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玉米苗期病害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玉米苗期各個部分都處在生長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玉米生長季節氣溫比較高,而且降水量比較大,這就為病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除此之外,相比其他種植物而言,玉米的糖分比較高,深受害蟲的喜愛,這就導致玉米很容易出現病蟲害。苗期玉米的生長狀況對玉米產量有較大影響,要想提高玉米的產量,種植人員必須分析病害出現的原因,并結合實際情況來采取防治對策。
  關鍵詞:玉米;苗期;病害;防治
  如今,國內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而玉米的產量卻在逐年下降,導致玉米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病害。目前,玉米苗期病害不斷加重,而且病害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新時期,相關部門正在加大調查和研究力度,從根源上防治玉米苗期病害,提高玉米的產量。
  一、玉米苗期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粗縮病。粗縮病是比較常見的玉米苗期病害,但是粗縮病的范圍并不大,多出現在靠近溝渠的田邊。實驗結果顯示,粗縮病毒是由灰飛虱傳播的,灰飛虱經常出現在雜草中,而且數量非常多,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如果玉米被染上病毒,葉片會變黃,最終無藥可治。針對這一病害,種植人員一定要增強防范意識,堅持以防為主,治療為輻的原則。如果玉米在苗期出現病害,種植人員可以使用12%的阿維菌素進行葉面噴灑,但是如果玉米病害比較嚴重應該連根拔掉,避免傳染給其他幼苗。
  2.莖基腐病。莖基腐病也是比較常見的玉米苗期病害,主要發生在玉米的莖基和根部,病毒是從玉米的根部侵入,并隨著玉米的植株快速蔓延,最終導致玉米出現發黃,根部壞死等問題。針對這一病害,種植人員可以使用冠軍清30g兌水進行噴灑,并保證地面的水分和肥料充足,避免病害不斷擴散。
  3.缺鋅病。缺鋅病主要表現為玉米的中部會出現不同寬度的條紋,病害越嚴重,條紋的寬度越寬。針對缺鋅病,種植人員可以選擇硫酸鋅溶液進行葉面的噴灑,從根源上防治玉米苗期病害。
  4.黃苗。黃苗也是玉米苗期比較常見的病害,在玉米苗初期葉子會呈現淡綠色,隨著病害加重,葉子會不斷變黃,最終枯死。當然,導致玉米苗期黃葉的原因非常多,很多種植人員在選種子時不夠細心,選擇的種子質量不佳,種苗就很容易出現黃苗的問題。在耕作玉米時,很多  種植人員依舊采用粗放式播種方式,導致播種的深度過深或者過淺,這都會導致黃苗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肥力也是導致玉米苗期出現黃苗的關鍵原因,很多地區土地肥力較差,而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缺少肥料必定會出現各種病害,影響玉米的產量。
  針對玉米苗期黃苗問題,種植人員必須謹慎對待,要先從種子的選擇入手,必須選擇優質的玉米種子,種子必須干凈,而且純度要在95%以上,這樣的種子發芽率才能高。在選種子的過程中,種植人員一定不能貪小便宜,選擇價位低的種子,這樣只會吃大虧。除此之外,種植人員必須增強田地管理意識,要多觀察,有信心,耐心,時刻了解玉米的生長情況,合理追肥,保證玉米苗期的健康生長。對于肥力不足的土地,種植人員要及時補充養分,噴灑尿酸和硫酸亞鐵,給玉米提供所需要的養分。
  5.紅苗。紅苗出現在玉米生長初期,在玉米長出5-6片葉子時,就可以發現葉子開始變紅,顏色會先從葉子的尖端出現變化,并不斷擴大變化范圍,最終形成紫紅色,如果紅葉未能得到及時治療,病害會不斷擴展到其他葉片。短時期紅苗病害的影響不大,但是時間長就會影響玉米根莖的長度,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量。
  針對紅苗病害,種植人員要及時進行追肥,改善玉米地的土壤養分情況,并建立科學的耕作制度,保證玉米在最佳季節播種,控制好播種的深度。
  6.紫苗。在玉米苗期出現紫苗的原因比較多,低溫就是導致紫苗出現的主要原因,玉米苗期如果遇到低溫根系的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會下降,葉綠素合成的功能會受到阻礙,最終導致玉米的葉子從綠色變成紫色。我國部分玉米種植在低洼地勢,夏季低洼地勢容易積水,導致玉米根系受損,進而引起紫苗病害的發生。
  針對紫苗病害,種植人員可以增加磷肥和鈣肥的使用量,保證土壤的肥力。對于低洼地勢的玉米,種植人員需要改善土壤的平衡性,保證土壤的通透性,做好防澇準備,而且要定期排水,保證土地的溫度,促進玉米的生長。
  二、玉米苗期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小地老虎是比較常見的玉米苗期病蟲害,小地老虎多出現在春季,對玉米的生活率有較大影響。小地老虎對玉米的根部和莖部都有較大危害,小地老虎會咬斷玉米的根部,最終導致玉米幼苗死亡,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量。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螻蛄并不少見,螻蛄會咬食剛剛發芽的種子或者把播種的土地扒亂,最終導致田地缺苗。螻蛄主要在土層表面活動破壞土地的平衡性,幼苗也會因缺少水分或者養分死亡。
  針對小地老虎或者螻蛄種植人員可以使用毒餌進行誘殺,把敵百蟲放入到餌料中,在傍晚均勻的播撒在玉米苗附近,這樣的防治方法非常有效,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病蟲。
  薊馬也是比較常見的病蟲,薊馬主要咬食玉米幼嫩的部位,比如玉米的新葉,玉米被咬食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斑點,最終導致葉片扭曲變形,不能接穗。薊馬主要出現在夏季,薊馬繁殖的速度非???,田地間薊馬幼蟲的數量非常多,如果薊馬得不到徹底根治,玉米的產量會大幅度下降。針對薊馬這一病蟲,種植人員可以噴灑啶蟲脒來防治,每間隔一周噴灑一次,可以有效預防薊馬病蟲害。
  三、結語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國內對玉米的需求量不斷增多。但是,國內玉米的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病害嚴重。在玉米苗期,病害對玉米的生長速度有較大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量。新時期,要想提高玉米的產量,種植人員必須增強病害防治意識,了解不同類型病害的特點和出現的原因,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病害防治方案,加強土地管理,做好除草施肥等工作,避免病蟲害的出現,降低外部因素對玉米產量的影響,滿足市場對玉米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試論玉米苗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 叢日欽.  農民致富之友. 2018(24):32-33.
  [2]夏玉米播種期及苗期病蟲草防治技術[J]. 朱立強.  農業與技術. 2017(02):130.
  [3]鹿邑縣夏玉米苗期害蟲的發生與綜合防治[J]. 李中蘭.  現代農業科技. 2014(14):117+119.
  [4]玉米苗期害蟲的發生與防治技術[J]. 楊義寧,高連珍,馮曉霞.  現代農村科技. 2010(21):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