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干預在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在骨質疏松癥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以此分析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方法:收治中重度骨質疏松癥患者100例,分別行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應組為:對照組、研究組。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組間的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結果:研究組的功能恢復優良率(96.00%)、護理總滿意率(98.00%)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發現均高于對照組(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均為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綜合護理于骨質疏松癥患者之中,能夠盡快促進患者功能恢復,且患者對該種護理措施相對滿意。
關鍵詞 綜合護理;老年;骨質疏松癥;應用價值
骨質疏松屬于全身性代謝性骨病,該種病癥的主要特征是發生骨量減少和骨微細結構破壞,會增加患者的骨脆性和骨折發生率。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多,開展骨質疏松癥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老年人本就存在骨質疏松的情況,并且大多數老年患者的機體功能相對低下,存在運動功能障礙,容易引發各種不良情緒,如孤獨、緊張等,若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出現不當行為則會引發并發癥的發生。因此,針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需要針對其身心特點應用綜合性較強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此達到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應用目的。本文在骨質疏松癥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以此分析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重度骨質疏松癥患者100例,分別行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應組為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64 - 84歲,平均(74.56±5.11)歲;病程2-5年,平均(3.66±1.11)年。研究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63 - 85歲,平均(74.72±5.09)歲;病程1-6年,平均(3.73±1.07)年。組間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1)對照組: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如體溫、呼吸等;預防患者發生壓瘡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和記錄;指導患者飲食等。(2)研究組:①由于患者活動受限,所以難免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嚴重患者甚至會出現拒絕治療等不良情況。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等基本情況進行心理評估,采用最為適宜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盡量改善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態,多采用耐心和愛心去關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盡量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充分調動出患者的能動性,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現實。②指導患者飲食,對患者進行合理膳食計劃,讓患者明白合理飲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多讓患者進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瓜果蔬菜,戒煙酒,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少吃甜食,依據自身病情恢復情況適當運動。③指導患者進行鍛煉,對患者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依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制定針對性強的鍛煉計劃,訓練患者的肌力和關節。④預防并發癥,適當補充鈣劑,每天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大力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鍛煉,以此改善肺活量;多飲水,確保每天攝入>2 000 mL的水分;做好尿道和會陰部的清潔工作;每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觀察項目: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組間的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功能恢復情況按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進行測評;護理總滿意率=護理滿意率+護理較滿意率。
數據處理:此次研究系統軟件涉及SPSS 21.0系統,觀察項目涉及計數(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資料,檢驗方式涉及x2檢驗,表示形式涉及百分率,組間的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功能恢復優良率結果:研究組的功能恢復優良率(96.00%)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發現高于對照組(8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護理總滿意率結果:研究組的護理總滿意率(98.00%)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發現高于對照組(8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討論
綜合護理具有人性化護理特點,更具有計劃性和系統性,屬于十分重要的臨床護理組成部分;由于老年患者本就存在特殊的身心特點,所以在發生運動障礙之后極易產生各種心理不良情緒,主要表現為煩躁、易激動等;若患者長期臥床則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如壓瘡和尿路感染等,十分不利于臨床治療和預后[1,2]。
綜合護理干預屬于人文護理理念極強的一類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病癥的自信心,有利于促進患者更為積極的配合臨床治療;在綜合護理干預中實施運動指導能夠促進患者功能恢復,并幫助患者提高護理滿意度[3,4]。
臨床護理活動質量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情況和臨床治療效果;就目前來看,護患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打好良好的護患關系基礎,在日常護理中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院的關愛和關心,拉近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身心距離,以此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實施綜合護理的每個干預操作必須具有漸進性和全面性,護理步驟要體現出個性化和人性化特點,以此才能改善護患關系和有效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并達到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應用目的[5,6]。
結合數據:研究組的功能恢復優良率(96.00%)、護理總滿意率(98.00%)經系統軟件分析和對比發現均高于對照組(功能恢復優良率、護理總滿意率分別:80.00%、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數據結果與張麗玲,米惠茹學者所闡述的研究結論相似[7],文章名:《綜合護理對骨質疏松癥的干預效果研究》,文獻發表于:《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說明了此次研究結論具有可靠的理論基礎。由此可見,應用綜合護理于骨質疏松癥患者之中,能夠盡快促進患者功能恢復,且患者對該種護理措施相對滿意。
參考文獻
[1]倪婭.綜合護理干預對骨質疏松癥患者健康知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7,37(3):296-297
[2]張海霞,劉芳宏綜合護理干預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藥,2018,40(17):2707-2710.
[3]段玉瓊.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療效、生活質量及骨密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上旬刊),2018,25(8):146-147.
[4]李冠楠.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15,22(5):52-53.
[5]鄭金艷社區綜合護理對提高更年期骨質疏松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9):3-4.
[6]朱仕縐.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4):103-104
[7]張麗玲,米惠茹.綜合護理對骨質疏松癥的干預效果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4):1571-15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