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是為了全面提升玉米產量及質量,其在全面應用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限制,所以當前要選取科學規范的措施,對玉米種植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
關鍵詞: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種植總量較大,隨著人口總量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玉米種植質量與產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過應用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全面提升我國玉米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1 玉米種植土地管理技術
玉米種植整地技術的應用在不同季節存在較大差異。在春季,要采取規范化的整地技術,在土地前茬農作物收獲之后對農作物的茬進行合理處理,并深耕20 cm。在夏季進行整地,玉米需要提前播種,所以可以隨耕隨播。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重點在于施肥,要結合玉米生長現狀對需肥量進行分析,采取科學規范的施肥技術。在施肥操作過程中,要對單位面積的整體產量及計劃產量進行分析,考慮營養吸收量等。正常情況下,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通過施肥能將復合肥與有機肥等均勻混合,全面提升土壤肥力,為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提供良好的肥力基礎。
2 玉米種植種子管理技術
種子管理技術應用是全面實現玉米高產高效種植的重要基礎,主要包括種子選擇與種子處理。種植管理人員要結合玉米種植區域的土壤條件及氣候條件選取對應種子,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種植適應能力、抗逆性較強、生長周期較短等特點,這樣能全面提升玉米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其次,在種植活動開展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規范化處理,去除受到病蟲害侵襲以及發霉變質的種子,提升種子生長的有效性。最后,要依照種子大小選取對應的玉米種子,在相同種植區域要保障種子大小沒有較大差異。然后將玉米種子進行適度晾曬,這樣能提升種子內部酶活性,有助于提升種子發芽率[1]。
3 玉米種植播種管理技術
在玉米播種管理技術應用中,要對播種時間、播種形式、播種量以及具體播種深度進行控制。當前玉米最佳的播種時間是在春秋季節,在春季播種過程中,要對播種溫度進行控制,在播種之前要對5~10 cm的土壤溫度進行測量。如果土壤溫度值較低,則需要應用地膜種植,這樣能全面提升玉米種子發芽率。夏季播種時需要在前茬作物收獲之后及時開展。玉米播種時合理選取播種形式也至關重要,當前大多是選取壟作、平作與畦作。正常情況下,應用平作播種方式進行玉米點撥,對玉米種植行距與株距進行控制,合理控制栽培密度,避免對玉米生長質量產生較大影響。當前可以將行寬和行距控制在60 cm范圍內。玉米播種量受到玉米品種顆粒、發芽率以及播種方式等方面影響。依照規范行距與株距進行點播時,各個點播穴可以保持在2~3粒,這樣能有效提升玉米種子發芽率。其次,有部分地區依照玉米千粒重來擬定播種量,需要相關種植人員對玉米種植區域的總面積進行計算與統計。最后,玉米播種深度需要依照土壤條件以及土質情況進行判定,如果土質較黏、土壤墑情足,可以選取淺播;土壤墑情不好、土質沙化嚴重,可以適當加深播種深度。播種之后如果土壤整體濕度較大,需要對種子采取鎮壓措施,提升玉米種子生長發芽率[2]。
4 玉米苗管理技術
玉米種植階段受到較多因素影響,會導致玉米發生少苗和缺苗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檢苗和補苗,提升玉米整體產量。正常情況下,玉米檢苗與補苗都是在玉米生長到2~3葉時進行,補苗過程中要將玉米苗與泥塊同時進行移植,避免玉米移植過程中發生死亡。補苗結束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澆水灌溉,要結合實際長勢適度補充澆水量,提升移植成活率。另外,需要在玉米苗生長幼小階段進行檢苗與補苗,此時玉米苗根系尚未發達,在土壤中扎根不深,此階段移植能提升玉米苗根部的完整性。
5 玉米種植管理技術
玉米播種結束之后,在出苗之前需要采取化學除草的方式,將適量水與乙草胺乳油進行配比,對種植區域進行噴藥和規范化除草,為玉米種子生長提供穩定環境。在玉米種植生長過程中,若植株較高,容易產生倒伏問題,對其要及時進行處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生長情況采取適時施肥,為玉米高效生長提供充足的肥力支持,觀測玉米葉片顏色變化情況、植株生長態勢,及時補充肥料。在生長旱季要及時進行補水,若自然雨水較多需要開溝排水。玉米采收時節合理控制至關重要,提前采收會導致玉米穗粒不飽滿,產量降低;延遲采收,會導致玉米穗粒疏松,降低種植質量。
參考文獻:
[ 1 ] 李慶飛.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4):153-154.
[ 2 ] 吳珠.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在玉米種植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7(13):2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