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道路工程深受人們的普遍關注。在開展瀝青道路施工過程中,要對路面病害給予切實的關注,并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本文就針對瀝青路面病害出現的根本原因進行深入了解,并找出相應的防止病害出現的可行對策。
關鍵詞:市政;瀝青;路面;病害;對策
1、瀝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1.1設計深度不足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無法合理預測市政道路未來交通量的增長趨勢,只是根據當前的交通量進行設計,但是隨著交通量的劇增,特別是超限超載車輛的增加,使得原先的路面結構設計厚度和強度不滿足劇增的交通需求,這樣就容易造成路面承載力不足而出現病害;有些設計文件并沒有結合市政道路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進,使得路面結構組合設計相對不合理;對于交叉路口及公交車站臺等車輛制動沖擊破壞較為厲害的部位,設計文件并未對該部位的基層及面層做出特殊設計,設計深度不足導致這些部位普遍存在車轍、沉陷、龜裂、麻面等病害現象。
1.2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是造成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坑陷和車轍最主要的因素,路基沉降是指城市道路垂直方向的路基表面產生高低不平、不均勻的沉落,路基沉降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壓實效果較差,在后來的使用過程中路基逐漸壓縮沉降。另一方面,城市道路路基下方的地質情況較差,影響了路基的承載能力,經過車輛荷載長時間作用,路基再無側向約束的情況下向兩側擴展發生沉陷。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主要是因為城市道路路基壓實質量不合格、填筑施工不合格、路基材料質量不合格、路基內部含有大量的水分等,使得路基在水分和荷載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瀝青路面沉降。
1.3瀝青路面的裂縫
裂縫這種病害的出現概率是非常大的,而導致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以下兩種,其一是材料的質量、混合料的比例、面層的厚度、氣候的變化等方面產生的影響,這些會使得路面出現橫向、縱向、網狀裂縫;其二是瀝青表層的溫度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還有就是車輛荷載的作用,導致局部路面出現了溫度裂縫以及結構性破壞裂縫。
1.4管養力度不足
車輛超限超載是出現路面病害的直接原因,當前車輛超載現象十分普遍,這對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影響極大,也是困擾交通管理部門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瀝青路面的管養缺乏預防性養護機制,沒有相應的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的手冊、指南和規范,缺乏引導文件;當瀝青路面出現病害時,管養中心沒有及時發現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處理,使得病害繼續發展,誘發新的病害,使得瀝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
2、道路瀝青路面病害防治對策
2.1提高設計深度
瀝青道路工程的設計應選擇信譽好和設計質量高的設計單位,設計者定位好所修建的道路在交通運輸網中作用,根據設計路段交通量的情況,結合未來發展趨勢,對交通量進行分析與預測,然后對設計交通量進行確定,再根據規范要求換算成當量軸載軸次,從而確定路面結構層的厚度;在路面結構設計時,應結合氣候、環境、地質、水文及周邊已建瀝青道路使用等情況,來選擇穩定、密實、抗滑的路面結構,對多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選擇,確定最優設計方案;設計人員應關注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新的研究成果,結合當地瀝青路面的運行情況,汲取成功的經驗并加以改進與運用,使得設計方案更趨合理化和適用性;在進行交叉路口和公交車站臺等部位設計時,應提高基層的設計標準,使得基層能夠抵抗住車輛反復制動力沖擊作用。
2.2嚴格把關施工工序
在城市道路瀝青路面攤鋪施工之前,要仔細檢查攤鋪機的運行性能,結合攤鋪施工的相關要求,及時進行處理和調整。在瀝青路面的下層攤鋪過程中,要將攤鋪速度控制在 8m/min 之內,在瀝青路面的上層攤鋪過程中,要將攤鋪速度控制在 5m/min 左右。另外瀝青混凝土的供料速度要精良和攤鋪速度保持一直,確保攤鋪機工作的連貫性,保持攤鋪機的平板系統不間斷、均勻、緩慢的運行,攤鋪機和自卸機之間要進行良好的配合,避免攤鋪機和自卸機相撞,將攤鋪機履帶下面的瀝青混合料及時清理掉,瀝青路面的攤鋪厚度要嚴格滿足施工要求,提高瀝青路面施工的密實度,確保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符合施工要求。在完成城市道路瀝青路面攤鋪施工后,碾壓機要立即開始碾壓施工,碾壓機的速度盡量保持在 3~4km/h,在停止或者起步時速度要緩慢,嚴禁快速啟動導致瀝青混凝土材料在車輪的驅動力作用下向后發生推移,在快速停止時,又會在碾壓機慣性的作用下,使得瀝青混凝土材料向前推移,嚴重影響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另外,在碾壓施工過程中,由于瀝青路面在鋼輪碾壓和攤鋪施工時,表面非常粗糙,不僅使瀝青路面容易出現很多的裂紋,還會留下碾壓機碾壓的痕跡,因此在碾壓施工的后期,必須要用輪胎壓路機反復進行終壓,消除瀝青路面上的輪胎痕跡和微觀裂紋。
2.3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首先選擇技術力量較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要督促監理單位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督與檢查,充分發揮監理在瀝青道路施工的重要監管作用;其次,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材料的管控,施工材料進場必須提供出廠合格證、廠家資質和檢測報告等質保資料,并向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申報,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瀝青路面采用的碎石應采用二次破碎工藝處理的碎石,這種碎石的針片狀含量較低,碎石的強度有保證;建設單位應會同監理單位不定期對瀝青路面施材料進行抽檢,從源頭上加強對施工材料質量控制;再次,加強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在大面積施工前應先鋪筑 100m 的試驗段,并對該試驗段的各項設計參數進行試驗,現場取芯對空隙率進行觀察,并做馬歇爾試驗,嚴格按照施工質量要求來確定施工配合比,并制定級配允許波動范圍,確保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水泥碎石半剛性基層施工級配應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施工,嚴格控制碎石最大粒徑≤ 31.5mm,形成良好級配,避免出現集料離析現象,將水泥用量控制在 5% 之內,減少干縮裂縫出現概率;盡量采取封閉施工方法,基層混合料采用全幅攤鋪的施工方法,減少施工縱縫,當施工縱縫無法避免時,應將松散基層挖除并形成垂直整齊交接面;盡量做好合理施工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長度,盡量減少橫縫;根據試驗段施工參數,選擇合理壓路機型號,采取適當的碾壓速度與碾壓遍數,基層碾壓后應及時進行養護,并灑布透層油;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審查,加大對瀝青混合料拌和質量的檢查力度,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各項溫度的控制,瀝青混合料供應及施工機具的安排應滿足施工長度的需要,要求壓路機至少要配置 3 臺,采取合理的碾壓工藝,切實對初壓、復壓和終壓等施工步驟進行質量控制,確保碾壓的密實度;瀝青路面的接縫處理必須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處理,建議瀝青混合料攤鋪設備加裝瀝青加熱裝置,將冷接縫實現熱處理,安排專人負責接縫質量的檢查,及時處理接縫離析的現象;最后,嚴格工程驗收程序,提高工程質量驗收的重視程度,地基、基層、面層、管道安裝等施工工序的質量驗收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切實保證瀝青道路結構層的質量。
3、結束語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產生原因是多方面,主要集中在設計、環境、施工和管養等方面,對病害的防治措施也應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與處治措施,采取科學的技術與手段來加強工程管理,提高瀝青路面的工程質量,從而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 王曉,張君娜,袁聯中.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產生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J].山西建筑,2012,38(6):160-161.
[2] 路洋洋.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4:187.
?。ㄉ矸葑C號 130424198905291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