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產養殖過程中,水產動物經常會遭受病害的威脅。為了保證其不受病害威脅導致大面積減產,需要運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本文闡述了常見的水產病害及其發生原因,并對水產病害的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旨在提升水產養殖工作的質量,確保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水產養殖;常見病害;防治措施
水產養殖技術是一項專業性十分強的養殖技術。由于水產動物的生長環境較為封閉,因此一旦出現病害則容易產生大面積的傳播和危害,進而導致水產養殖動物死亡。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要加強我國水產養殖工作,并做好水產養殖病害的預防措施。
一、常見水產病害及其發生原因
1.常見病害的種類
?。?)瓜蟲病。瓜蟲病是淡水魚養殖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易發的寄生性原蟲病。一旦發病,則會在魚類的體表和腮附近出現一些零星的散狀白點,魚群一旦感染瓜蟲病,會導致魚群幼苗大量死亡。特別是在溫度提升到20~25℃時,瓜蟲病的病源多子小瓜蟲開始進入繁殖旺盛期,并大量寄生于魚類體表和腮蓋內部。但是隨著溫度的上升,在達到30攝氏度以上時,瓜蟲的生長發育會受到阻礙,因此瓜蟲病常見于春季,而夏秋兩季鮮有發生。
?。?)細菌性敗血癥。細菌性敗血癥是淡水養殖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由于多種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而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特別是這種病菌易于在水中傳播,一旦溫度適宜,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傳播至整個魚群。常見的致病菌有河弧菌、水氣單胞菌等等。一旦魚塘中出現感染情況,則會使魚群出現大面積損害。一旦出現細菌性敗血癥,魚類會產生大量并發癥并迅速死亡,細菌性敗血癥的治愈難度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十分危險。
?。?)亞硝酸鹽中毒。亞硝酸鹽中毒經常會出現于水質較差的魚塘之中。在魚塘中的水循環出現問題時,水池內的魚類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會被大量的微生物分解,并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這些亞硝酸鹽會通過魚類的生活而流入其體內,一旦亞硝酸鹽的含量過高,其與魚類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大量結合,就會使魚類缺氧,使其無法正常進食經常浮頭,并導致魚鰓產生組織病變,長時間就會嚴重影響其平衡能力,出現翻白的現象。亞硝酸鹽中毒的魚類會出現表面瘀斑的癥狀,且其體內的亞硝酸鹽含量過高,也會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嚴重危害。
2.病害的發生原因
?。?)水質惡化。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未能夠有效地管理水體,會導致水體內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未定期換水、消毒或是清理塘泥,使水體的質量大幅下降。同時,有些魚塘為了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經常在魚塘內養殖超過其承載極限的水產數量。水體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使得各類細菌更加容易滋生,最終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
?。?)養殖方式不合理。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由于前期投苗時產生的機械損傷,會嚴重影響其外觀,并造成機械傷害,使其出現掉鱗、斷鰭或者皮外傷等癥狀;若是養殖過程中沒有進行溫度的控制,則會引起水產動物凍傷、感冒或是燙傷;若是在水產動物苗投放之前沒有進行檢疫和消毒,有時會產生嚴重的病害傳播;在進行投喂時,若沒有按照魚類的實際要求進行飼料的投喂,則會導致魚類無法獲得必要的生長營養,使其無法順利成長。
?。?)病毒、細菌、寄生蟲入侵。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由于水環境容易生成各種細菌和寄生蟲,且由于長時間的水產培養,極易產生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并產生大量的真菌和藻類,其不僅會與魚類爭搶氧氣,同時還會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且這類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種類繁多,因此其防治的難度也很高,會給水產養殖帶來嚴重的影響。
二、水產病害的防治措施
1.構建合理的養殖水域
在構建養殖水域的方面,要結合相應的養殖種類來進行水域的科學規劃。首先處理水源,保證水源的可靠性,同時在水體中不能含有對魚類有害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在保證水源之后,將每個魚塘都設立獨立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在投放魚苗之前,需要對魚塘進行曝曬消毒,以保證其水源質量。
2.選擇藥物要科學
為了保證水產養殖質量,提升水產品品質,需要科學選擇藥物,合理展開疾病預防工作。在進行藥物選擇的過程中,選擇藥物要遵循相關的國家標準,保證藥物在魚類體內的殘留的時間短。且選擇藥物時要以預防為主,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漁業藥物,以保證魚類的品質不受危害。
3.定期對養殖魚塘進行消毒
在進行魚類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在引入新水源之前,可以在水源地設置消毒池,并將經過消毒和沉淀的水引入魚塘,同時定期清理魚塘內的塘泥,保證水質,降低魚類受到感染的危險,同時節省曬塘的時間。同時可以利用泵氧機提升魚塘內的氧氣濃度,并定期進行水質檢測,以保證魚塘的水質質量。
4.投放幼苗前做好檢疫工作
幼苗投放前一定要做好檢疫工作。某批幼苗可能會在運輸中或是自身感染疾病,因此在投入魚塘前務必做好檢疫消毒工作。水產養殖業者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通過初步目檢,確定水產動物沒有明顯的病害特征,之后再對其進行藥物消毒工作,以保證其健康。
5.保證飼料營養均衡
為了提升魚類的品質,要根據其生長情況來配置餌料。首先,防止餌料的種類過于單一,使得魚類無法獲得多樣的營養素。因此,保證餌料的多樣性和針對性,能夠有效提升水產品的質量。同時,在進行餌料投喂時,還要注意定時定量,防止由于餌料不足,使水產品挨餓,出現跑馬癥,或是由于餌料過多吃不完而出現水體富營養化。同時,還可以在餌料中摻入適當的提升免疫力的藥物,使其獲得適當的免疫力,以降低病害發生的幾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水產養殖過程中,需要建立科學的病害防治體系,并對養殖用的設備、養殖水體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優化,提升常見水產病害的防治技術,并經常進行水產病害防治的交流,以從根本上優化水產養殖病害的防治方法。
參考文獻:
[1]林鋼嶺.水產養殖病害流行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05):157.
[2]劉鵬.水產養殖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19(02):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