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民間體育游戲 開展幼兒體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民間體育游戲主要借助跑、跳等方式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地獲得體育鍛煉,有助于提高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實效性。
一、創設游戲環境,吸引幼兒參與
民間體育游戲傾向于運用簡單的材料制作成游戲工具,主要依靠多名幼兒之間的參與配合推動游戲實施,既能讓幼兒增強體質,又可以提高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教師要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促進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以戶外游戲環境的創設為例,教師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為體育活動的開展增添可行性。
例如,教師可利用彩色粉筆在戶外水泥地上畫出色彩斑斕、大大小小的格子,帶領幼兒共同做“跳房子”的游戲,既可以鍛煉幼兒肢體的協調性,又能在拋沙包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數數能力。也可將幼兒帶到幼兒園所在社區廣場中玩“躲貓貓”的游戲,利用小樹林、花壇等地形特征為幼兒提供躲藏的位置,同時也要嚴格劃定游戲范圍,確保游戲的安全性,以此來鍛煉幼兒對環境的觀察能力。還可以在體育場中開展“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利用體育場塑膠跑道的松軟彈性避免幼兒在奔跑時滑倒或受傷,也能鍛煉幼兒體能,提高幼兒在游戲中的參與感與愉悅感。
二、創新游戲方法,提高幼兒興趣
雖然民間體育游戲可以有效增加幼兒的運動量,但游戲形式與游戲規則并不難被幼兒理解與接受。因此,教師應創新民間體育游戲,提高游戲的趣味性與活動意義,讓體育游戲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快樂。
1.游戲形式的創新。以“竹竿舞”為例。教師可在十字形的基礎上增添井字形、米字形等搖桿形式,選取當下流行的卡通片中的主題曲充當背景音樂,在幼兒跳竹竿舞的過程中增設“踢毽子”“拍皮球”等活動,鍛煉幼兒的手腳協調性,豐富游戲的形式。
2.游戲材料的創新。以民間體育游戲“走高蹺”為例。教師可引導幼兒與家長利用易拉罐、奶粉筒等廢舊材料制作“高蹺”,同時也可將障礙物的種類進行創新,借助不同高度、不同材質的障礙物引導幼兒用走、跨或鉆的形式越過障礙,增添游戲的挑戰性與創新性,也能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借助這種形式開展體育活動,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又能體現體育活動的教育意義。
三、拓展游戲資源,豐富游戲內涵
大部分民間體育游戲都盛行于幼兒家長的童年時代,教師就可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調查家長兒時最受歡迎的民間游戲,選取其中呼聲最高的游戲將其引入體育活動中,這樣既可以真正衡量游戲的趣味性,拓展游戲資源,又能使游戲的開展獲得家長的認同,引導家長回憶自己的童年,深化游戲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收集不同類型民間游戲的玩法,如:滾鐵環、跳房子、跳山羊、踩高蹺等運動競賽型的;打彈珠、打三角、打陀螺、摔炮等物品競賽型的;老鷹抓小雞、丟手帕、丟沙包、搭城門等游戲競賽型的。教師在廣泛搜集的基礎上還應對這些游戲的適用性進行評估,綜合考量游戲所適合的幼兒年齡段、游戲難度,趣味性以及安全性等,從中選取最具有綜合價值的游戲投入到日常體育活動中。
總之,民間體育游戲能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充分調動幼兒在游戲中的參與度,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充分的體育鍛煉,賦予幼兒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發揮極為深遠的教育價值。
?。ㄗ髡邌挝唬焊拭C省通渭縣第四幼兒園)
?。ㄘ熑尉庉?岳 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