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毛竹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及其綜合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紹了毛竹生產中基腐病、枯梢病、叢枝病、竹螟、竹筍葉蛾、竹筍泉蠅等幾種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綜合防治技術,包括科學營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藥劑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毛竹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毛竹;病蟲害;種類;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108-02
  毛竹經濟效益高,適合在我國南方山區推廣種植,是部分地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毛竹生長速度快、用途廣,造林后不需要太多管理即可產出多年;而且毛竹的根系發達,在水土保持以及改良土壤方面有著很好的作用。
  舒城縣屬于大別山區,境內氣候條件比較適合栽植毛竹。目前,毛竹在舒城縣域內各鄉鎮廣泛分布,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但是隨著毛竹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一些常見病蟲害的發生嚴重阻礙了毛竹產量及品質的提高,不利于毛竹產業的發展。因此,筆者結合實踐,對毛竹生產中常見的幾種病蟲害類型以及綜合防治技術簡單總結如下。
  1    毛竹常見病蟲害類型
  1.1    基腐病
  毛竹基腐病主要由真菌侵染造成,一般在當年生竹筍上發生,發生輕的毛竹竹干基部產生爛斑(凹陷)或者空洞,發生嚴重時毛竹整株死亡。在竹筍達到1.5 m左右高時,竹干基部產生褐色或者黑色病斑,形狀多樣,如點狀、塊狀、條狀等;之后病斑從基部向上延伸,最終導致整株發病死亡[1]。毛竹基腐病病原的菌絲體或者孢子越冬時一般潛伏在土壤中、發病的毛竹中或者干枯死亡的毛竹中,造成第2年竹筍期發病。
  1.2    枯梢病
  毛竹枯梢病屬于檢疫性病害,一般病原孢子侵入當年新長出的毛竹,經過幾個月的潛伏期,于8月左右發病。發病初期,在主梢等部位產生褐色病斑,之后病斑隨著竹節的方向逐漸擴展,顏色轉深,主要有枯株型、枯枝型、枯梢型等3種類型??葜晷偷陌l病程度最重,可造成整株毛竹梢部折斷,影響毛竹生長,降低毛竹的品質。
  1.3    叢枝病
  毛竹叢枝病又稱掃帚病,發病的毛竹枝條長勢弱,葉片變小;有的枝條數量增多、伸長,側枝叢生,似掃帚狀,秋季發病后常造成毛竹干枯死亡。毛竹叢枝病病原孢子的傳播離不開風、雨水的作用,也可以藏匿在發病母株中傳播到健康的毛竹上。一般在長勢衰弱、林間密度大、管理不善的毛竹林內容易發病。發病的毛竹數量占整片竹林的2/3以上時為重度發生,不超過1/3為輕度發生,1/3~2/3之間為中等發生程度。
  1.4    竹螟
  竹螟是一種食葉性害蟲,是發生在毛竹上的重要害蟲之一,主要取食毛竹葉片,在低溫的冬季可造成大量的當年生毛竹死亡,降低第2年毛竹林的出筍量,影響新竹的長勢,胸徑較未發生竹螟危害的新竹細2~3成,一般減產幅度可達到3~5成[2]。竹螟在舒城縣1年發生1~3代,其中主要危害來自于第1代,竹螟的發育不一致,各世代的竹螟互相重疊交錯,第2代造成危害的幾率很低。竹螟老熟幼蟲鉆入土壤中結繭越冬,第2年溫度升高后逐漸開始危害,其羽化高峰期在5月底左右。竹螟成蟲的一個重要特性為趨光性較強。
  1.5    竹筍葉蛾
  竹筍葉蛾在毛竹上產生危害的時間主要在3月底至4月初,新筍長出后夜蛾會蛀食新筍,造成毛竹筍無光澤,內部產生大量的糞便、鉆孔等,發出惡臭味,影響當年竹筍產量。一般以雜草叢生、靠近水源的毛竹林竹筍葉蛾發生程度較重。
  1.6    竹筍泉蠅
  竹筍泉蠅在舒城縣毛竹上1年發生1代,冬季藏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毛竹出筍前2~3周羽化;當竹筍長度達到4 cm左右時,竹筍泉蠅成蟲產卵于竹筍內壁,對竹筍產生危害[3]。
  2    綜合防治技術
  2.1    科學營林
  要做好毛竹林內病蟲害的防治,一項最基本的有效措施就是科學營林,兼具預防病蟲害發生、治理病蟲害危害的雙重作用。在造林地的選擇上,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盡量不要選擇在水土流失嚴重、排水不便、土層瘠薄、土壤養分缺乏等的區域進行毛竹造林。混交林整體抵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因而要大力提倡毛竹與其他植物混交,如馬尾松、香樟、楓香等。
  加強對毛竹林的管理,一旦發現林間有病蟲害發生,要及時將發病毛竹清理干凈,并將林間長勢弱的毛竹以及雜草、灌木等清除掉,使林間的透風性更佳;林間不留任何蟲害的中間寄主,創造不利于病蟲害滋生的環境條件,降低越冬蟲源的基數。每年夏季至翌年3月之間要在毛竹林間加蓋客土,覆土厚度在10 cm左右。研究表明,加蓋客土的竹林中毛竹發生病蟲害的概率較未加蓋客土的毛竹林低50個百分點,大大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程度,而且對提高林間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每年毛竹林內新發的竹筍量很多,要適當疏筍,控制林間密度和各齡毛竹的數量,為毛竹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光照等環境條件,促使毛竹長勢健壯,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施肥盡量選擇腐熟的土家肥或者毛竹專用肥,為毛竹生長發育提供所需養分。
  2.2    生物防治
  盡量不要使用或者過多使用廣譜性殺蟲劑,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強毒性藥劑。推薦多利用林間天敵,如寄生蠅、平腹小蜂等,以蟲治蟲。
  2.3    物理防治   通常成蟲對光線有較強的趨向性,利用這一特點在成蟲發生期的夜間于林間懸掛黑光燈,燈下放置一盆拌有少量柴油的水,可取得較好的誘殺效果。部分竹林蟲口密度大、發生嚴重,可在6月底或8月底將柴油、氯氰菊酯按適當比例混合均勻,用噴煙機在沒有風或者風力很小的清晨噴霧,要求噴霧人員佩戴好護具,行走的方向與風的方向保持垂直,先噴山坡,后逐漸往下;如果選擇傍晚噴藥,則行走的方向與清晨的方向正好相反,一方面可以使防治的效果更佳,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噴霧人員吸入。噴霧過程中要確保噴霧機不漏藥,如果遇到噴煙口噴火要立刻停下檢查[4]。
  2.4     藥劑防治
  防治基腐病,可在毛竹筍高1.5 m左右時在其基部外圍噴施38%~42%拌種雙可濕性粉劑180~250倍液,對筍基和土壤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發現病害后,將筍外表的皮剝除,使其木質化速度加快,然后施入68%~72%甲基托布津200倍液。防治枯梢病,可在病害發生時噴施48%~52%多菌靈800~1 200倍液,也可選擇在新竹長出新枝時噴施波爾多液,每隔2周噴1次,連噴3次。防治叢枝病,可在其發病后噴施0.8%~1.2%波爾多液。
  防治竹螟,可在其幼蟲盛發時噴施90%敵百蟲400~500 倍液,也可選擇辛硫磷300~500倍液,比在成蟲期防治的效果更佳。防治竹筍葉蛾,一般在3月左右新筍長出之前對準毛竹下方地面或者雜草噴施殺滅菊酯1 500倍液,每隔1周噴1次,連噴2次。防治竹筍泉蠅,可選擇90%敵百蟲晶體1 800倍液對準林間地面噴射,出筍之前噴施1次,新筍長出后10 d左右再噴1次。
  3    參考文獻
  [1] 申耀永.桂林市永??h毛竹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廣西林業科學,2012,41(3):276-278.
  [2] 范秀瓊.毛竹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綜合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12,29(12):1304-1305.
  [3] 羅世成.毛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135-136.
  [4] 尹憶發,卜柏平.三種常見毛竹病蟲害的防治[J].林業與生態,2006(9):25.
  收稿日期   2019-01-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