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獼猴桃的氣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作為常見水果的一種,獼猴桃在味道和營養方面都較為出眾。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獼猴桃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科學栽培種植愈發重要。在獼猴桃的實際栽培過程中,氣象病害是獼猴桃經常發生的病害之一,嚴重影響獼猴桃的品質及產量。因此,將重點探究獼猴桃的氣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獼猴桃;氣象病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6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15
  1 獼猴桃的氣象病害防治措施
  獼猴桃被人們稱為“水果之王”。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特別是對心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所以在市場中深受人們的喜愛。獼猴桃在栽培中會因為氣候條件的影響發生病害,因此為了提高獼猴桃的品質和產品,對獼猴桃的氣象病害及防治措施進行探究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獼猴桃的氣象病害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1 旱害對獼猴桃的危害
  旱害主要是溫度過高對獼猴桃產生的危害,一般發生在每年的7—8月。這段時間屬于高溫季節,因為持續的高溫、干旱,導致獼猴桃的葉片出現枯萎等現象[1]。所以,對于旱害的防治措施,可以每隔4~6 d其進行2次灌水工作。灌水時要注意選擇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以有效降低土壤溫度并使土壤濕潤。在開展灌水工作時,可以選擇排水溝引灌方式。對于一些條件較好的種植戶,可以滴灌獼猴桃,并將水噴灑在獼猴桃的葉片表面。
  1.2 凍害對獼猴桃的危害
  凍害與旱害相反,是溫度過低導致獼猴桃遭受侵害。凍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春凍,一種是冬凍。春凍是在每年開春時期,天氣反復無常,如果開春氣溫相對較高,會使休眠中的獼猴桃果樹發芽,一旦遇到強冷空氣,就會使獼猴桃果樹的萌芽發生凍害。冬凍發生在冬季,由于冬天氣溫冷,果樹很可能會被凍傷,導致獼猴桃果樹出現樹皮脫落的情況,嚴重會導致獼猴桃果樹枯死。對于春凍來說,種植人員應該加強對獼猴桃種植園的綜合管理,提高果樹的抗寒能力;對于冬凍來說,應該在霜凍前對獼猴桃果樹進行防凍工作,如選擇薄膜對獼猴桃果樹的枝蔓等進行包裹,從而達到保暖的作用。
  1.3 澇漬害對獼猴桃的危害
  簡單來說,澇漬害是處于梅雨季節時,經常降水發生澇漬害。澇漬害也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洪害型,一種是濕害型[2]。洪害型是因為積水過多且沒有被及時排出,當獼猴桃果樹積水時間超過12 h,果樹的下部分就會遭受積水侵害;濕害型是因為土壤內的水分長期處于飽和狀態,土壤中缺少氧分,使獼猴桃果樹的根系受到為害,從而影響果樹后期的成長。澇漬害屬于急性病害的一種,種植人員應該在建設果園前對其進行充分思考,重點考量果園選擇等方面,同時合理設計排水溝等。
  1.4 風害對獼猴桃的危害
  風害也就是大風對獼猴桃產生的危害。大風經常導致獼猴桃果樹的枝條出現折斷情況,在風力更大時還會使獼猴桃的架面坍塌,阻礙獼猴桃的生長,同時給種植戶帶來較大的損失。所以,在風害防治上應該注重規劃工作,將重點放在防風方面,同時加固架面。大棚架式作為架面的一種,在穩固性等方面較為突出。
  1.5 日灼對獼猴桃的危害
  夏季太陽光射強度相對較高,在陽光的直射下會導致獼猴桃果實出現暗褐色,果皮下有非正常的斑疤,不但影響獼猴桃果實品質,嚴重的還會導致獼猴桃表面毛絨脫落、果肉壞死等情況。因此,針對這種病害,可以在獼猴桃果樹著果后30天左右,對其進行果實套袋工作。不但可以遮光,還能隔絕一些外界危害。
  2 獼猴桃的栽培技術要點
  2.1 獼猴桃果園建設要點
  果園建設對獼猴桃品質及產量都有直接影響。在果園的選址上,要充分了解獼猴桃生長需求,根據獼猴桃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果園地點。一般來說,要選擇背風向陽的環境,同時保證水源的充足和排水便利。土層的深厚對獼猴桃的根系生長尤為重要,特別是腐殖質豐富的淺山丘陵地,更是對獼猴桃的生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栽培環節,種植人員應該選擇一年生成品嫁接的壯苗。在實際栽培中,應該重視植株的行距,保證獼猴桃壯苗的挺直、根系有足夠的伸展空間。同時,要注重栽植的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2月中上旬或者第二年的2月下旬。栽種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平茬、封土等工作,春節后要及時扒開土堆,讓獼猴桃根系有足夠的氧份和生長空間,從而提高獼猴桃栽植的成活率。獼猴桃植株栽培后的第一年,應該對植株進行扦插牽引工作,使獼猴桃植株向上生長,避免發生纏繞,第二年應該對其進行木樁或者水泥樁進行搭架工作。
  2.2 土肥水管理要點
  土肥水的管理要點主要是對獼猴桃的土壤、肥料以及灌水工作進行管理。獼猴桃的根莖屬于肉質根,這種情況由于自身的穿透性較差,所以獼猴桃的土壤一般選擇砂質土,這樣的土壤在疏松性和透氣性方面相對較好。在肥料的管理環節,應該注重獼猴桃的生長期。對于獼猴桃幼樹種來說,這時應該選擇全素肥對其進行施肥工作。通常施肥時間為30 d一次,一年一個植株的施肥量應該保證在1.6 kg左右。在施肥管理上,已經結果的獼猴桃果樹應該注重果實生長期,萌芽前應該對其進行催芽肥的施肥工作,而果實膨大期則應該實施催果肥,果實生長后期應該實施壯果肥。另外,在灌水環節的管理上,要根據獼猴桃生長的不同時期進行不同的灌水工作。獼猴桃萌芽發生前,應該充足灌水,以保證果樹順利萌芽。到了初果時期,要根據氣候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灌水;到了雨季,應該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2.3 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獼猴桃病蟲害減少,但仍需實施防治。生長季節,可采用75%的百菌清1 000倍液噴灑兩三次;冬季休眠期,可噴灑1次45%次石硫合劑;旱春時,可噴灑1次40%的樂斯本1 000倍液,以防治介殼蟲。要注意,2次農藥噴灑時間應該間隔20~30 d[3]。另外,獼猴桃可能會出現根腐病,發病初期可扒開其根部的土壤,晾曬根部,去除出現病斑的部分??捎?.1%升汞溶液進行消毒處理,并于根部涂抹石硫合劑原液。
  2.4 采收、貯藏技術要點
  獼猴桃一般于8月中旬和下旬采收。采收前半個月噴一次殺菌劑,如500~800倍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以清除果實表面的污跡,減少采收后的蒂腐病。采收果實時,動作應輕柔,于柄部剪下果實,剔除爛果,分級包裝。采收后需貯存于溫度5 ℃左右、濕度90%~95%的環境中,且采收后應該迅速展開預冷散熱處理,24 h內送入保險庫。
  3 結語
  因為獼猴桃含有較多的營養價值,所以在市場中非常受歡迎,使得獼猴桃的種植愈發廣泛。但是,在種植栽培過程中,獼猴桃經常會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發生病害,嚴重降低了獼猴桃的品質和產量。所以,在實際栽培種植中,應該充分了解病害發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掌握栽培要點,提高獼猴桃的品質和產量,從而提升獼猴桃的市場價值,滿足人們對獼猴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羅新寧,田維恩,陸承相.樂業縣種植獼猴桃的氣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術要點[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2,33(s1):190-191.
  [2] 王曉祥.獼猴桃無公害和有機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7(9):108.
  [3] 王詠陽.獼猴桃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17(12):66.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