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作物之一,它的高產栽培技術始終是我國科技人員研究的主要目標,如何實現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取得水稻高產,也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在此之上,本文主要從水稻的品種選擇、播種育苗、本田施肥技術、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五個具體栽培技術方面來探討,以此實現水稻高產, 讓水稻的豐收量可以滿足社會經濟的需求。
  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是一門復雜的技術體系,它不但涉及到播種環境的變化、品種選擇的差異、肥料種類的不同而且還要進行有效的后期田間管理技術,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要想實現水稻高產就必須做好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每一步,充分結合現今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進一步實現水稻的高質量、高產量的目標,從而提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一、品種選擇
  1.選擇熟期適合的品種
  要想實現水稻高產,首先最關鍵的就是要選好水稻品種。水稻品種主要分為五個熟期,即: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期等。各個熟期的品種大體上相差5天。要根據當地霜期及活動積溫來確定熟期品種的選擇。在確定好安全出穗期及成熟期之后,要盡量選擇抗逆抗倒伏性強的優質高產水稻品種,以保證水稻能茁壯成長。同時,還要考慮各地氣候的不同,對品種進行覆膜等措施加以保護,以免它們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出現延遲生育等現象。
  2.根據品種類型選種
  目前市面上的水稻品種類型繁多,主要有圓粒型、長粒型、高桿型、矮桿型、緊穗型、大穗型等,根據產量和質量還可以分出高產型和普通型。無論哪一個水稻品種,只要種植后能夠符合種植戶預期效果,都說明它是一種值得栽培的優質水稻品種。只要在選擇后,農戶能通過栽培技術妥善管理,讓它成為高產水稻,就能獲得水稻豐收的喜悅。比如超級稻的誕生,畝產700kg以上,對于它的增產正好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的需求。
  二、播種育苗
  1.處理種子
  選擇好水稻品種后,要及時進行種子的檢測工作,包括種子出芽勢、出芽率及成苗率。具體步驟如下:首先,要將種子放在室溫在14℃左右的玻璃皿中,用清水浸泡5到7天,并用溫度一致的濕毛巾覆蓋,在30℃的恒溫下進行催芽,5天后統計出芽種子的數量,7天后再統計出芽率;其次,將出芽種子播種在育苗盤內,待種子生長到2到3葉期的時候統計出苗率;最后,以同樣手法,在光照充足下,觀察種子成苗率。只有達到了85%以上,才能進行播種。
  2.整地播種
  在播種之前,還要進行種子的浸種,在保持溫度和濕度恒定的前提下進行催芽,等這些前期工作都處理完成后,就要選擇一塊適合水稻生長發育的土地了。首先,要選擇一個背風、向陽、肥沃的種植區,以15到20kg/㎡的腐熟的豬糞或農肥施于苗田內,以確保土地養分充足,4月初為普遍整地期,要確保地段防風措施良好,便于運輸;其次,手工插秧時若要以播種量為150g/㎡,比例為1:100播種時,實際需要準備每公頃1:80的種子量,避免由于不出苗、病害等造成產量的損失;最后,以秋翻的手段讓土地10到15cm的耕層土壤稀松度一致,由此讓種子順理成長。
  三、本田施肥技術
  1.肥料種類
  水稻的生長期只有110到120天,其中本田時間較短,所以要嚴格根據氣候、土壤肥力、苗期長向進行合理的施肥,以實現水稻高產的目的。其中水稻的生長過程需要很多無機營養元素,如氮肥、磷肥、鉀肥、微量元素肥料等。其中氮肥主要促進水稻的葉片生長、增加水稻營養等,一般而言,40%到50%的增產都是源于施用氮肥;磷肥則是用來增強水稻出苗期抗寒及促進氮肥吸收能力;鉀肥是促進水稻光合作用和養分輸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加水稻的抗倒伏性,讓水稻顆粒更加飽滿,質量更佳;微量元素主要是指鐵、鈣、硅等,一旦缺乏,會導致水稻生長滯緩甚至不出苗。
  2.施肥技巧
  根據研究表明,當磷鉀肥的用量恒定時,氮肥用量越大,產量越高。具體施用比例要根據秧苗長勢,土壤肥力等具體分析。在肥沃地帶的低洼稻田,用量為80到120kg/公頃,在肥力較差的稻田,需要施用100到140kg/公頃,施肥方法建議采用分蘗肥10%,底肥30%到40%。而磷肥通常以底肥施用,結合秋翻均勻灑入土層,一般為50kg/公頃。鉀肥除了能在底肥用之外,也可以在水稻生長期追肥,比如孕穗期和出穗期,這正是對鉀肥吸收最強的時候。微量元素在使用時應采用與其他肥料攪拌的方式,從而有效的避免由于缺少元素而造成減產。
  四、水分管理
  水稻作為一種喜溫作物,自然對水光溫度的敏感度較高,而對于水分的要求也是水稻生長中較為關鍵的環節,根據水稻生長期的不同,水的需求量及灌溉深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分蘗期保持3cm的淺水層,灌溉標準為60%至70%,拔節期80%,孕穗期灌溉深度要達到10cm同時水量要達到100%,成熟期60至70%等,其余時期,要以間歇式灌溉手法及時補充水稻水量的需求,避免由于缺水造成水稻早衰現象,從而減產。因此,對于水稻高產栽培過程中,要合理的采用灌溉技術,這樣才能為實現水稻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病蟲害防治
  對于水稻生長期內,除了有效應用高產技術外,對于外界因素的影響也要及時處理,其中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必不可少。根據時間不同,病蟲害的種類也不一樣,比如6月末7月初,正是二化螟危害最大的時期,那么種植戶就要進行針對性防治,主要應以防為主,以治為次,以此保證水稻高產不受影響。
  六、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水稻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了保證水稻生產過程中的高產優質,我們必須做好播種、施肥、灌溉、防治等具體措施,以此有效的讓水稻產量符合人們生活需求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讓水稻在種植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實現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追求。
  參考文獻:
  [1]黎賓.關于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04):147-148.
  [2]付習,高榮村,陸金根,李金軍.理想株型高產水稻新組合嘉優中科1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9(02):198-1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2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