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果實常見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及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對辣椒日灼病、辣椒臍腐病、辣椒畸形果3種辣椒果實常見生理病害的病因、危害癥狀、發生規律進行了闡述,并總結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辣椒;果實;生理性病害;病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2-003-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02
Abstract The causes, harmful symptom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ies of three common physiological diseases of pepper fruits, Pepper sunscald, Pepper blossom?end rot and Pepper malformed fruit, were expound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Pepper; Fruit; Physiological diseases; Etiology; Control
金寨縣隸屬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作為安徽省農業大縣,金寨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高山地理及生態資源條件為當地蔬菜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金寨縣蔬菜瓜果種植面積4 508 hm2,產量達124 739 t,辣椒、豇豆、生姜、黃瓜、毛豆、四季豆等15個蔬菜種類的種植面積占全縣全部蔬菜種植面積80%以上,其中辣椒常年種植面積約300多hm2,為金寨縣蔬菜種植主導產品,主推品種有徽椒系列、高山紅燈籠系列等,種植效益較高。
辣椒生理性病害一般是由不適宜的自然環境條件對辣椒持續作用所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在各辣椒種植區均可發生。辣椒生理性病害雖不具傳染性,但會危害產品的質量,造成產量損失,從而影響種植戶的收入?;诖耍闹袑苯啡兆撇?、辣椒臍腐病、辣椒畸形果3種金寨地區辣椒果實常見生理病害的病因、危害癥狀、發生規律進行了闡述,并總結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旨在為當地辣椒的科學種植提供參考。
1 辣椒日灼病
辣椒日灼病,又名辣椒日燒果。
1.1 病因
辣椒日灼病是由強光照射引起。由于葉片遮陰不佳,果實受強烈陽光直射,引起果皮溫度上升,水分大量蒸發使果面局部溫度升高而導致燒傷。
1.2 危害癥狀
辣椒幼果和成熟果均可受到日灼傷害,主要發生在果實向陽面。果實受害后,初期褪綠,以后病部果肉失水變薄,形成有光澤近似透明的革質狀,繼而病部擴大,稍凹陷,組織壞死變硬,易破裂。病部易受病菌感染,生長黑色或粉色霉層,甚至腐爛。
1.3 發生規律
土壤缺水,葉片遮陰不佳,天氣持續干熱,或雨、露、霧天后暴晴暴熱,易引起辣椒日灼病的發生。栽植過稀,缺少水肥,植株生長不良,病蟲造成缺株,或引致植株早期落葉,則發病較重。病害的發生情況與溫度、濕度、栽培管理、寄主品種等因素相關。
1.3.1 溫度 辣椒大量開花結果期,若遇高溫天氣,日灼病發生嚴重,尤其與該期間的極端高溫關系密切,極端高溫出現時間的早晚也顯著影響日灼病的發生。
1.3.2 濕度 當辣椒處于既進行枝葉生長,又大量開花結果的時期,耗水量很大,枝葉與角果爭水矛盾也最為突出。該期間如果自然降雨少,土壤缺水,空氣干燥,辣椒日灼病發生則重。
1.3.3 寄主抗性 不同辣椒品種間的抗病性存在差異。株型緊湊的品種,植株生長健壯,頂部枝葉茂密,遮陰效果好,近似自然封頂型,結果期晚,高溫期枝葉生長仍然旺盛,因而日灼病發生輕。
1.3.4 栽培管理 因受病毒病等病害的感染,造成植株葉片稀少,相應地減少了因辣椒遮陰而引發日灼病;由于缺鈣,引起辣椒果生理活動異常,導致日灼現象;管理技術不當,導致植株個體生長太弱,群體生長偏小,對辣椒果不能形成足夠遮陰易引發日灼病。
1.4 防治措施
1.4.1 農業防治 ①根據品種特性適當增加種植密度;②實行與高稈作物間作或采用遮陽網遮陰種植;③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促使辣椒植株生長健壯,葉片大,葉面積適中;④開花結果期,及時、均勻澆水,保持地面濕潤;⑤及時防治病蟲。
1.4.2 化學防治 噴施1%的過磷酸鈣,或0.1%的氯化鈣溶液,每7~10 d噴1次,連續噴2~3次。
2 辣椒臍腐病
辣椒臍腐病,又名辣椒頂腐病、辣椒蒂腐病。
2.1 病因
辣椒臍腐病是在特定生長期環境條件惡劣時才發生的一種不容易徹底預防的果實生理性病害,其發生原因普遍認為是缺鈣引起的。
辣椒臍腐病的發生情況與多種因素相關:①土壤中鈣元素缺乏,引起臍部細胞生理紊亂,辣椒植株內的鈣營養轉移到葉芽中,失去水分控制的能力。當土壤中含鈣量低于0.2%時更易發生臍腐果;②土壤中營養供應失衡,氮素營養過剩,植株營養生長過旺,限制對鈣素的吸收,植株內鈣素減少,向臍部供應的鈣素更少;③土壤水分供應失調,當進入結果期,外界氣溫明顯升高,連續數天的干熱風,使葉片蒸騰加劇,且果實迅速膨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這時水分和養分的供應失調致使果實臍部周圍細胞生理紊亂,組織發生病變。
2.2 危害癥狀
辣椒臍腐病主要危害果實,一般在果實膨大期發病。病部一般在辣椒果實臍部附近發生,沿“筋”向上擴展。果實表皮發黑,逐漸形成水浸狀病斑,邊緣呈褐色,病斑中部呈革質化,扁平狀,后逐漸擴大,有時可占據果面的1/3~1/2,顏色變污褐色,病部邊緣色深,病健界限分明。線尖椒多發生在臍下部,致使果實彎曲;甜椒每條“筋”染病后連成片向果柄處擴展。有的果實在病健交界處開始變紅,提前成熟。 2.3 防治措施
2.3.1 農業防治 ①選用優良品種;②改良土壤,在砂性較強的土壤上每茬都應多施腐熟雞糞,如土壤出現酸化,應施用一定量的石灰;③合理施肥,多施基肥,不能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施用過磷酸鈣,果實膨大期注意增施鈣肥;④果實膨大期為防止土壤溫度過高,可在地面鋪稻草或覆蓋塑料薄膜;⑤適時澆水,結果后保證均勻澆水,防止高溫危害,田間澆水宜在早晚進行;⑥合理密植,使葉片相互遮陰,或與高稈作物間作;⑦定植辣椒時,帶坨移植,不要傷根;⑧植株不要留果過多;⑨適時摘心,促進生殖生長。
2.3.2 化學防治 在著果后噴灑1%的過磷酸鈣,或0.1%的氯化鈣,或0.1%的硝酸鈣等,隔7~10 d噴施1次,連續防治2~3次。
3 辣椒畸形果
3.1 危害癥狀
辣椒畸形果不同于正常果形的果實,常發生果實皺縮、扭曲、石果、僵果、小果等畸形。有的畸形果果皮內側變褐,橫向剖開可見內部無種或種子很少,失去商品價值。
3.2 發生規律
辣椒畸形果的發生情況與寄主抗性、栽培管理、氣候等密切相關。
3.2.1 寄主抗性 不同辣椒品種間的抗病性存在差異,有些品種容易產生畸形果。
3.2.2 栽培管理 保護地栽培通風時間過長、過晚,造成夜間溫度太低,易發生畸形果;肥水管理失調,光照不良,肥水不足,果實得到的養分少或不均勻,也會產生變形果;栽培密度過大,如有根系發育不好,容易出現頂端變尖的變形果實;辣椒遭受其他病害、蟲害危害,增加發病的幾率。
3.2.3 氣候環境 花粉萌發的適宜溫度為20~30℃,當溫度低于13℃時,基本上不能正常受精,出現單性結實,形成僵果;高于30℃時花粉萌發率降低,容易產生不正形果;當出現雌蕊比雄芯短的短花柱花時,容易形成單性結實的變形果。
3.3 農業防治
①選擇較抗病的品種;②在水分管理上,尤其是保護地栽培時,一定不能使植株缺水;③白天早揭覆蓋物,使植株接受更多的陽光;④合理密植,一穴雙株,以105 000~135 000株/hm2為宜;⑤合理施肥,補充鉀肥和微肥,施硫酸鉀225~300 kg/hm2,微肥75 kg/hm2;⑥保護地栽培在進行通風放熱時,時間不要過長,為保證夜間溫度不低于15℃,應于下午盡早覆蓋。
參考文獻
[1] 滿昌偉,劉運榮.辣椒生理性的產生及防治技術[J]. 西南園藝, 2000(1):23.
[2] 郝永娟,王萬立,劉春艷,等.辣椒臍腐病的發生與防治[J]. 蔬菜,2002(6):26.
[3] 蘇生琴,吳雪梅.番茄與辣椒臍腐病的發生及防治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1(21):203,207.
[4] 夏莉,帕提古麗.色素辣椒臍腐病的防治[J]. 農村科技,2009(7):48-49.
[5] 陳志杰,張淑蓮.辣椒日灼病發生規律與綜合防御的研究[J]. 西北園藝,1995(2):7-8.
[6] 馬靜平.辣椒日灼病的發生與防治[J]. 吉林蔬菜,2005(2):39.
[7] 吳家全,王杏濤.辣椒日灼病的生成及防冶[J]. 農家科技,2007(7):12.
責任編輯:劉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