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最新飲食指導科普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4-0009-01
慢性胃炎指的是應各類病因導致的慢性的胃黏膜炎性病變而引發的胃部疾病,其屬于胃病里面的常見疾病,一般比較容易發現,由于現代自纖維內鏡技術的研發與臨床應用,使得慢性胃炎的診斷準確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般的慢性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都可以通過有效的檢測手段立即給予確診。因慢性胃炎的出現會導致患者的進食與營養攝入受到嚴重影響,因而現代醫學主張在治療上注意服藥治療的同時,做好患者日常飲食的調理,本文通過匯總研究,把慢性胃炎患者平時飲食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單歸納,具體有:
1 飲食注意事項
1.1宜軟宜緩
適合食用面食、餅干、牛奶、土豆等質地柔軟,無刺激性的食物,而藥避免大量使用煎炸、生冷、堅韌的事物,會導致胃部遭受不良刺激或負擔加重,導致胃炎癥狀加劇,因而不宜食用。
1.2宜少宜精
也就是胃炎患者在進食上以適量為宜,吃到七分飽就停止進食,避免一次吃太多而導致胃部脹滿,胃炎癥狀加劇。同時也要注意不可空腹時間太長,因空腹太長會導致胃酸大量分泌而腐蝕胃部粘膜,引起胃炎癥狀加劇,所以要注意平時吃飯以適量為宜,而在空腹時應少量進食淀粉類食物。
1.3宜溫宜潔
這指的時胃病患者平時要盡量進食溫度適宜的食品,而要避免使用生冷食品和過熱的食品,這樣才能避免食物的刺激導致胃炎的癥狀加劇。同時要注意餐具衛生,防止因感染病菌而導致腹瀉引起胃部炎癥加劇。
1.4 宜鮮宜淡
指的是在飲食上應以新鮮的、不進行過多加工的食品為宜,而要避免大量食用腌制、熏烤、臘制的多道工序反復加工的,味道過咸、過甜、過辣的食品,這樣一方面能夠保障食品具有較多的影響,利于吸收,同時能夠防止多次加工過程中的香料、辣椒等刺激性調味品的攝入刺激胃部而引起胃粘膜不適。
2 食物選擇方面注意事項
2.1 主食類
在主食的選擇上應以質地柔軟,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為主食較為適宜,如米飯、饅頭、稀飯等。而要避免以生冷質地堅硬的食品或油炸、油煎的食品為主,這樣才能使得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而避免對胃部形成不良刺激。
2.2 蔬菜水果類
對于蔬菜水果,以在飯前飯后切成小塊開水燙煮一下食用為宜,也可加溫水攪汁服用;不過做好不要空腹大量食用生冷蔬菜水果。無論對于蔬菜還是水果,都要注意不要一次食用太大量,尤其對于一些具有刺激性作用和不良反應的辣椒、柿子等食品,以免對胃部造成不良刺激而引起胃部炎癥加劇。
2.3 肉類
在肉類的選擇上應以蛋白質豐富而脂肪較少的新鮮瘦肉為宜,要避免過多食用肥肉,對于肉食的選擇以煮、燉等味道相對平和,能夠讓肉質地軟爛的肉食為宜,而要避免選擇以油炸、油煎等方式烹飪的肉類,這樣會導致肉質地變硬,難以消化,為胃部增加刺激和負擔。對于各類調味品的食用應秉持少鹽、少酸、少辣的三少原則,盡量避免咸酸辣等刺激性的調味品在肉類烹飪上大量使用刺激胃部而引起胃部不適和炎癥加重。
3 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比治療更重要,應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3.1 保持精神愉快
如果一個人常處在精神抑郁與緊張、疲勞的狀態中,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不正常,導致胃部不適,引發胃功能紊亂。
3.2 應戒煙忌酒
因煙草里面的刺激性物質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因而會導致空腹情況下胃酸腐蝕胃粘膜現象,引起胃部炎癥加劇。而酒類飲品的飲用也會導致胃部不適,造成胃炎癥狀加劇。
3.3 忌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與生冷食物
因很多酸、辣味道的調味品會造成對胃部的刺激,引起胃粘膜充血,因而在飲食上要注意避免大量使用此類食品,以免引起胃炎癥狀加劇。同時要注意平時避免食用生冷食品,此類食品一方面難以消化,同時還容易帶有刺激性物質,大量食用會造成胃部負擔,因而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是十分不利的。
3.4忌暴飲暴食
對于患有胃炎的患者而言,飲食只吃七分飽是最佳的飲食習慣,一次吃太多太飽,也容易引發胃擴張、胰腺炎 、膽囊炎等癥狀,假如本身患有胃潰瘍,一次進食太飽還有可能造成胃出血甚至胃穿孔。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食適量,并且要注意在進餐后避免立即運動,以免出現消化不良。
3.5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
對一些有可能對胃部造成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強的松等應當謹用,要避免空腹大量服用導致胃粘膜受刺激而出現出血損傷,引發胃炎或潰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4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