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有效地轉化后進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的競爭,而不是資源的競爭。中小學是基礎教育,它的教學任務,要從學校的教育教學任務出發:一是為高一級的學校輸送合格的新生;一是使培養的學生能勝任自己所在層次工作的合格人才。徹底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但求人人成才,不求人人升學。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得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能力。為此,下面我淺談一下,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是如何有效的轉化后進生的一些做法和嘗試。
一、在教學過程中多給予形象化的指導
從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學生年齡越小,越是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需要一定的直觀感性經驗作為支持學生的基礎。學生借助形象材料進行思維,才能掌握基礎知識。為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后進生已有的感性經驗,先在目標中給學生先知道該學會什么,是有些能力等,然后在達標教學過程中提供直觀教具給學生感性經驗,幫助他們進行抽象思維進而理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如:在學百分數的概念中,首先出示紅、黃、藍三種紙條(它們的長分別是5厘米、80厘米、120厘米,各表示一個數)和米尺(1米長表示另一個數),然后用紅、黃、藍紙條在米尺上進行直觀演示,邊演示邊問學生:“紅、黃、藍紙條的長是米尺長的幾分之幾?”這樣直觀演示使學生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抽象概念加以具體化、形象化,通俗易懂,印象深刻。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一般要通過操作、觀察等實踐活動,以建立形象,引導學生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一般要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這樣可以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能力。
二、教學過程注意采用操作、解答式的教法
由于后進生的邏輯思維不夠完美,對于已有的感性材料不善于運用,或者缺
乏感性材料,從而很難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以致產生怕學心理。因此,在教學中采用操作、解答式的教法,將重點、難點通過直觀事物引導解決來提高后進生學習數學能務。如:在教學求兩相差多少的減法應用題時,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先通過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讓學生說出哪組物體多,哪組物體少,或兩組物體相等。然后通過教材上學生熟悉的拔河圖、小雞小鴨圖、圓圈三角圖,由相等引大于和小于,再通過白兔和黑兔,花皮球和白皮球的實物圖等具體形象,讓學生從中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用減法計算。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實物圖或讓學生通過操作分析,比較兩種應用題的聯系,區別和結構特征,通過綜合對比,使學生知道:大數比小數多多少就是小數比大數少多少;求小數比大數少多少,跟求大數比小數多多少的計算方法相同。也要從大數里減去小數。
三、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注意教學節奏的變化,調節注意方向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后進生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在后進生轉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把握好教學節奏的變化,調節注意方向,使他們能向著預定的目標前進。如:教學兩步應用題時,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及形式。先通過兩問的一步應用題。如:向陽農場種高粱14公畝,種玉米的公畝數是高粱的3倍,種玉米多少公畝?高粱和玉米一共種了多少公畝?這樣學生都會解答。然后再抽去中間問題就成了兩步應用題了。通過這樣訓練之后,可以使他們的思維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提高,解決實際問題,把知識轉化力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
四、充分運用目標,重視激發興趣,改變新課的引進方法
后進生由于對學習缺乏興趣,致使成績等總是提不起來。因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是一項重要任務。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或叫求知欲,是學生積極學生的重要因素。一般說學習的內容新奇,教材中有科學上新發明或生活中新事物,教學中包含著游戲和競爭的成份。講得生動,引人入勝,容易使學生有較高的興趣。教師設計前提測評以及引出新課,要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積極動機,引出新課的方式不同,效果常不一樣。一般說,先提出某個問題,建立學生解決問題的需要,或建立學生疑點,然后再展開講授更適于吸引學生積極投入新課的學生。
五、教學中要有利促進后進生的求知欲望,具有成功感
后進生從所周知是一種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對于普通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這樣令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追求缺乏欲望。我們應該針對此問題在前提測評中多讓后進生自己去解決問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產生進一步鉆研的欲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能力。這樣,要求我們在設計問題時要從學生實際水平著手,問題深難度要循序漸進,正確誘導,按質按量完成。
六、及時了解課堂教學,避免當堂教學內容拖到下堂
我們知道后進生對于堂上的教學內容一般是沒法有滲透的理解,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著。因此,課堂教學不能象機械運動,要及時把握好知識的反饋,掌握他們對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及時進行矯正回授。切忌把當堂教學內容拖到下堂,致使后進生本來就一知半解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阻礙著他們的學習。這也是他們變差的原因之一。如教退位減法時,學生的練習出現有78-19=61 ,如果教師不及時分析錯誤所在給予矯正回授,就會使他們根深蒂固。
七、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后進生的成績,并對學生的努力加以肯定
后進生的學習成績 是眾所周知的,當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點成績時,我們應該及時加以表揚,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老師應關懷、親近和熱愛他們,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使他們得以轉變。從后進生到優生的轉化,并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從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開始,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后進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