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花生是遼寧省興城大田農業生產的支柱經濟作物,花生的綠色優質高產高效栽培對興城“三農”的發展至關重要。農業科技人員都在不斷研究推廣花生的優新品種、高效肥料及優質高產栽培模式,提高花生生產的綜合效益。
  關鍵詞: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模式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42
  1 興城市花生生產概況
   興城是遼西地區花生的主產區,栽培歷史較長,農民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和較高的生產積極性。興城的花生種植面積是逐年增長的趨勢,已由2015年3萬多公傾增加到2018年的近5萬公傾,占總耕地面積的2/3。主栽品種是花育23、花育34,占花生播種面積的90%以上,成為全市大田種植的支柱產業。正常年景單產由每公頃3000~6000多公斤。
  2 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2.1優質品種的選擇及播前種子處理
   要根據以往的銷售受歡迎程度及不同的深加工方向,在正規、有資質、信譽好、地點固定的種子經營單位選用生育期在128~133天的花生新品種。例如大果型的花育22、?;ㄒ惶?、冀花16(高油酸品種);中果型的唐油4號、唐8252、阜花12、白沙1016;小果型的花育23、花育34、花育20、花育52(高油酸品種)、冀花11(高油酸品種)等。
   脫殼前曬莢果2~3天,在播種前的10~15天進行,選擇晴天每天曬4~5小時。使種子干燥,促進后熟,提高種子活力,提高發芽速度,保證出苗率,縮短出苗時間。始苗期提前1天,出苗盛期可提早5天,可增產5%~10%。剝殼時間離播種期越近越好,剝后分級粒選。
   花生種子常附有霉菌病菌,當種子活力下降時,病菌大量繁殖危害種苗,甚至危害莢殼和果仁。還有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害蟲在苗期或莢果期危害從而減產。采用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可以較好地減輕或防止病蟲害對花生的危害。例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處理種子防病效率在80%以上,采用20%氯蟲苯甲酰胺SC、22%吡蟲啉辛硫磷EC等藥劑進行拌種,對地下害蟲的防控效率在60%以上?;ㄉN衣劑低毒,一般含有殺蟲劑、殺菌劑、復合微肥、生長調節劑、緩釋劑及成膜劑等,可防治各種土傳和種傳病害。具有觸殺及內吸活性,殺菌譜廣,對地下害蟲、根結線蟲、蚜蟲、花生病毒病等有防治效果。包衣時要注意用藥安全、控制用量及用藥時間。包衣時間一般前一天或上午包衣,下午播種。用藥量根據病蟲害的輕重控制在種子量的2%~3%。
  2.2 根據氣溫及墑情把握播種時期
   中小粒型的花生在0~5厘米地溫連續3天穩定在12℃以上可以根據墑情播種。興城一般以5月上旬為宜。大粒型的花生要在15℃以上可以根據墑情播種。覆膜花生地溫高于裸地,播種期可提前7天左右。在適宜氣溫環境下氣溫每升高0.5℃,出苗時間可相應縮短3~4天。
  2.3種植密度與栽培方式
   適宜的栽培密度,能創造良好的田間環境,使光能利用率高,光合量增加,并且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用量,從而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ㄉ牟シN密度要根據地力條件、品種特性、種植方式及栽培管理水平確定。一般匍匐型品種應稀,直立型品種宜密。生育期短、開花早而集中、結實范圍緊湊的品種應密,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花期長、結實范圍大的品種應稀。氣溫高雨水充足的地方植株生長旺盛種的稀些,而在低溫干旱或高溫干旱的地方花生植株生長較矮的要密種一些。肥地宜稀,薄地宜密。興城春播花生綜合考慮一般每公傾保苗24萬~30萬株,覆膜栽培宜稀,一般每公頃保苗21萬~27萬株。肥水條件好的取下限,晚播者適當增加密度。
   播種深度一般3~4厘米,原則是要考慮品種粒型、土壤墑情、氣侯條件等因素,干旱年景適當深播,增加播量,雨水充足適當淺播,減少播量,氣溫高深播,氣溫低淺播。
   近兩年,興城一些種植大戶采用的花生小壟雙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且全程機械化的增效模式效果很好,達到了綠色優質高效的目的。深翻整地(30厘米以上)、起壟、施肥、播種、噴灑除草劑、鋪滴灌管、生物降解膜覆蓋、膜上培土、鎮壓等作業一次性機械化完成。所謂的小壟是相對而言,壟距(大行距)85厘米,小行距25~30厘米,株距8厘米左右,公頃保苗27萬株左右。選用花育23、花育34、冀花11等品種,公頃播量190~210公斤。
   沒有滴灌條件的地塊采用根瘤菌拌種,花生專用炭基復合肥應用,增施鈣肥、病蟲草害綜合綠色防治等技術,也是全程機械化。
  2.4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對產量及效益的貢獻
  肥料投入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也給資源環境和農民收入等帶來負面影響。肥料的投入量大且利用率較低,所以在新優品種選用的同時,還要在測土配方施肥(國際上通稱的平衡施肥)、減控施肥、應用緩控釋花生專用肥料、增施有機肥及鈣肥、補充中微量元素、采用綠色高效的栽培模式、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方面下功夫,對農民及專業大戶進行培訓,以達到興城花生栽培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測土配方施肥是聯合國在全世界推廣的先進農業技術,在每年的秋收后對第二年的花生種植田進行土樣采集,然后到專業部門進行土壤養分測定,明確知道花生田的土壤養分含量,通過對土壤養分的診斷,按照花生的營養需要按需配肥。肥料配方的選定應由相關農業專家通過分析研究有關數據資料,根據土壤供肥量,不同品種花生的需肥規律、需肥量及不同肥料的利用率選定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當然肥料的選用要以肥料的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地力和花生品種及栽培模式確定目標產量,根據目標產量、土壤養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確定施肥量。一般較平坦的中上肥力砂壤土田塊,例如土壤的養分含量也比較均衡的情況下,想達到每公頃6000公斤的目標產量,要施緩控釋花生專用肥(10-13-13)或是養分含量相當的復合肥450~600公斤,二銨75公斤,鈣肥150公斤,硫酸鋅15~20公斤。    根據近兩年土壤檢測數據看,有些地塊土壤嚴重變酸,且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三大元素含量失衡,中微量元素缺乏。更加凸顯了科學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性。針對這種情況,技術指導上一定注意施肥類型、數量、肥料養分含量標準等。提醒農戶施肥時不要單純追求大量元素的化肥,提倡施用生物有機肥(大廠家的有機質含量40%以上)、生物菌劑、花生專用肥等,同時增加鈣鋅錋鉬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酸化的土壤用石灰調節。肥料一定要購買大廠家生產的,選擇正規、有資質、信譽好、地點固定的肥料經營單位。
  2.5 田間管理及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在花生的田間管理過程中要做到促早發、防早衰,提高產量和品質。根據當地氣溫及土壤特點,只要有把握覆土2~3厘米,最厚不超過4厘米?;ㄉ詈眠M行3遍中耕除草,并且做到“頭遍深、二遍淺、三遍細”。苗期一定要松土,第一次在齊苗后結合清棵進行,花期可提前5天,覆膜栽培要及時破膜引苗,防止燒苗。第二次見花期再松一遍;第三遍在花生下針期、封壟前進行。最好結合中耕在盛花期進行培土,培成凹形或M形壟面。不傷針、不攏蔓,達到溝清土塇,頂凹腰胖的標準。
   花生生長期至少要打三遍葉面肥。初花期葉面肥噴施,或用1%~2%尿素水溶液、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中后期噴施再加2%~4%過磷酸鈣水溶液、2%~3%硫酸鉀水溶液。
  2.6及時灌水
   花生每生產1公斤干物質,需要耗水450公斤。根據花生的需水需肥規律及種植區域的降雨特點,有滴灌條件的地塊在苗期、花針期、結莢期分別滴灌一次。土壤濕度不足最大持水量60%時進行,灌水量分別是每公傾70~80立方米、140~160立方米、150~400立方米。配合施用尿素30公斤/公頃、磷酸二銨30公斤/公頃、硝酸鈣15公斤/公頃。
  2.7 病蟲害的綠色綜合防治
   一是選用優質抗病的花生品種并把好種子關,這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例如花育23較抗葉斑病。做好種子的收、選、曬、藏等工作,播種前藥劑拌種或包衣。
   二是深翻土壤,精耕細作,合理輪作倒茬,減輕病蟲害。
   三是在花生團棵期、花針期、飽果期結合肥水管理進行三噴三防。打“三遍藥”時,要在第一遍加吡唑醚菌酯,第二遍加噻呋酰胺,第三遍加氟環唑。最好是飛防或機械進行統防統治。
   在7月1日左右,進地10米以里看,10株葉有四五個斑點就用藥,百菌清、多菌靈、三唑硐等。下午三四點鐘噴藥,隔七八天再防一遍。
   無公害花生的病蟲害防治實行以預防為主,生物防治為重點的綜合防治策略?;瘜W防治病蟲害掌握安全且有效,做到量小、次數少、輕污染、禁用高毒農藥。
   對花生害蟲的防治可采用性誘劑等生物防治技術,還可選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瘜W防治需得10%~15%植株見蟲才用藥。
  2.8 收獲時期
   當中下部葉片轉黃脫落,70%以上莢果果殼硬化、網紋清晰、果殼內壁呈現青褐色斑塊、籽粒飽滿、呈現品種特有色澤時,及時收獲晾曬,盡快將莢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一般晾曬5~10天,拿起來嘩嘩響時,水分在8%~9%,如何貯藏都是安全的。花生晚收5~10天,可增產10%。想留種的花生收獲期最好不超過9月下旬。
  3 結語
   通過對多點試驗田及核心示范區測產調查、考種分析,單產在每公頃5370~6040公斤。與傳統種植方式比公頃產量增加705~1120公斤,增產百分比為14.5%~22.7%,減去模式化栽培多投入的成本,每公頃花生種植可增加經濟效益1200~3350元。推廣好綠色、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模式,不但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培肥地力,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實現花生栽培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艾繼敏,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姜德君,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及成果轉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