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獲得了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步伐,期間水稻栽培技術獲得了改革,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在改善農業環境的基礎上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但受當前土地資源限制的影響,水稻種植期間存在較多問題,本文則針對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應用問題,指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期為此后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
  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獲得了改革與創新,提升了糧食的生產水平,為水稻種植帶來了更多的挑戰與機遇。為了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獲得長遠發展,水稻種植人員必須不斷擴大其種植面積,提升水稻栽培技術水平。當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000萬公頃,糧食產量達到二億多,在整個農業生產結構中,水稻種植具備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當前我國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技術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進一步創新改革,采用更先進的栽培種植理念與方法,在結合水稻種植現狀的基礎上完善生產流程,建立系統的生產體系,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工作,給予優質水稻種植技術更多的扶持,提高農民的經濟水平。
  一、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意義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大多數人賴以生存的主食來源之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水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國農業土地資源稟賦,要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必須要不斷地提高優質水稻的栽培技術。但當前的栽培技術依然存在很多需解決的問題,還應通過改進與創新進行加強。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改進水稻栽培技術的缺陷,完成栽培創新工作,由根本上提升水稻的種植產量與質量水平,促進我國農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二、我國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現狀
  首先,優質高產水稻栽培側重點存在偏差問題,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工作要求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資源。但當前我國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工作重點在于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的研究比較滯后,沒有有效解決栽培與生產難題,更沒有提出權威性的解決方案。其次,種植人員沒有正確認識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重要性,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受地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當前很多地區在種植水稻時并未使用先進的栽培技術,大多農戶依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方法,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且其具備較高的種植成本,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降低了農民種植積極性,從而拉低了水稻的質量與產量水平。最后,水稻種植品種無法確保優質率,當前我國多數水稻種植工作缺乏完善統一的監督,也沒有實行實時監控,以致不同區域水稻種植檢測技術存在較大差異,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種植質量。
  三、我國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研究對策
  采用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產量與質量水平,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幾種應用對策。
  1.建立完善的優質高產水稻推廣體系
  在糧食結構中,水稻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升水稻質量與產量水平符合我國長遠發展計劃,對此,相關部門應結合水稻的種植現狀制定完善的推廣體系,在栽培技術方面增大資金扶持力度,在水稻培育方面注重無污染、抗病能力強以及高產量等因素。同時,相關部門還應根據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現狀制定完善的評估機制,針對不同種類的水稻建立信息檔案,記錄水稻病蟲害抵抗能力、栽培方式以及產量等信息,利用信息共享方式明確科學的種植方式,切實提高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水準。
  2.選擇優質高產水稻品種
  單位面積耕地中,優質高產水稻的糧食產量更高,可以有效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水平,充分激發其種植積極性,對此,種植人員應做好優良水稻品種的選擇工作。一般情況下,優質高產水稻應具備良好的抗病能力,尤其應有效抵抗白葉枯病、稻瘟病以及紋枯病等。同時,優質水稻還應具備較強的抗倒伏能力,以切實提升優質高產水稻單位耕地的產量水準,這樣的水稻品種才可以作為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推廣載體。
  3.應用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中關鍵的影響因素便是施肥技術,種植人員在水稻施肥時應充分結合土壤狀況、水質特點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做到因地制宜,且還應選擇基肥以及有機肥進行聯合施肥,提高施肥的有效性。水稻生長的直接影響因素便是基肥,對此種植人員應做好基肥的選擇工作。一般情況下,應將農家肥作為基肥,并混合一定比例的復合肥,提升肥力。比如可以在優質高產水稻的種植過程中,基肥應為1000kg農家肥與80kg專用復混肥,合理搭配基肥養分,以切實提升土壤的肥力。除此之外,不同生長階段的水稻應采用不同的肥料,比如水稻在幼穗分化時期應采用穗肥,之后在根據水稻幼苗的生長情況適當補充鉀肥與尿素,且水稻在抽穗后還應補充磷酸二氫鉀肥料。
  4.強化優質高產水稻的管理工作
  強化優質高產水稻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其抗病能力,提高產量水平,對此,種植人員應重視水稻管理工作,強化栽培技術,且移栽水稻時應遵循淺水淺種的原則,確保水稻秧苗之間保持合理的間距與入泥深度。同時,還應做好水稻的施肥工作,根據水稻的實際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施肥量,確保水稻保持正常的長勢。除此之外,種植人員還應做好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水稻經常產生白葉枯病與稻瘟病,一般使用井岡霉素與三環唑進行防治。對于白葉枯病,應使用濃度為20%的噻菌銅藥物進行防治。且還應強化蝗蟲、稻飛虱等害蟲的控制工作,可以采用化學藥物與物理防治方法,也可以采用先進的生物防治技術,推理綠色水稻栽培技術。
  四、結語
  我國農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更加重視采用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在糧食安全中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相關部門應建立完善可行的水稻推廣體系,選擇良好的水稻品種,強化栽培管理工作,從而真正提高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水平,增大水稻產量。
  參考文獻:
  [1]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推廣[J]. 蔣士宋. 農業與技術. 2017(01):67+72.
  [2]鼎城區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技術推廣應用[J]. 詹可. 基層農技推廣. 2015(10):11-12.
  [3]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節本技術示范與推廣[J]. 林朝法,吳樹業,鄭曉微. 現代農業科技. 2013(08):50+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