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北方旱地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深耕整地
  通過適當的深耕能夠有效提升土壤的疏松程度,以此接觸到更多水分,從而促進玉米更好的生長。一般情況下,玉米深耕的方式都是逐年加深,為了保證對深耕深度的合理控制,通常將其把握在30cm左右,在此過程中應避免將生土翻至地面,進而對玉米產量造成不良影響。
  二、品種選擇
  不同品種的玉米,其抗旱性能也是不同的,種植人員在選擇玉米品種時一定要優先選擇抗旱能力較強的品種,具體選擇情況可依據以往種植情況及種子說明來決定。通常情況下,抗旱能力較強的玉米品種在其生長苗期時長勢強壯,相對而言,其葉片上的茸毛較多,蠟粉層也較厚,根系發達。例如在降水量較少的北方旱地地區內,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首先考慮大棒形品種,在種植過程中注意其稀疏度,減少水分消耗,促使玉米高產。與此同時,在確定種植品種后,應結合實際情況情況,根據種植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實驗,確保其能夠適應種植地,且應進行全面考慮,如當地氣候、地力、耕作等,保證玉米品種適宜后才可進行大面積種植,避免由于盲目種植而造成大量損失。
  三、播種
  由于現階段內種植者購買的玉米種子一般都是包衣種子,因而在播種之前并不需要對其進行處理,但應提前將種子放置在陽光充足的位置上,進行攤開暴曬,時間控制在2d左右。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發芽率,推動種子后熟,同時還可以利用高溫暴曬,進而殺死種子表面病菌,減少玉米病蟲害的出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做出保障。
  播種需要選擇適當時間,根據溫度情況進行判斷,一般來說當露地5-10cm地溫在7℃左右時即可開始播種。具體播種情況應結合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例如在年平均降水量為300-500mm的旱地地區,玉米種植密度應為每0.067hm2種植3000-5000株,而對于山地玉米及冬閑旱地玉米來說,通常需要等雨播種,同時可進行開溝等雨作業,以此做到有效抗旱。大致流程為根據玉米種植行距,提前用相應設施設備進行開溝,當降水量達到10mm左右時,溝內外濕土深度大約為2-3cm,此時即可開始進行玉米種植。將玉米種子播種于溝內,利用溝邊濕土對其進行覆蓋,對于地膜玉米可在降水后實行覆膜播種。而針對有灌水條件的種植區,在玉米播種后可采取一定的灌水措施,從而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又能夠保證相應出苗率。播種后一段時間可對玉米進行施肥,做到以肥調水,種肥施肥量可控制在每0.067hm2穴施15~20kg,同時肥料與玉米種子的距離應保持在6cm左右,施肥深度大約為12cm。
  四、田間管理
 ?。ㄒ唬┲懈?、除草
  對于玉米生長來說,實行適當科學的中耕作業是十分必要的。中耕時間一般為降水后3d,以此避免土壤板結,相對疏松的土壤具備較好的透氣性,對于后期玉米生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通常情況下,露地玉米一般需要中耕兩次,在其苗期可進行一次淺耕,主要目的為清除雜草、疏松土壤,當玉米苗長到拔節期時,繼續實行一次中耕作業,此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深淺程度,應堅持“苗旁宜淺、行間要深”的原則,從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土壤的透氣性,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減少地面徑流量與土壤水分蒸發量,最終為玉米根系健康生長提供保障,同時也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的抗旱能力。針對地膜覆蓋玉米可采取施肥與中耕相結合的方法,在其3葉期-5葉期階段內,實行適當的間苗、補苗、定苗,并注意每穴留一株。
  另外,由于干旱地區內降水量相對較少,一旦有降雨情況,玉米吸收水分的過程中,地中雜草也開始瘋狂生長,爭奪水分的同時嚴重影響了玉米的正常生長。為了有效防止這一問題的出現,種植者可在適當情況下噴除草劑,此過程中應注意除草劑的劑量,避免對玉米產生毒害作用。而在雜草生長中后期,由于雜草長勢較好,使用除草劑難以做到有效處理,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
 ?。ǘ┳贩?、覆蓋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分,因而在保證吸收水分充足后,種植人員應對玉米進行及時追肥,以此保證玉米能夠獲得充足養分,維持自身生長。追肥工作要在結合田間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開展,通過增施有機肥,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土地肥力,提高其供水、蓄水能力,同時又能夠有效提升玉米抗旱能力,保證其根系發達。在此過程中,如若玉米弱苗較多的話,可適當噴施含有微量元素的葉面肥,以此達到增濕降溫的目的,同時針對不同時期的玉米,種植人員應施放不同的肥料,例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時,可使用穗肥,如尿素、碳銨等。此外,還可適當增加秸稈還田量,增加土地肥力,并在輪作制中穿插種植豆科作物,以此保證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
  通常來說,玉米種植面積均較大,如若全部采用地膜覆蓋方式,則會花費大量成本,而田間覆蓋的原理與地膜覆蓋較為相似,此種覆蓋方式能夠有效節約成本,同時可以防止土壤水分流失,一般均使用玉米桿、麥糠等物質對玉米進行覆蓋,能夠防止雜草生長,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機率,在較大程度上減少干旱對玉米生長的影響,進而保證玉米質量與產量。
  五、病蟲害防治
  干旱情況下,極其容易出現病蟲害現象,這就要求種植人員做到預測判斷,總結以往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特點,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理。其中,主要需要注意的蟲害包括玉米螟、蚜蟲、黏蟲等,針對此,種植人員可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以此來有效防治蟲害。例如針對玉米螟蟲害,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內,使用適當劑量的辛硫磷顆粒劑,準確灑入玉米心葉中;針對蚜蟲蟲害,可在其幼蟲時結合使用阿維高氯、甲維鹽、康寬、樂果等,不斷進行交替防治,同時可利用其成蟲特點,根據其趨化性,科學使用黑光燈、糖醋液展開幼蟲捕殺;對于蚜蟲則可使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上適量水,進行噴霧防治。對于容易出現的玉米病害,種植人員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高發病率的病害進行分析研究,以此做到更好的防治。同時種植人員還應注意把握好玉米收獲時機,在玉米棒呈現出下垂趨勢,逐漸與莖稈形成直角時,可進行及時收獲,以此保證玉米的增產增收。
 ?。ㄗ髡邌挝唬?25300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農業信息產業辦公室)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3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