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L波段高空氣象探測系統常見技術問題綜合解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放球后的常見問題解答
  1.“放球軟件”或系統“死機”后的有沒有處理方法?
  答:在釋放過程中,如遇有“放球軟件”或系統“死機”現象,可重啟計算機并運行“放球軟件”并在彈出的對話框里選“是” 注:為了使因“死機”造成探測數據丟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最好將本站常用參數中計算機操作頁的“保存數據時間間隔”設置為1分鐘。
  2.遇到雷達天線“死位”狀況怎么處理?
  答:雷達天線“死位”現象分為兩種:
 ?。?)雷達天線仰角、方位“鎖死”不動,電機驅動箱一E燈(仰角)或一A燈(方位角)熄滅,應及時關閉電機驅動箱開關,并迅速再開啟此開關。
 ?。?)“放球軟件”界面的仰角或方位角顯示數字不動,而雷達天線還在轉動,應迅速先將 “放球軟件”控制區上的“發射機”開關關閉;天控開關置于手動(其他界面開關保持原位)。再按關機步驟,關閉雷達主控箱的發射開關、驅動箱開關、主控箱總開關,并迅速按與關閉相反順序再開啟各開關,以激活雷達與終端間的通訊傳遞。天控開關置于自動,打開控制區上的“發射機”開關。
  3.放球后發現基測、瞬間和探空儀參數輸入錯誤,是否可以更改,更改后是否影響記錄?
  答:作為一種補求措施,放球后可在放球軟件或數據處理軟件中修改基測、瞬間數據和探空儀參數數據,但修改后會影響觀測記錄,需要對觀測數據進行重新整理。放球后修改基測數據、探空儀參數,可能會造成儀器不合格。具體的修改步驟為:在放球軟件中,可點擊“地面參數”進行修改;在數據處理軟件中可點擊“探空數據處理”,進入“修改地面觀測記錄表”菜單修改基測、瞬間數據。進入“修改探空儀參數并重新計算探空數據”菜單修改探空儀參數數據。放球修改瞬間數據,會產生系統誤差,必須重新整理計算。
  4.近地面過頂丟球的處理方法?
  答:(1)天空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氣球施放員放球后應馬上到雷達上連續觀察氣球的運動軌跡,當仰角增大至92°左右卡死時,馬上指揮室內操作員天線控制開關由自動轉為手動,進行手動抓球,找回目標后迅速將天控自動打開使雷達自動跟蹤。
 ?。?)當能見度非常低的情況下,值班員只能根據前1-2d的高空測風資料,了解雷達的仰角、方位變化情況,密切觀察雷達方位、仰角的變化趨勢,此時,值班員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將距離跟蹤狀態轉換為角度跟蹤,達到限位附近時,如發現示波器上方位兩條線已經明顯不齊,立刻將天線控制開關由自動轉為手動,根據四條亮線的變換情況進行手動跟蹤,當方位、仰角四條亮線對齊后迅速將天線控制開關轉為自動。
  5.高空丟球的處理方法?
  答:(1)頻率飄移: 當發現頻率超出工作頻率,及時將“頻率”在手動狀態下進行調整,一般設為1672-1675左右,再觀察示波器上四條亮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則再檢查距離跟蹤和探空數據接收情況,一般均正常說明氣球已追回,雷達跟蹤恢復正常,否則應在調整頻率后參考球坐標秒數中最后一組正確的方位、仰角數據,將雷達天線手動搖至該位置附近查看示波器四條亮線情況,不齊時根據上下左右四條線,那條短就向哪邊調的原則進行調整,當四條亮線對齊后馬上調成“天控”自動狀態,并使用“扇掃”功能鍵檢查跟蹤情況,扇掃前后的方位、仰角均無明顯變化時則說明恢復正常。否則就重復以上步驟繼續調整查找,直至恢復信號的正常跟蹤為止。
 ?。?)高差報警:當雷達出現高差報警后檢查發現斜距跟蹤異常或不跟時,首先檢查示波器四條亮線是否對齊,若對齊則再距離跟蹤狀態下查看“凹口”是否飄移,此時值班員應判斷是方位或仰角卡死還是儀器原因。如果是方位或仰角卡死則迅速將驅動箱電源進行關開操作,并檢查跟蹤情況,跟蹤不正常時需要值班員參考球坐標秒數中最后一組正確的方位、仰角數據,將雷達天線手動搖至該位置附近查看示波器四條亮線情況,調整亮線使其對齊后調成“天控”自動狀態,使用“扇掃”功能鍵檢查跟蹤情況,扇掃前后的方位、仰角均無明顯變化時則說明恢復正常。否則就重復以上步驟繼續調整查找,直至恢復信號的正常跟蹤為止。
 ?。?)儀器原因的判別一般分為兩項,第一項在距離跟蹤狀態下根據示波器上的亮點來調整凹口,一般會出現短時調整好后又不跟的情況;第二項是查看球坐標秒數據曲線圖,方位和仰角呈規律性變化,只有斜距變化異常。符合以上兩項則基本可以判定為探空儀器問題,此時無需進行距離跟蹤的調整,在數據處理軟件中將該次探測的測風方式改為“無斜距”方式。
  6.假定向的處理方法
  答:探測過程中懷疑假定向時,可以使用放球軟件提供的 “扇掃”功能鍵進行重新搜索目標,根據扇掃前后雷達天線的方位、仰角變化進行判斷,若無明顯變化則說明是真定向,此時適當調整頻率使數據接收處于最佳狀態即可。若前后變化較大,說明是假定向,則需要再一次使用“扇掃”操作進行處理。若使用如上方式仍舊未能實現真定向,則需要手動進行抓球的辦法進行操作了。
  7.雷達接收不到探空訊號,但測風訊號正常該怎么處理?
  答:遇到這種情況時,用探空備份設備采集探空數據進行數據的處理,用L波段雷達進行測風數據的采集和處理,然后將探空和測風數據進行合并完成后發報。
  具體操作做如下:
  在“放球軟件”中選擇坐標曲線狀態,將鼠標移到要更改的球坐標曲線上的一點,按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項中選“修改該點數據”,利用Tab鍵來切換輸入仰角、方位值,“確定”后再修改下一分鐘數據。
  注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觀測,測風觀測的發報形式編碼即指示碼仍然是"3"偶爾的信號不清,飛點較多,可能是儀器原因,如果連續幾次觀測都是這樣,就需要查看下中頻通道盒接觸是否良好,重新插拔一下就能解決。
  8.雷達整體故障,沒有探空和測風訊號該怎么處理?
  答:(1)在備份電腦中做基測
 ?。?)架設電子經緯儀(確定數據接收時間間隔、調水平、方位定向、調焦距),做好放球準備,這些工作最好能在放球前20分鐘內完成(因為在經緯儀調整好后的20分還沒有進行觀測,經緯儀會自動關機)
 ?。?)在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后,在放球的同時按下“放球鍵”和經緯儀的“觀測鍵 ”。
  (4)在整個觀測過程中,主班要根據接收機顯示的訊號強度,手動調整接收裝置的仰角和方位角,時刻保持探空訊號處于最佳狀態。
 ?。?)為確保能再8:30(20:30)分之內發探空(TTAA)報,在100百帕出來后將觀測的測風數據傳輸到備份電腦中(如有把握50百帕出來后再傳輸數據更好)。
  9.放球后,誤按了綜合/單測風按鍵,變成單獨測風,請問,其中單獨測風時段的壓溫濕記錄是不是也沒有了?
  答:如果一直處于單獨測風狀態,雖然溫、壓、濕數據照常接收,但存盤時的壓溫濕記錄是不保存的,在退出放球軟件之前,只要將單測風改為綜合,所有的溫、壓、濕記錄都會保存。
  10.下沉記錄的判斷處理
  判斷分析:一是要看氣壓要素在升空過程中隨時間的變化是否有增大,氣壓增大則高度下降。一般情況下溫、濕度也會有相對應的變化;二要注意氣球下沉是一個下降又回升至恢復正常的連續變化的過程,那么壓、溫、濕要素的變化也必然是這樣的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三是參考云、能、天等要素,是否有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或Cb等對流旺盛的云層出現。
  11.測風低仰角時升速為負值的處理
  由于各站的探測環境問題,有時探測后期仰角在11°以下時,測風高度會忽升忽降,測風高度曲線上下降的部份,視為可信度差,從上下幾分鐘數據比較,如果是斜距的問題可用探空高度代替,是仰角升降無序變化的,將測風數據作刪除。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8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