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業績指標在課程考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程考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深入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考核現狀的基礎上,從課堂考勤、課堂表現、課程作業、理論考試、課內實踐、行業動態、方案設計等七個方面構建面向職業能力培養的《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業績指標考核體系,取得了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課程考核注重過程性考核等實際成效,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需要。
關鍵詞:《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績效指標;應用;成效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9)05-0043-03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競爭力。目前,一方面每年大量企業都計劃招收一批“新鮮血液”,但在實際招聘過程中卻很難招收到適合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都不斷攀升,面臨一定的就業壓力。據統計,2018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再創歷史新高[1]。高校畢業生的供給與企業對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因此,為解決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供給之間的矛盾,培養面向崗位,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目標的提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改革的深水區,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提升高等教育辦學水平至關重要,課程考核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應該有效地發揮其檢查評價、教育激勵、診斷反饋以及價值導向等多種功能[2]。因此,為進一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課程考核改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考核現狀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是合肥師范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方向的課程,是人力資源管理培訓課程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實踐性、應用性較強。其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能夠勝任企事業單位新員工培訓調查、設計、組織、實施與評估等綜合性培訓管理工作。《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安排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第6學期開設,共32學時,其中理論學時24,實踐8學時。近年來,隨著應用型教學理念的形成,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也取得一定的實效,學生評教滿意度較高,教學效果較好。目前該課程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平時表現、課程作業為輔,學生該課程的總成績由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考勤、課程作業,所占比重為30%,期末考試成績主要依據學生在學期期末時進行一次閉卷考試而定,所占比重為70%,期末考試成績在學生總評成績中所占比重較大。目前的課程考核模式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課程考核方式不夠多元化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訓課程群重要的應用型課程,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員工培訓與開發的理論基礎,因此,該課程考核應與課程性質相統一。目前采用的課程考核方式仍以傳統的“平時成績+期末考試”考核方式,其中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主要依據考勤、課堂表現、課程作業等情況而定。平時成績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很難有效衡量學生的知識掌握與應用情況,往往主要從單一的態度層面考核學生。期末集中安排考試容易讓學生養成“突擊式”的學習習慣,不以學到知識為目的,而是為考試而復習,被動學習,難以思考如何對知識的具體應用。
2.課程考核內容偏重知識掌握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期末考核已經按照應用型辦學理念要求,進行相關改革,比如應用型題型、分值所占比重較高,但受到期末試卷考核方式的限制,應用型題目主要以案例分析題、簡單方案設計題為主,學生在規定時間的閉卷考試的狀態下,其答題素材的來源僅局限于所學教材,缺少資料收集、整理、分析過程,對學生分析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檢測效果較差,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3]。
3.課程考核注重結果,忽視過程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期末考核成績占70%,這種結果導向型課程考核使得學生比較重視期末考試,而對于課程知識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習態度、學習參與度、課程作業的創新性等都缺乏一定的熱情。部分學生平時課程學習不夠認真,考試前突擊復習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這種現象的存在可能與考核目的過于功利化,重結果、輕過程有關[4]。
二、面向職業能力培養的《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業績指標考核體系的構建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服務于企業培訓管理模塊。企業培訓專員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板塊的重要職位之一,其主要職責是負責企業員工培訓管理工作,可分為新員工和在職員工的培訓管理。具體內容包括培訓需求的調查、培訓計劃制訂、培訓活動實施、培訓活動的評估與反饋等。培訓工作作為提升企業和員工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企業管理活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為了培養適應企業培訓專員崗位需求的合適人才,通過構建KPI考核體系,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關鍵業績指標(KPI)作為衡量企業戰略實施效果的系統性關鍵指標[5],是績效管理的重要工具。通過若干關鍵指標的設定,將這些關鍵指標當作整個項目的評估標準,把項目最終成績與關鍵指標進行比較性評估,從而簡化項目成績的評估[6]。因此,《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考核的關鍵業績指標設定依據培訓專員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設計了課程學習態度和學習業績兩項考核維度,課堂參與、課后練習、知識掌握、能力應用、綜合素質等5項考核指標,課堂考勤、課堂表現、課程作業、理論考試、課內實踐、行業動態、方案設計等7項關鍵業績指標,并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合理設置所占比重以及考核目的,如表1所示:
三、《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業績指標考核體系的應用
為全面掌握所授課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班級學情情況,在《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上課之前,筆者對2015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該專業人數為56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37人。整體來說,班級女生所占比重66%,學習氛圍比較濃厚,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的愿望較迫切,也希望通過課程考核改革,加深對關鍵業績指標方法的理解與應用,這為課程考核改革奠定了學情基礎。關鍵業績指標考核在應用過程中,選取關鍵指標進行定量化、具體化,同時突出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 1.課程學習態度維度
課程學習態度維度主要考察學生在課堂出勤、課堂討論回答問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在課程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習態度情況,可分為課堂參與、課后練習指標,權重為60%和40%。其中課堂參與的關鍵績效指標主要包括考勤、課堂互動情況。課堂考勤根據學生出席情況,計算學生課程考勤得分,并做出具體評分規定,如表2所示。
課堂表現的關鍵績效指標主要是課堂回答問題情況?!缎聠T工入職培訓》課程作為專業方向課程,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任務,鼓勵學生主動完成任務。每名學生在課程中均有至少一次發言機會,回答問題的成績按評分標準,如表3所示,及時登記在課堂表現成績冊中。
課后練習的關鍵績效指標主要是平時作業。平時作業指標主要以個人獨立完成課后布置作業為主。根據《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的性質,課后各類課程練習較多,主要是鞏固章節所學知識,以選擇題、名詞解釋、單選題、多選題為主。課堂作業主要布置一次評述新員工培訓方式,包括其內涵、優缺點、適用范圍、操作流程等。
2.課程學習業績維度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學習業績主要包括學生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應用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等。理論考試關鍵業績指標主要考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根據《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內容特點,完成新員工培訓環節、培訓方式、培訓課程等理論知識考核,考試題型包括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分析題等四種題型,期末采取閉卷形式完成。課內實踐關鍵業績指標主要考察學生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根據《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性質,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組織一次戶外拓展訓練模擬實踐,根據學生能力應用評分情況,如表5所示,計入能力應用得分。
行業動態指標主要考察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特別是培訓管理最新理論、實務的了解情況,并能夠結合專業知識開展評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用專業理論回答現實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以PPT的形式完成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最新動態的收集及評論工作。根據學生行業動態指標評分表,如表6所示,得出學生得分。
方案設計指標主要要求學生在給定的真實企業背景案例情況下,完成該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方案設計,方案框架圍繞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講師、培訓地點、培訓時間、培訓預算、培訓考核以及培訓紀律要求等展開,并集體討論方案的可行性,最終完成方案設計任務。根據方案設計指標評分標準,如表7所示,得出學生方案設計得分。
四、《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業績指標考核體系的實踐成效
1.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通過應用《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后,學生的課程總成績不再是“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而是由7項關鍵業績指標構成。總成績計算公式為:
總成績=課程學習態度×30%+課程學習業績×70%。其中:課程學習態度=(課程考勤×50%+課堂表現×50%)×60%+平時作業×40%,課程學習業績=理論考試×30%+(課內實踐×60%+行業動態×40%)×30%+方案設計×40%。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績效指標主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使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進一步提高。
2.考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通過應用《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后,課程期末考核比重由70%降至30%,降幅比例較大,重點加強應用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拓展。將過去期末試卷考核中的論述題、案例題移至日常課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行業資訊、企業真實案例進行充分論證說明,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與實踐能力,有效滿足企業對崗位能力的要求。
3.課程考核注重過程性考核
應用《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后,學生課程考核大部分指標都是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以階段性任務完成,來促進總任務的實現。將多元化考核植入課程內容講授過程中,實現了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有機結合。
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方向課程《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考核方式實施改革,堅持以應用型辦學理念為指導,按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結合《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標準,旨在促進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2018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2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值[EB/OL].中商情報網,2017-12-07.
[2]曾芳芳.獨立學院經管類課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的實證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5):8—14.
[3]陸國棟.我國大學教育現狀與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3(23):42—44.
[4]王艷秋,白林,朱楊寶.經管類專業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基于過程性考核的思考[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4):128—131.
[5]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302.
[6]廖晶晶.“關鍵業績指標”(KPI)體系在職教師資實訓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高教論壇,2012(9):47—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