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優8號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中浙優8號是我國近年來種植比較廣泛的雜交水稻之一,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本文闡述了中浙優8號水稻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中浙優8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14-01
中浙優8號雜交水稻的有效種植與推廣,可以實現對水稻產量的穩定提升,提高農民的種植收入。在水稻種植中,要想保證中浙優8號實現預期產量目標,就要重視其高產栽培技術。
在水稻種植環節中將水稻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結合,培育出品質和產量最優越的種植區,對于我國農業發展必然會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2013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引進了中浙優8號進行試種,2014年擴大種植面積,2年都顯示出了高產優質的特點。2013年福建省農業廳審核通過,同意水稻品種中浙優8號在福建省引種推廣?,F將中浙優8號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農藝性狀
中浙優8號在平和縣雙晚種植有效穗232.5萬穗/hm2,株高131.8 cm,穗長28.3 cm,每穗總粒數219.6粒,結實率86.69%,千粒重26.6 g。稻田整體表現整齊、株型挺拔,有著較強的分蘗能力,后期轉色清秀。
1.2 產量表現
2013年平和縣引進中浙優8號用于示范種植,并在蘆溪鎮連益村和安厚鎮雙馬村雙晚試種,兩地試種面積分別為1.00、1.87 hm2,經過實割,平均產量都在8 775 kg/hm2以上,較當家品種特優627增產18%以上。2014年在全縣擴大了示范范圍,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45 hm2,經過各地實割測產,平均產量高達8 430~8 925 kg/hm2,較當家品種特優627增產15%以上。經過連續2年的試種和示范,可以確定中浙優8號水稻有著顯著的高產優勢,品種的穩定性也比較強。
1.3 抗逆性
中浙優8號莖稈粗壯,劍葉挺直,后期青稈黃熟,抗倒伏中強。據調查,該組合種植尚未發現稻瘟病,紋枯病、細條病發生輕。要注意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1.4 稻米品質
中浙優8號糙米率82.8%,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3.1%,粒長6.9 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19.0%,堊白度2.9%,透明度1級,堿消值4.7級,膠稠度82 mm,直鏈淀粉含量14.0%,蛋白質含量9.9%。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合理選擇播種期
中浙優8號水稻在平和縣雙晚種植播種期應該選擇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秧田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的田地,采用濕潤育苗或旱育秧,種子采用強氯精浸種消毒,濕潤育苗或旱育秧按秧田∶大田=1∶10的比例準備育秧地,秧地播種量120 kg/hm2;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注意及時施好2葉1心的斷乳肥、3~4葉的接力肥,移栽前3~5 d施送嫁肥、送嫁藥[1]。
2.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中浙優8號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合理密植、規范栽插,控制有效穗數在225萬穗/hm2左右,充分挖掘穗大、粒多的增產優勢。叢插2粒谷秧,插秧規格以20 cm×23 cm為宜,移栽種植適當淺插,但應不漂苗、不倒苗,有利于秧苗返青,低節位分蘗早生多發[2]。
2.3 適量施肥,促進多穗大穗
中浙優8號屬于大穗型水稻,具有顯著的增產潛力,莖稈粗壯,耐肥抗倒性較強。要實現豐產目標,應該在插足基本苗的基礎上,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不宜單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基肥、追肥、穗肥的比例為70∶25∶5。根據目標產量9 000 kg/hm2,田塊的肥力處于中等水平,全生育期應施純N 195~210 kg/hm2,其中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比例宜為1.0∶0.5∶1.0。在距抽穗前15 d左右施用穗粒肥,提升穗粒結實率,以實現增產增效[3]。
2.4 科學進行田間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上要做到薄水插秧、寸水護苗、淺水促蘗,苗夠及時排水烤田抑制無效分蘗??咎镞_標后間歇多次灌水至始穗,水層開花增濕度、提高結實率。待齊穗后則應干濕交替到成熟,做到以水調氣、以氣促根,以培育長勢發達、機能高且持久的根系,培育發達根系爭取多穗、大穗、提高成穗率,以實現節約成本、增加效益,達到防止倒伏及創多穗、大穗、高產的目的[4]。
2.5 病蟲害防治
中浙優8號雙晚稻栽培對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時刻關注病蟲害預報,選擇預防的有效時期,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治病蟲害。
中浙優8號雙晚稻栽培主要病害有白葉枯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和稻曲病等,白葉枯病可用噻森銅+農用鏈霉素+磷酸二氫鉀進行防治;水稻稻瘟病用20%三環唑1 000倍
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條斑病苗期或大田稻葉上有條斑出現時,應立即噴藥防治,常用的殺菌農藥有噻森銅、葉青雙、消菌靈等;水稻稻曲病應以預防為主,水稻破口前5~7 d,可以用丙環唑、氟環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加磷酸二氫鉀加有機硅噴霧預防。做好螟蟲、稻飛虱等主要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害蟲生長初期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施藥時,應選擇晴天、露水干后進行,并保持稻田有淺水層,提高藥效。
3 參考文獻
[1] 巫綿繼.中浙優8號在連城縣種植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8,28(2):55-57.
[2] 吳建龍.水稻中浙優8號高產栽培技術分析[J].農技服務,2014,16(12):33-34.
[3] 李澤清.雜交稻中浙優8號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4,31(12):44.
[4] 陳體員,鄭小東,王永興.中浙優8號在浙南山區試驗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15,33(4):45-46.
作者簡介 林文輝(1963-),男,福建平和人,農藝師,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推廣應用及栽培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