食營養及飲食衛生的重要性。讓大家積極戒除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避免胃黏膜受到不良刺激。還要叮囑患者安全服藥,并就藥物的服用方法、用量及療程等事項進行講解。此外,還需針對其他胃腸道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進行講解,避免其他疾病的發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