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戶外區域活動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民間體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很好的鍛煉和交往的機會。充滿趣味性和教育性,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參加,激發幼兒鍛煉的興趣,增強體質和信心。本文探討了幼兒園開展戶外民間體育游戲應遵循的原則和具體的措施,引導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健康成長。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  幼兒園  戶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23-01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明確了游戲作為幼兒基本活動的教育意義。民間體育游戲是指源于中國民間的傳統游戲或體育項目,不但增強體質,兼具游戲趣味性,深受幼兒喜愛。幼兒園應采用適合幼兒的民間體育游戲,扎實有效地開展活動,有趣、有益地促進幼兒積極參與,增進個體發展。
  1   立足游戲化
   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在設計游戲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和需要,才能發揮優質效能。
  1.1 以幼兒視角選擇游戲和場地
   即使是同一個游戲,不同年齡的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游戲水平也不同,選擇游戲材料不同。在教師思考游戲的同時,可以讓幼兒參與選擇和設計游戲。如《老鷹捉小雞》,小班幼兒想的是躲在雞媽媽的身后就不會被老鷹捉住了;到了中大班,幼兒會想到逃跑,有些大班幼兒堅信自己比老鷹跑得還要快,能夠逃到附近的“家”里去。此時就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和希望做出游戲規則的調整,滿足幼兒的游戲創意和能力發展的需要。
  1.2 以發展的要求設計場地措施
   無論哪個年齡的幼兒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有時候,幼兒的想象超出其能力的范圍,可能影響游戲的整體適應性和最終鍛煉效果,是需要教師適當干預調整的。
   如《指南》“動作發展”中有這樣的目標“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這一目標在小中大班里的實施難度不同。以《跳房子》為例,小班幼兒按照房子的順序跳就可以了,場地可以是直線型的,中大班則根據幼兒的能力出現了曲線、有障礙物的順序,需要大塊場地開展集體游戲,既增強了難度,激發了幼兒接受挑戰的興趣,滿足其在開闊場地運動的需要。
  2   突出體育性
   民間體育游戲必須具備鮮明的體育特征,在趣味游戲中增強體質,持續保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鍛煉的意志力,發展健康的身心。
  2.1 合適的器械,合適的強度
   采用適合的器械玩具能夠增強民間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提高幼兒操作性,滿足幼兒動手擺弄的意愿。首先應明確體育游戲應遵循幼兒身體發育的特點,不做拔高設計,以免造成傷害。因此器械應簡便、安全、能被幼兒自主擺放,游戲強度適合幼兒的身體動作發展。如“丟手絹”是適合長期玩的游戲,可以每次采用不同的“手絹”(如水果、花朵等)保持幼兒興趣,持續發展身體動作能力。
  2.2 明確規則性,規范紀律性
   體育活動有明確的規則和紀律要求,在游戲中同樣應引導幼兒嚴格遵守,營造公平公正的體育氛圍,發展幼兒的競賽意識、公正意識和規則意識,而不能僅僅滿足于完成游戲本身。例如,踢毽子各年齡段都可開展,要求不同。幼兒手眼協調及身體協調性還不完善,常出現踢到了毽子卻沒有踢起的現象,這算不算成功呢?教師沒有決定,而是讓幼兒討論。他們說:說好的要踢起,沒有踢起就是沒有成功——幼兒有自己的標準,在同伴的交流里產生的決定是最有說服力的。
  3   保障參與性
   再好的活動缺少幼兒的主動參與,其效能也不高。幼兒能在游戲的進程中不斷完善和挑戰游戲的難度,挑戰自己的能力,教師不必等到自認為游戲全部準備好才讓幼兒參與。而是鼓勵幼兒在玩耍中思考、創新,這樣做既能保障能力懸殊的幼兒都能找到自己的游戲方式和內容,給予幼兒足夠的尊重,允許他們在變革、發展審視和拓展自己的能力。
  3.1 增強積極性,推動全面性
   同一游戲幼兒可能有不同的關注點。教師應考慮所有層次的幼兒,滿足大家活動需要。如大班游戲“舞獅”,首先讓幼兒自由、充分地接觸舞獅道具,了解用法和玩法,思考自己能夠擔任舞獅隊伍中的哪一個角色,再進行舞獅游戲。此時,幼兒對活動、對自己的能力已經有了了解,自主選擇擔任合適的角色中,每個人都是自主的、開心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2 以強帶弱玩,促個體發展
   幼兒能力有差異。組隊游戲應考慮幼兒人選的搭配,避免能力較強的幼兒分在一組,造成弱隊總是失敗的局面,影響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如“兩人三足”,不同水平的幼兒在一組,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教師應積極肯定幼兒的合作行為,以小組單位的視角點評游戲行為和結果,肯定個體能力的同時發展幼兒的集體意識,尤其關注原先能力較弱幼兒的表現,創造人人努力、人人進步的集體環境。
  4   推動發展性
   《指南》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體育游戲也應在全面發展幼兒的身心健康為首任的基礎上不斷革新。
  4.1 繼承傳統性,發展創新性
   傳統民間體育游戲中,玩具道具比較簡單和生活化,甚至是現代兒童生活中很少見的,幼兒會感到新奇,隨著游戲進程,也會漸漸覺得太簡單了,失去游戲興趣。其實,這是幼兒的能力發展之后的新的需求,他們想要更加具有挑戰性的游戲。如大班“跳皮筋”中,普通的一根皮筋已經不能滿足幼兒,孩子們說:幾根皮筋可以一起跳?最多可以幾根皮筋一起跳呢?會不會跌倒呢?他們決定嘗試一下。在做好安全措施之后,大家嘗試了多根皮筋的玩法,發現兩根是比較安全的,就連原來不喜歡跳皮筋的男孩也因為游戲的難度適當而愛上了這個充滿技巧性的游戲。
  4.2 整合舊玩具,發揮新活力
   一些游戲器械還可整合利用,發揮新的作用。到了大班,幼兒有更多的獨立思維,他們說:雞媽媽可以把小雞帶回家后再玩砸沙包,把老鷹砸走,再也不敢來抓小雞。于是一些游戲成了組合,踢過毽子跳皮筋,躲過老鷹投沙包,打靶過后匍匐前進……通過組合,古老的游戲煥發的新生命,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得以傳承發展。
   綜上所述,健康體魄是幼兒愉快成長、全面發展的良好基礎。在幼兒園階段,應充分保障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魄,鍛煉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