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農業技術推廣的意義
  我國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為基礎,因此,農業在我國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農業的增產增收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長足發展,怎樣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業技術推廣,的應用為我國農業的增產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他改變了我國農業的傳統種植模式,使我國的農業轉向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是選擇合適的現代化農業技術,把它投入到農業生產中,進而促進農業增收的目的。但是,在實際生產中,農業的技術推廣速度還是比較慢,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體系不完善、農民對其認識不足、利用技術不充分、農業技術本身的缺陷等原因。這些原因,導致了農民對于農業技術推廣的不認可,進在農村實施農業推廣技術成效較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使農民意識到,推廣技術的重要性,學農業技術上的問題,幫助能農民更快的使用推廣技術,教會農民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和設備儀器,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其農業生產效率。本文通過對水稻的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的闡述,來幫助人們更好地提升水稻質量和種植效率。
  二、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
  1、育苗的科學選擇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選擇水稻的品種是至關重要的,水稻的品種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選擇,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選擇合適的到中才能夠提高水稻的產量。同時,種植水稻也要重視壯苗期的水稻生長情況,根據推廣的農業知識所要求,在稻田進行整平和壓實之后,為了能夠使稻苗的根系更好地生長和吸收水分,必須掌握好土壤的緊實度,之后,通過有機肥與土壤的科學配比進行施肥操作。
  2、播種準備階段
  為了保證種子的發芽以及成活率,需要在播種之前,對水稻的發芽情況進行測試,把種子放入常溫的水中,浸泡時間為四個小時,在器皿中觀察種子的發芽情況,必須保證成活率在75%。在檢測時需要注意的是,浸種之前應將種子進行暴曬,時常大約是三個小時,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確保種子內酶的活性。在進行種子選擇時,應加入鹽水進行浸泡。
  3、整地工作
  稻田工作時是采用格田方式進行的,在,進行耕作之前,應先把土地進行平整,為了保證水稻的成活率,需要將土壤的翻土深度控制在25厘米,對于倫更要先進行翻土。在進行水整地的過程中,需要先把泥漿之地用工具進行松軟,松軟的目的是為了改良土壤。松軟完成后進行施肥工作,施肥前應該先進行除草,把稻田里的草要全部滅掉,這樣肥料才會被稻田全部吸收。
  4、稻苗移植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如果根部被損傷,這會導致其生長會產生滯留期,經過自身的恢復后開始生長發育,這個過程也被叫做返青。到苗返青的時間一般在七天左右。但是,稻苗在生長的過程中各個生長過程返清的時間是有差異的,分蘗初期 水稻需要7到8天的返青時間,15天后才能進入蘗旺盛期。水稻的生長發育主要是依靠營養物質來供給,我們這里所說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氮肥,水稻通過對氮肥的消耗和吸收來促進生,稻田的分蘗階段也被稱為生長分化期,當水稻處于這個時期是有消耗的營養質較多,因此它的根系也會變得極為發達,因此這個時期也成為了水稻最佳的增長時期。
  5、采用先進的水稻插秧技術
  水稻插秧時,我們需要遵守少且精的原則,即選擇品種優異、生長精良的水稻,確保栽培后能夠快速生根,無論哪種水稻,都無需進行放水秧苗。水稻插秧的正確方法是,在較淺的水里翻整土壤,但要保持栽培一周后的田間水量,以便儲存營養物質。此外,水稻插秧時,還要確保環境適宜,空氣與水分比合適,從而促進根部分蘗,提高水稻產量。
  6、科學施肥
  在種植中,應要施足基肥,早期施分蘗肥,中期施穗肥。移栽小苗:每一畝地要施農家肥至少1200kg、過磷酸鈣至少50kg,尿素作為底肥,施7kg左右為宜,在插秧后七天左右,施尿素3kg最佳;氯化鉀14kg,在施肥之后展開中耕。在倒入5-4葉施用尿素8kg,在倒入3-2葉施用尿素9kg適當噴施葉面肥。移栽中苗秧:每一畝地施農家肥約為1500kg,55kg過磷酸鈣,14kg氯化鉀,8kg尿素為底肥,在插秧五天后,每一畝地運用9kg尿素追肥,在分蘗中期中,施加13kg氯化鉀,在施肥之后展開中耕工作。也就是穗成苗達到87%后,在倒入5-4葉時施用9kg尿素,保障穗粒數。
  7、管水科學合理
  水稻的生長對水分要求較大,在種植時要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科學管水。在生長期要保證灌溉,有利于分蘗的生成,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返青、破口抽穗、用藥施肥時選擇淺水灌溉;在特殊天氣時使用深水護苗;其他時間一般選擇無水層或濕潤灌溉。在使用分蘗肥時要保證田間有淺水層,施肥完后要保持一星期時間淺水灌溉,促進肥力吸收。在生長后期使用干濕交替的灌溉方法,直到水稻成熟收獲。
  8、注意防治病蟲害
  水稻的病蟲害防治要根據生長階段和不同病害采取針對性措施。水稻的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其它病害有稻曲病、惡苗病等。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優質感病品種增加、栽培制度向有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方向變化等。因此在進行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時首先要對病蟲害有深入的了解,了解病蟲害的高發時期、主要侵害部位、傳播方式等,確定好防治對象,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比如選擇抗性好的品種、噴灑化學農藥、招引天敵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其次是加強病蟲害的監測,定期進行種植情況的巡查,以便于及時發現病蟲害的苗頭。最后是針對性的解決,對于具體發生的病蟲害,通過化學藥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等措施,針對病蟲害的生物特性或特點等,選擇適宜的措施進行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隨意加大化學農藥的用量,一是會增加病蟲害防治的成本,二是會增加作物的抗性和殘留,三是會加大環境的污染。
  水稻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其收獲的產量和質量,不僅關系到農民兄弟的利益與人們菜籃子工程,同樣關系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加強水稻技術的推廣培訓,可以為農民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增強他們的農業技術水平,進而保障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作者單位 :157400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政府計劃生育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6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