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栽培田間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其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優質的田間管理技術?;诖耍疚膶⒅攸c研究田間管理技術的應用,其中主要包括玉米生長前期田間管理技術、玉米生長中期田間管理技術以及玉米生長后期田間管理技術。
關鍵詞:田間管理技術;玉米種植;生長階段
玉米在我國農業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的實際應用范圍也較廣,例如食用、工業加工以及飼料加工,正因如此,我國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想保證玉米種植的高產,則需采用良好的田間管理技術,科學規范的管理方式,最終達到提升玉米種植質量的目的。
1 玉米生長前期田間管理技術
玉米生長前期管理技術,主要采用以下幾點:第一,查苗補苗技術。目前在我國實際農業種植的過程中,多數采用機械化的種植方式,一旦機械出現運行故障,則會造成部分種植區域沒有播種。為了保證播種的完整性,種植人員必須定期進行查苗,觀察其中是否出現缺苗等情況,如果大范圍缺苗,則需及時進行催芽補種;如果缺失不嚴重,可采用移苗補栽的方式,選擇帶土移栽方法,提升玉米苗的成活率。第二,科學開展間苗和定苗。在實際玉米種植過程中,科學的間苗和定苗能夠保證玉米苗間隔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種植土地,避免玉米在生長中出現水分養分不足等情況。當玉米苗長到3~4片葉子時,就可進行間苗處理,根據去弱留壯及去病留好的原則,將病苗和壞苗鏟除;當玉米苗長到5片葉子時,可以展開定苗處理,在間苗以及定苗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無用苗鏟除的有效性,避免出現病苗二次生長的情況。
2 玉米生長中期田間管理技術
第一,除草施肥。這是玉米生長過程中需要的基本管理技術,肥料需要將150公斤的硝酸銨與125公斤的尿素相互混合,施加在玉米生長的根部,這種方式能夠降低玉米出現禿尖的概率。第二,防治病蟲害。玉米在中期生長階段容易出現病蟲害,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玉米出現大面積死亡,因此,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例如,玉米如果感染黑粉病,則要在發現的第一時間鏟除玉米,避免黑粉病在田間蔓延。第三,抗旱抗澇處理。玉米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玉米生長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玉米的高效生長,在此過程中,如果遇到旱期,需要增加澆水的次數,及時開展澆水抗旱處理。如果出現多雨天氣,則需要及時進行排水疏通等工作,將玉米田地中的積水及時排除,保證玉米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生長。
3 玉米生長后期田間管理技術
在玉米生長的后期階段需要大量養分,種植人員需要及時追肥,增加土壤營養物質的含量,保證玉米能夠實現高產。如果玉米種植的土地較為貧瘠,可以將二銨作為主要肥料,噴灑葉面肥,每公頃需要施加375~450公斤濃度為0.2%的硫酸鋅溶液,在完成第一次噴灑之后,需要間隔一周再對玉米進行噴灑,通常情況下噴灑的次數為兩次。第二,鏟除無效果穗。通常,每株玉米能夠結一個果穗,但是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每株玉米已經能夠結到2~5個果穗,但是其中存在不成熟的果穗,如果不將其去除,則會影響成熟果穗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去除果穗的方式,能夠保證養分供應的集中性,提升果穗的實際生產質量,最終達到提升單位土地玉米產量的目的。
通過以上分析看出,在實際玉米田間管理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玉米生長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管理,促進我國玉米種植的良好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