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藜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藜麥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干旱的經濟作物,其經濟效益是種植小麥、油菜等大田作物的15倍。對藜麥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初步探討,希望能為高寒山區廣大藜麥種植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藜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藜麥是一種高山作物,屬于藜科,雙子葉植物。植株呈掃帚狀,株高一般不低于幾十厘米、不高于2 m,根系以主根為主,序狀花序,主梢和側枝都結籽,自花授粉。藜麥抗性特別強,尤其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鹽堿。全生育期120~140 d。根據其特性,適宜栽培條件如下:一是氣候條件。無霜期要達到100 d以上,種植地海拔2 000~3 500 m,適宜溫度15~20 ℃,全年降水量不低于200 mm。總之,藜麥適宜生長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涼爽的高原氣候下。二是土壤條件。藜麥適宜種植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偏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
  1   藜麥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1.1   選地和整地
  種植地塊應選擇在坡度較小、有機質含量高、偏酸性、排水通暢、灌溉方便的水澆地為宜。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翻耕,有冬灌條件的,一般于11月中旬土壤夜凍晝消時進行冬灌,同時需要注意地塊的休耕和輪作問題。
  由于藜麥種子較小,必須要精細整地,耕深30 cm左右,打破犁底層。整地要求耕透耙透、表土細碎、上虛下實、土地平整、墑情充足。
  1.2   選種和播種
  1.2.1   品種選擇
  應選擇高產、抗倒、耐旱、抗寒、抗鹽堿的品種作為主導品種,如青藜1號。注意選種、留種過程中的問題,經過第1季度種植后,要選擇留存植株大、穗多、成熟度高、籽粒飽滿的種子進行種植。
  1.2.2   種子處理
  在大田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去除病粒、癟粒,晾曬后進行儲存,播種前進行曬種、藥劑拌種及種子包衣處理,從而提高品種抗病蟲害和抗旱能力。
  1.3   精量播種和合理密植
  1.3.1   適期播種
  一般藜麥的播種期應選擇在4月底至5月上中旬,具體時間取決于當地的氣候條件。以青藜1號為例,在海拔
  2 500~3 500 m的地區進行種植,適宜播期為4月2O日—5月20日。
  1.3.2   播種方法
  采用機械播種方式,播前要對播種機進行調試、檢查,做到播孔深淺一致,播量符合計劃要求,做到不重播、漏播,播量均勻,每穴3~5粒,播深2~3 cm為宜。同時注意機械行跡端直,步頻適中[1]。
  1.3.3   合理密植
  藜麥屬淺根系植物,一般株高在1~1.5 m之間,最高不超過3 m。藜麥過高容易倒伏,過矮則會影響產量。具體根據地力條件確定最佳密度,一般在土壤肥力中下等田塊,株行距45 cm×18 cm,即基本苗在12.75萬株/hm2,或更高;在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塊,基本苗以不低于11.25萬株/hm2為宜,適宜株行距為45 cm×20 cm。
  1.4   加強田間管理
  1.4.1   前期管理
  1.4.1.1   中耕除草
  中耕可破除土壤板結、保墑、提高地溫、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發育。第一次除草時,如果藜麥苗太小,可以先除草不間苗。待苗長到1O~15 cm,間苗和除草同時進行。
  1.4.1.2   澆水追肥
  科學施肥,施足底肥,及時追肥。以肥力中等地塊為標準,施優質復合肥675~750 kg/hm2,現蕾期3~7 d,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根據苗情施肥不宜過多,可以先將尿素撒入田中,隨即進行澆水灌溉,或在降水過后進行撒施,然后進行中耕除草。藜麥長到170~100 cm時,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漸趨旺盛,需要充足的水肥條件。如果墑情好、苗壯,可以不追肥;對苗弱、黃苗、群體小的藜麥田,要結合澆水、降水追苗肥,可施尿素150~225 kg/hm2,中耕追肥結合除草可一次性進行[2]。
  1.4.2   中期管理
  中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關鍵措施是合理控制水肥。對群體適度、生長正常的壯苗田,結合灌水按期追肥;對已經使用過苗期水肥的弱苗田,可推遲使用或不用;對群體較大、有倒伏危險的旺苗田,可推遲到穗子開花灌漿前后進行灌水。追肥要掌握早追和前期重追的原則,按150~225 kg/hm2尿素量一次性進行追施,也可分次追施。一般第一次追肥應占總追肥量的60%以上,對灌過孕穗水的旺苗,可推遲到開花后進行灌溉。
  1.4.3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一般指灌漿至成熟期,需50~60 d,是決定粒重和籽粒大小的關鍵時期。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葉、保根、促粒重。此階段如果出現旱情,要及時澆灌漿水,以滿足藜麥生育后期對水分的需求,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粒重,之后不再澆水。
  1.5   收獲與晾曬
  一般待藜麥生長到100 d左右,從外觀上看,葉片大面積變紅或變黃,大部分葉片脫落,莖稈開始變干,籽粒堅硬無水分,用指甲難以掐破,這時是適合藜麥收獲的最佳時期。收割一般采用藜麥專用收割機,如果種植規模較小,也可以使用鐮刀,收割后放在田間晾曬干,用四分離脫粒機脫粒,脫粒后及時晾曬。沒有脫粒機的農戶,收割后應及時將藜麥穗運到晾曬場進行風干晾曬,人工碾壓脫粒后貯存在陰涼、干燥、通風處。
  2   結語
  綜上所述,要達到提高藜麥高產的目的,就要從選地、整地、選種、播種、田管、收獲等方面著手,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科學合理,選擇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藜麥進行引種及栽培。
  參考文獻:
  [ 1 ] 朱玉紅.通渭縣藜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1):54.
  [ 2 ] 魏玉明,黃杰,劉文瑜.藜麥覆膜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J].中國種業,2018(01):26-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