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稻栽培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意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水稻種植事業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有效栽培技術的實施對提升水稻栽培質量,促進水稻高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對水稻栽培高產栽培技術的運用提高重視度,對當前水稻栽培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結合科學有效的運用策略促進水稻栽培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針對水稻栽培現狀以及高產栽培技術的實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水稻栽培;現狀;意見;高產栽培技術
當前農業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我國雜交水稻色生產技術得到有效革新。其高產栽培技術的運用價值與作用逐漸顯現出來,并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地區的水稻栽培效果仍不盡人意?;诖?,如何提升水稻栽培質量已經成為當前農業工作者的首要思考問題。要想提升水稻栽培效果,需要充分明確當前水稻種植現狀,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有效的運用策略進行高產栽培技術的運用,以此提升其栽培有效性,促進水稻種植的高產增收。
一、當前我國水稻栽培現狀分析
作為水稻消費、種植大國,我國有著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對當前我國水稻種植現狀進行分析,具體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我國水稻種植品種從過去的高桿常規種植轉變成當前的矮桿雜交種植,實現對種植質量以及種植產量的有效提升;二,我國水稻種植有過去的濕潤育秧和水育秧轉變成當下塑料軟盤育秧,在提升其育秧有效性的同時,促進人工勞動力的減少;三,水稻種植的施肥技術從過去的有機肥、化肥綜合使用轉變成當下的化肥單用,通過對化肥營養成分的合理配比,滿足水稻生長的實際需求;四,水稻種植灌溉技術的使用從原有的水管灌溉、淺水灌溉轉變成機械灌溉,大大提升水稻灌溉效率,避免對穗粒造成損害;五,水稻耕種技術從過去人力耕種轉變成機械化、自動化種植,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促進水稻種植質量的提升。
二、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實施意見
1.注重對水稻品種的合理選擇
當前,在實際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品種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水稻種植的質量與產量。因此,對水稻品種的合理選擇要高度重視,在實際選擇過程中需要秉承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有效選擇。水稻的品種必須要符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成分等,避免因品種不符合而造成水稻種植產量低下的問題。此外,水稻品種的合理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稻的抗旱能力與抗病能力,促進水稻種植質量的有效提升。
2.確保幼苗播種的質量
在當前水稻種植過程中,播種育苗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水稻種植產量的提升。因此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水稻的播種時間、育苗時間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明確,盡可能避免出現播種時間過早和過晚的現象。其次,播種時間確定之后,需要對當地的天氣情況進行綜合性研究,避開寒冷或者是高溫時期種植,以此避免因天氣原因而對秧苗產生影響。再次,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其種植人員需要對種植秧苗的生長特點進行明確,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播種。最后,針對播種技術的運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用現代化的育苗技術,根據當地的實際地理條件、水稻產量進行水稻種植管理措施的有效制定,以此為水稻種植產量與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需要注重對現代化育苗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水稻水的分吸收能力,并促進水稻后期種植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3.注重大田栽培與管理
?。?)整地。在當前水稻種植過程中,如若其種植土地為免耕栽培土地,則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無需進行相關的土地整理。但是種植人員需要明確,需要先對田塊進行有效的除草,結合相關除草藥劑開展高效的除草工作,等待除草完畢,可以繼續進行施肥、灌溉等作業。如若其水稻種植土地為非免耕栽培土地,種植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將化肥與農家肥的混合肥料均勻的灑在土地上,然后針對栽培土地進行翻耕操作。而在混合肥料運用過程中,需要以當前種植土地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綜合分析土地的實際營養所需,進行混合肥料的控制。一般情況下,其水稻耕種土地面積約為667m2的田塊需要使用有機肥30kg,農家肥為1.5t左右。
?。?)移栽。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確保水稻的種植密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若其種植密度較大,極易造成穗粒數量以及穗粒生成率降低。如若其種植密度較小,極易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需要以水稻品種為根據,進行種植密度的合理確定。并在移栽過程中,需要確保其移栽動作的淺、穩、勻、直。種植人員需要明確,禁止對深水秧和過夜秧進行移栽,并且需要確保移栽時天氣晴朗,溫度符合實際移栽需求,進而有效提升水稻移栽有效性。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在水稻栽培過程中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對以下幾點問題進行有效明確:1.針對水稻栽培過程中的分粒階段,需要確保其水源深度為淺水狀態;2.等到分粒結束之后,種植人員需要及對稻田中水源進行排除;3.水稻栽培過程中的孕穗階段,需要將水源的深度控制在3cm左右,以此確保水稻的穗得到有效孕育;4.在水稻栽培的后期,種植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確保稻田干濕交替,以此促進水稻的有效生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水稻種植事業得到有效發展,并取得一定發展成效,對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水稻栽培過程中,需要明確其高產栽培技術運用的重要性,對當前水稻栽培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運用策略,以此提高栽培技術運用有效性,實現對水稻栽培有效性的提升,提高水稻產量,進而為我國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儒慶. 淺析水稻栽培的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J]. 農家致富顧問, 2015(24):92-93.
[2]郭玉鋒. 水稻栽培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意見[J]. 科學技術創新, 2017(13):271-271.
[3]趙耀鵬, 向守宏, 楊迎春, et al. 我國水稻栽培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意見[J]. 種子科技, 2017(5).
[4]賴輝騰. 水稻栽培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意見[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19):287-287.
[5]楊春雨. 淺談我國水稻栽培技術現狀及提高種植效益的解決措施[J]. 農業與技術, 2018, 38(5): 104-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