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析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我國各地,對玉米的稱謂較多,最具代表性的稱呼有苞米、棒子、玉茭等,它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也作為飼料成為養殖業的重要擔當。在世界范圍內,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排在水稻作物和小麥作物之后。玉米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等,越來越受到食品營養學界的高度重視,認為其具有高營養、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開發潛力。玉米的種植技術并不復雜,在大田管理上主要是水肥的科學使用,再就是防治病蟲害了。本文針對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試著進行分析,希望能對玉米種植業提供一些參考,為玉米的高產穩產做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其莖粗葉闊、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它的主要生長期在夏季,秋季是成熟收獲期。夏秋兩季既是玉米的生長發育和成熟收獲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這期間玉米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襲擾,如果防治不及時,會導致玉米生長不正常,產量明顯降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整片玉米田顆粒無收。
  1玉米病蟲害產生的主要原因
  1.1不適當的玉米品種
  玉米產生病蟲害的因素有很多,玉米品種的選擇有時候會成為產生病蟲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來,在我國幾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培育出了種類繁多的適應各區域種植的優良玉米品種,如早晚熟品種、抗倒伏品種、抗病品種等,為種植戶提供了多種選擇。種植戶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慎重選擇適宜的品種,如果是歷年易發病蟲害的地塊,應首選搞病品種。如果選用了不適宜的品種,引發病蟲害的機率就會加大。
  1.2不良的種植環境
  玉米在我國各地方都有種植,不同地域發生病蟲害的種類及其原因略有不同,主要是各地的環境條件有所差異。在導致病蟲害產生的因素中,一般都是由于環境和氣候變化引起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工業污染,如超標準排放的“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污染了周邊的玉米地,導致了病菌的滋生,而病菌正是病蟲害產生的根源。在氣候方面,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非正常氣候變化增多,致使環境條件有利于病蟲害的產生。
  1.3落后的種植手段
  玉米病蟲害產生的原因中,既有種子和環境的原因,也有種植技術的因素。種植技術的提高,不僅能保證玉米正常生長,也能對病蟲害給予有效地預防。比如,在玉米生長初期,如果適當施用氮肥,會促進玉米植株成長迅速,莖桿粗壯,葉片寬厚,可顯著提高抗病蟲害能力。但在大多數地區,玉米的種植技術和手段仍然比較落后,病蟲害的預防效果并不理想,只能在病蟲害發生后再進行應對。
  2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2.1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比較常見,屬于子囊菌亞門真菌,幾乎年年都有發生。此病狀起初出現在玉米基部的葉片上,并漸漸向上發展,使整個植株的葉片都會生成連片的病斑,最終導致玉米植株枯萎而死。這種玉米病主要發生在7、8月份,因為此時降雨集中,田間水分很大,甚至會有些許內澇的現象,再加上光照不足的原因,大斑病很容易產生并迅速擴散,造成整片玉米發生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可導致玉米產量降低20%,甚至更多。
  防治大斑病應以農業手段為主,一是要選擇抗病品種;二是應選擇高崗、通風光照好、排水方便的地塊種植玉米;三是要合理密植,玉米種植時,要有適當的間距;四是可在生長發育期噴灑真菌性殺菌劑進行防治;五是在施肥時要以有機肥為主,氮肥施用量不宜過多。
  2.2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病率不是很高,然而一旦發生,危害會非常嚴重。此病在發病初期會造成玉米苗生長遲緩僵化,玉米頂部葉片會出現條狀的褐色病斑,后期會使玉米穗成為一個烏霉包,有的稱它為“馬糞包”。這種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沒有選擇抗病性強的玉米品種,而且種子沒有經過消毒,種植時過多地施用了氮肥,或者是當地持續高溫干旱等因素。玉米絲黑穗病嚴重時會造成玉米減產70%左右。
  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一是應選擇抗病性強的玉米品種;二是要對種子進行處理,播種前要進行5~7小時的曬種,然后用農藥進行拌種,用種衣劑進行包衣;三是每年在收獲后,都要及時處理病田的秸稈,焚燒或者用于漚肥;四是在施用農家肥時,要注意必須充分腐熟。
  2.3玉米螟
  玉米螟屬于雜食性害蟲,蟲卵主要產在葉片背面,幼蟲以玉米的葉片為食,成蟲會鉆入到玉米莖稈中化成蛹。由于玉米螟的咬食,會導致玉米莖稈水分喪失,葉片枯萎,整個植株死亡。
  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一是在其羽化前除掉其產卵和蛹化的玉米植株,并有效處理,防止其大量羽化后產生危害;二是在玉米秸稈上噴灑白僵菌粉;三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時,在心口處撒入顆粒劑。
  2.4玉米粘蟲
  玉米粘蟲屬鱗翅目昆蟲,高溫和高濕的環境為它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玉米粘蟲主要以食用葉片為生,在高發期,大量的粘蟲會以驚人的速度暴食玉米葉片,短時間內就可以使玉米植株變成“光桿司令”,從而導致玉米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玉米粘蟲的主要措施,一是要盡早消滅玉米粘蟲的幼蟲,以避免隨著其生長發育而導致的蟲害蔓延;二是盡快隔離粘蟲發病區,防止病害向其他地塊擴散;三是在病區噴灑適當比例的敵百蟲粉。
  總之,在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中,應以選好玉米品種、提高種植技術為主要手段,輔以適當的農業和化學防治措施,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ㄗ髡邌挝唬?64131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2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