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蠶桑高產養殖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絲綢需求的越來越大,養蠶行業也隨之發展的越來越迅速,所以養蠶所用的蠶桑種植技術和蠶桑病蟲害防治技術備受人們的關注。本文首先探討了蠶桑的高產養殖技術,然后闡述了蠶桑常見的病蟲害如桑萎縮病、桑白粉病、金龜子、大青葉蟬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蠶桑;養殖技術;常見病蟲害;防治策略
蠶桑行業在我國農業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部位,在目前高消費的時代之下,人們對絲綢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在蠶桑養殖過程中,由于投入成本較大、技術水平低、病蟲害現象經常發生,嚴重影響了蠶桑養殖的質量,對養殖戶的經濟利潤帶來很大影響。所以提高蠶桑養殖技術以及加強病蟲害的防治至關重要。
一、蠶桑高產養殖技術
蠶桑屬于多年生落葉喬木,屬于喜光樹種,所以要種植在開闊的地帶。由于種蠶桑的目的是為了摘葉子喂蠶,所以桑園周圍不能有工廠或者常常打農藥的果園,以免污染桑葉引起蠶中毒。桑樹是喜歡土層深厚土質的喬木,所以選擇種植地點最好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田地。
種植蠶桑一般選擇在春季土壤解凍之后,在地表溫度達到5攝氏度以上后就可以建園種植了。首先按照間距為一米五挖縱向的深溝,溝的深度、寬度在50厘米左右,然后在坑內按照每畝一萬斤施腐熟的糞肥,然后將土與糞肥攪拌好,以免燒壞蠶桑的根,最后在坑內填滿土。
種植蠶桑苗選擇強桑1號或農桑嫁接苗,將挑選、修剪過的桑苗種植在挖好的種植溝內,株距保持在50到60厘米,畝栽800-900為宜,栽好后要多澆水。對于這種第一年新建的桑園,在5、6月份的時候要進行打頂和剪葉操作,以免枝條旺盛生長,從而促進新的枝條的萌發。在整個新栽桑樹的生長期內,需要多松土產草,加速幼樹生長。
對于桑園的周年管理往往以春季施肥、夏季殺蟲為主,在春季蠶桑萌芽前要施萌芽肥,萌芽肥以氮肥為主,一般將尿素、碳銨、磷肥按照4:15:3的比例攪勻,按照每畝200斤進行施肥,施肥后,進行灌水,促進蠶桑對肥料的吸收。在蠶桑萌芽長出葉子后,要每畝追肥尿素30斤,復合肥50斤,并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灌水。由于蠶桑消耗水分比較大,所以要經常給桑園澆水,基本上保持在10天澆一次水。在夏季要進行夏伐和治理病蟲。由于夏季桑樹葉子幾乎被摘光,所以要進行夏伐促進桑樹的生長,夏伐后蠶桑的生長暫時中斷,所以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桑園內常見病蟲害進行防治。
二、蠶桑常見病蟲害防治策略
病蟲害防治技術是蠶桑養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蠶桑一旦出現病蟲害,會對桑葉質量造成影響,進而影響蠶絲的產量,嚴重時會造成蠶的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對蠶桑病蟲害加強防治,以達到促進蠶桑健康生長的目的。
1.對于桑萎縮病的防治
桑萎縮病是由比細菌還小的病毒引發的,一般癥狀分為三種,一種是葉子的邊緣向葉根卷曲稱為黃化型;一種是葉子邊緣向葉面略卷,俗稱花葉型,還有一種發病時葉子不卷,但是葉肉會有塊狀褪色的現象,而且在葉脈會長出凸狀物。養殖人員要對桑園多加檢查,一旦發現病變的樹葉要馬上進行處理,必要時要整個枝條都剪下來,并且要集中燒毀消滅掉;在春伐時注意蠶桑的施肥澆水,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以提高蠶桑的抗病能力;在選擇蠶桑苗時要選擇抗病性好的樹苗。
2.對于桑白粉病的防治
桑白粉病是由于真菌通過葉子表皮氣孔進入椰蓉組織,把葉子的養分全部蠶食掉,使葉子失去養分導致白粉病的發生。白粉病一般發生在蠶桑中下部,葉子下面全是白色的霉變物質,很容易被發現,如果不加以治理,葉子最后慢慢腐爛掉。桑白粉病一般發生在秋季,因為秋季氣溫比較潮濕,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發育環境。在發現桑白粉病之后,要及時噴灑殺菌藥物,如硫化鉀,波爾多液,以免病菌傳染其他健康的葉子,在噴灑藥物的時候要做到少量集中,而且要在晴朗風的天氣內噴灑藥物,以免由于風吹得緣故,將農藥吹到了其他葉子之上,對其他葉子造成污染。另外要對蠶桑多進行澆水,保持蠶桑生長環境的濕度,并且要對蠶桑多進行鉀肥的補充,增加蠶桑的看病能力。
3.金龜子的防治
金龜子是蠶桑養殖過程中最常見的害蟲,成蟲將桑葉作為食料,尤其是喜歡吃幼芽和嫩枝而且食量很大,基本上一晚就可以將一棵完整的桑樹吃光。而金龜子幼蟲在土壤中活動,對于蠶桑的根有很大的危害。金龜子成蟲一般在5、6月份成群結隊的侵害桑樹,而且多是在夜間行動,人工捕捉的難度很大。可以在晚上金龜子從土壤中飛出來之后,在地上鋪一層塑料膜,并在塑料膜上噴灑殺蟲劑,這樣金龜子在天亮會巢穴時便會撞到殺蟲劑上,以達到清理害蟲的目的,每天晚上進行鋪設,可以有效地減少金龜子害蟲的數量。另外可以配置一定濃度的敵敵畏,在對蠶桑進行灌溉時加到里面,從而殺死在土壤中的害蟲。
4.大青葉蟬的防治
大青葉蟬一般活躍在夏季、秋季這種干燥的季節之中,在天氣干旱的時候會吸食蠶桑葉子的汁液,在桑葉表面形成很多白點,造成蠶桑葉提前硬化。在玩球的時候,大青葉蟬會聚集在枝條皮層內產卵,使枝條皮層內形成月牙形的痕跡,導致蠶桑水分流失嚴重,無法在冬季內有效的抗旱,增加了在冬天的死亡率,和嚴重影響蠶桑春季幼芽的生產率。在秋季的防止措施,一般是通過藥物防治,在枝條上噴灑一點濃度的殺蟲藥物。將發病嚴重的枝條剪掉,并且要全部焚燒掉,防治大青葉蟬的蔓延。另外要對桑園內的雜草進行清理,因為大青葉蟬也會在雜草中繁殖。在夏季治理時要注意農藥噴灑的量,避免污染桑葉。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蠶桑養殖行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是在防治病蟲害方面上還會有很大的問題,在常見病蟲害中要控制對農藥的使用,以免污染桑葉導致蠶的大面積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外要做好蠶桑養殖過程中的清潔、消毒工作,這樣才能保證蠶絲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蠶桑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國平,豆衛旭.探究蠶桑養殖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31.
[2]陳跟東.淺析蠶桑養殖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