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花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黑花生富含18種氨基酸,營養豐富,是花生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利用地膜覆蓋生產技術,可以提前鮮花生的上市時間,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基于此,主要闡述了黑花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流程、技術特點及要點。同時,對技術特點中的十大技術要點進行了簡單介紹,旨在通過該項栽培技術提高黑花生的產量。技術關鍵是土壤選擇、播種時間、種子處理、精細整地、種植密度及規格、地膜覆蓋和適時破膜出苗等技術環節。
關鍵詞 黑花生;地膜覆蓋;技術流程;技術特點;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565.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02
1 技術流程
1.1 平廂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流程
方法1:選擇品種→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施足底肥→打窩播種→撒殺蟲劑→土雜肥或細土蓋種→欠土蓋平窩→澆透底水→打除草劑→蓋嚴地膜→引苗出膜,蓋嚴洞口→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方法2:選擇品種→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施足底肥→澆透底水→打除草劑→撒殺蟲劑→蓋嚴地膜→打孔播種→土雜肥或細土蓋種→引苗出膜,蓋嚴洞口→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1.2 坡地起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流程
選擇品種→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施足底肥(按間距70~80 cm成條行撒肥)→撒殺蟲劑→起壟(將肥料蓋在壟的正中間,壟高10~12 cm)→澆透底水→打除草劑→蓋嚴地膜→打孔播種→土雜肥或細土蓋種,蓋嚴孔口→引苗出膜,蓋嚴洞口→田間管理→適時收獲[1]。
1.3 平壩地起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流程
選擇品種→選地整地→種子處理→起壟(壟高13~15 cm)→壟上開溝施底肥→撒殺蟲劑→覆土蓋肥→澆透底水→打除草劑→蓋嚴地膜→打孔播種→土雜肥或細土蓋種,蓋嚴孔口→引苗出膜,蓋嚴洞口→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2 主要技術要點
2.1 選擇品種
重慶市榮昌區主推的黑花生。
2.2 選地整地
黑花生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在pH為5.5~7.2的各種土壤種植,但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肥力較好、地勢平坦的砂土或砂壤土為最好,播種前要及時翻耕,翻耕深度為20~25 cm,翻耕后欠細整平。
2.3 施足底肥
每667 m2用花生專用有機無機復混肥或45%花生專用復混肥30 kg,沒有花生專用肥的用N、P、K比例為15∶15∶15的復合肥30 kg,農家肥1 000 kg。
2.4 適時播種
露地栽培花生播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日均氣溫高于12 ℃時即可播種;秋花生于7月上中旬播種。
2.5 種子處理
2.5.1 曬種
播前選擇晴天曬種2~3 d。
2.5.2 浸種催芽
用“兩冷一開”(40 ℃左右)溫水浸種3~4 h(或用冷水泡一晝夜),起水后放入催芽草窩,用熱水充分淋濕,保持25~30 ℃,催芽18~20 h,“粉嘴”后立即播種。催芽播種是確保黑花生齊苗、高產的重要措施[1]。
2.5.3 拌種
播種時用多菌靈(用種量的0.3%)、鉬肥拌種(用種量的0.2%)。
2.6 合理密植
2.6.1 普通栽培
2 m開廂,每廂播七八行,退窩20 cm,每667 m2播1萬窩左右,每窩播種2粒。每667 m2用種量為20 kg左右。
2.6.2 起壟栽培
壟高10~15 cm,壟距70~80 cm,壟背欠細整平。每壟播兩行,打孔播種,孔寬3 cm、深3~4 cm。窩心距壟邊10 cm左右,退窩15~20 cm,每孔播種2粒。播種后用土雜肥或細土蓋種,高出膜面3 cm左右,形成一個個小土堆,以利于幼苗頂土出膜。每667 m2用種量30 kg左右。
2.7 除草殺蟲
澆透底水后,用施田補、禾耐斯、撲草凈、“樂花生”(40%撲·乙懸浮劑)等除草劑進行芽前封閉除草。播種時每667 m2用3%辛硫磷顆粒劑2~3 kg撒窩殺蟲。
2.8 覆蓋地膜
選用厚度0.005 mm、幅寬80~90 cm的地膜,每667 m2量用種量為3 kg,噴除草劑后,將壟的兩邊鏟下一薄層土,蓋上地膜,繃緊拉直、同時四周覆土壓實膜邊,要求地膜緊貼地面、無皺褶、不透風。
2.9 田間管理
2.9.1 引苗出膜
將壓在膜下的莖枝引出薄膜,防止燒苗現象發生,隨即在膜孔上再蓋上一把濕土將破口壓緊、壓實。通?;ㄉ鷷诓シN后的10 d左右出苗,花生出苗后也需要立即開孔放苗,一般是在09:00之前和16:00之后進行放苗。
2.9.2 及時補苗
地膜黑花生播種后10~15 d陸續出苗,出苗后及時查苗,發現缺苗,及時用原品種種子催芽補種。也可以播種時在地邊適量育苗,用于補苗。如果缺苗比較嚴重,則需要對缺苗區域及時補苗,以保障單位面積苗數與計劃苗數一致。
2.9.3 看苗施追肥
在土壤中,如果氮肥過多,植株進入到營養生長旺盛期容易出現過早封行,田間郁蔽,對莢果發育情況造成影響,因此可以在結莢期間噴灑比久溶液,噴施量為1 000~1 500 mL·kg-1,能夠對植株生長起到抑制作用;但是如果花生的長勢比較弱則不用噴灑,以免影響花生產量[2]。生長中期,要看苗架長勢長相,及時補施追肥,缺啥補啥[2]。若長勢差、心葉淺黃,葉脈失綠每667 m2應施氮肥5~10 kg補氮;若葉片暗綠,邊緣干枯,分枝尖端發紅,開花下針少每667 m2可施鉀肥5~8 kg補鉀;對堿性土壤上出現的葉片黃化失綠癥用硫酸亞鐵噴霧防治,酸性土壤上出現的缺鉬癥用鉬酸銨噴霧防治。在飽果成熟期,做好根外噴肥。施肥時,每667 m2施肥量為磷酸二氫鉀0.2 kg、尿素0.5 kg兌水50 kg,噴灑2次,時間間隔為7~10 d。如果每667 m2產量為250~350 kg,每667 m2施肥量需要達到雜肥500~1 000 kg、過磷酸鈣30~50 kg、尿素10~20 kg以及草木灰40~90 kg(或氯化鉀4~9 kg)。
2.9.4 控制旺長
要確保土壤疏松,爭取讓花生多開花,多下針以及多結果。在植株生長到中期需要注意滅茬除草開花結果期,據長勢進行化控,“莖葉嫩綠節間稀,植株高大葉柄長、雨過天晴萎搭搭、六月底前早封行”是典型的徒長標志。對開花后20天左右,株高達到35 cm,葉色濃綠的田塊,每667 m2多效唑50 g兌水50 kg,于晴天16 : 00前后噴施。對徒長嚴重的田塊,間隔7~10 d再噴一次。為了保持土壤疏松,爭取多開花,多下針,多結果,要注意中耕培土、滅茬除草。
2.9.5 注意防治病蟲害、除草、澆水抗旱、排水防澇
黑花生病蟲害較少,但要注意對葉斑病、銹病、立枯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蟲的防治。發現葉斑病,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7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波爾多液200倍液等藥劑防治。對于銹病,可在發病初期用20%粉銹寧1 500~2 000倍液防治。黑花生苗期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當蚜株率達到5%~10%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蚜蟲。用根腐靈50 g兌水15 kg噴灑3~5次防治根腐病。對于地下害蟲,可結合整地時撒施毒死蜱或辛硫磷等顆粒,有條件可利用種子包衣劑防治,效果也較好。
始花-結莢期是花生需水最多的時期,干旱對產量影響很大,一旦遇旱,應及時澆水。如遇多雨天氣,則應及時排澇,以防爛果爛根。
2.10 適時采收
黑花生在莢果成熟期含水量較大,脫水慢,后熟期短,應適時采收,防止生芽爛果。當上部果枝葉片變黃(農戶所謂的開始麻葉)、果殼網紋清晰、種仁黑亮有光澤時要及時收獲。
參考文獻:
[1] 詹妮,謝紅光,曾紅星,等.黑花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5(11):45-46.
[2] 李潔,荊建國.黑花生新品種(系)豐產性與穩產性初步研究[J].中國種業,2014(6):45-47.
?。ㄘ熑尉庉嫞黑w中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