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玉米高產栽培措施與病蟲害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玉米在我國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在山區種植的范圍極其廣泛。玉米的種植、栽培也是需要技術的支撐,想要種植出好的玉米就要對玉米進行細心的栽培。本文根據玉米的栽培技術進行對山區的玉米栽培進行分析與研究,進一步的對玉米的種植期間的防蟲害進行簡單的研究及論述,希望此次的研究能提高山區玉米高產栽培的質量。
關鍵詞:玉米栽培;高產技術;病蟲防害
玉米是山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而山區的地形環境、自然環境以及生態氣候等條件的影響使其他的糧食種植的產量相對較低。玉米耐寒、耐旱并且在貧瘠的地方也是能持久生長,這些特征可以使玉米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并且還能提高來玉米的產量。
一、整地
種植玉米所需要的土壤是重要的,在疏松的土地上玉米的生長速度是非??斓亩L的質量也是非常好的;在土地較硬的地方,雖然玉米也能生長但是其生長的速度遠遠不及土壤肥沃的地方,質量上也是有所差距。比如土壤肥沃的區域所長出的玉米粒又大又飽滿,而土壤較硬的區域長出的玉米粒則是又小有干癟,當然也有土壤較硬的區域能長出又大又豐滿的果實,但是總體來說差距還是很大的。玉米栽培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對土地的整理,在秋季要保證耕地深度在30cm左右,并對土地進行灌溉、平整,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施肥,施肥中最好用到農家肥,它的好處是可以提高玉米的生產產量。整地是最最重要的一項措施,春季翻整土地的時候施入的農家肥料要在1000公斤左右,前提是在每畝的土地上。施入的肥料要有底肥,底肥要用到玉米專用的復合肥并在每畝30公斤的量上,磷肥在25公斤左右。播種前的整地過程可以使土壤疏松,還可以使土壤的環境得以改善,并且還能使土壤的抗寒、抗旱能力得到提升。
二、土地播種
播種前的工作是要挑選玉米的品種,在玉米品種的挑選上是需要細心再細心的,玉米的品種是根據土地地質的不同所選擇的,有的土地需要播種雙粒,有的土地需要播種單粒,有的土壤適合雜交的新品種的種子而有的土壤不適合這樣的種子,所以在挑選種子的時候是需要認真考量的。挑選的時候要保證種子的質量,根據土地的不同選擇適合土地的種子。而在山區進行播種就要選擇那種抗旱的、抗寒的,還有高產量的優質的玉米雜交新品種,可以在播種后的出苗率及生長發育的能力更為適應。播種的方式也是影響玉米的生長速度及質量,在傳統的播種中一般是播種的深度相對很深,土壤覆蓋的時候也是比較厚重,在出苗的時候能阻礙出苗的時間,還會使種子生長的特別慢。所以在播種的時候在將土壤疏松之后用手將玉米種子放到土壤中,再用腳將土壤壓實,不用太用力適當的踏實就好,覆蓋的深度相對較適當,不僅可以使出苗的時間提高,還能保證出產量的提升。
三、定值密度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種植密度的問題,晚熟的玉米品種植株一般是比較大的,所以在種植的時候應該將植株的密度分配在每畝4500株左右,較小的植株一般都是早熟的植株,相對來說可以在每畝5000植株左右進行分配。有的玉米在種植的時候是需要較早的時間,像是春玉米是需要提高種植的密度,而夏季的玉米就要降低種植的密度,土壤肥料力度相對不錯的地方也應該降低植株密度,而土壤肥料力度相對不好的地方則要提高植株的種植密度。在山區土地的凹陷位置的植株種植中的面積應該相對較小一些,在凸起的地方種植的植株面積要相對的大一些
四、施肥
肥料的選擇也是玉米生長快慢的標志,施肥量多可能導致燒苗,施肥的量少會讓玉米長的緩慢,所以在施肥的過程中最好施入的肥料適量才能保證玉米的質量上升。玉米在施肥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山區的地形和產量以及栽培技術的配合進行施肥,肥料的種類也是很多,有機肥料、化肥、農家肥等,一般在施肥的過程中要將他們合理的搭配在一起然后進行使用。化肥的使用量是根據玉米的專用肥料進行施肥,一般作為底肥;而農家肥料則是要根據整地進行施入,每畝施入的肥料要在1000公斤左右,在第一次完成施肥之后還要進行追肥,也就是二次施肥,第一次是在剛出的幼苗進行拔節,在葉子長出5、6葉的時候進行,施入的尿素在15公斤左右,第二次在葉子長出14葉左右進行追加穗肥,施入的尿素在25公斤左右。
五、種植田間管理
玉米種植后等到一定的時間就會長出幼苗,在幼苗長出的時候要對田間的玉米苗進行查苗和補苗的處理,如果有存在缺少的幼苗要及時的進行補種,保證植株的數量與預期的數量相同,玉米生長到4片左右的葉子的時候就要進行玉米苗的間苗和定苗,將病弱的玉米苗并留下健壯的玉米苗,并將剩下的玉米苗進行再次中耕處理,此處理可以鏟除田間的雜草還可以防止害蟲的產生,中耕的時候一般是在定苗前,深度在4cm左右,并在處理之后給玉米進行灌溉,在土壤肥沃的地段進行玉米拔節時就要進行灌溉,并適當的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施入鉀肥和磷肥。
六、病蟲害防治管理
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存在病蟲的危害,害蟲的存在主要有蚜蟲、玉米螟等害蟲,而大小斑病也是玉米生長中的一大難題,在田間管理中要時刻的保持對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進行的巡視的工作,主要查看哪些玉米附有蟲子或者病害的產生,如果發現病蟲害則要及時的進行處理。有的玉米種子在播種前就進行了種衣劑的攪拌,將種子的外衣包上一層保護層,這樣可以減少地下害蟲的侵害,有效的保證了害蟲的侵襲。玉米螟的主要危害期是玉米心葉期,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用新硫酸顆粒加細沙撒到玉米的心葉中,其中的辛硫酸的配量在30%左右。在玉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時期還要及時的進行防治處理,而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時期是進入大喇叭口,而防治的整體工作是在玉米進入五葉時期進行的。玉米蚜蟲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田間的害蟲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對害蟲進行藥物處理,用吡蟲啉根據一定的用量進行兌水并噴霧噴灑在農田里面,大面積的噴灑使其有效的使藥物沾到每一個位置防治害蟲。害蟲出現無孔不入,不管是天上還是地下的總能使農作物受到破壞,尤其對于玉米這種糧食作物而言更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所以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上應該盡可能的使用有效的藥物進行噴灑并且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噴灑可保證糧食作物的有效生長,保證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受病蟲破壞。
七、結語
加強山區的農業基礎建設不僅能提高山區玉米種植的產量還能提高玉米的產出質量,山區玉米種植還要根據地勢、地形的不同進行合理的栽培,在種植中采用良好的栽培技術并進行土地、土壤的改善,做好田間的管理工作,管理好適當的施肥時間,拔苗、補苗時間等,精細的播種施肥,只有做好所有玉米種植中的措施,才能保證玉米高質量的生長。
參考文獻:
[1]周昌龍.試論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03).
[2]郭愛紅.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01).
[3]晉熠星,王全亮.臨汾市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